返回

公主的野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界是怎么?样的,她全凭眼睛和双手去感受。

    感受不到的地方,对她来说就是一片黑暗。

    姬萦一边为自己?的无知?窘迫,一边又为此感到不平。

    “……这不怪我,没人教过我这些。”

    徐夙隐并未嘲笑她的无知?,反而?问道:

    “你想学吗?”

    “你愿意教我?”姬萦精神一振。

    “我也不过是比你多读了?几年书?,还不足以为人师。”徐夙隐的神色还是那副冷冷淡淡的样子,但他缓缓说出的话,却透露着?只有姬萦听出的温和,“权当闲聊便是。”

    闻言,姬萦高兴极了?。她不请自来跳上马车,在徐夙隐对面坐了?下来。

    徐夙隐从银扁壶里倒了?花豆那么?大的一滴水在黑漆木条桌上,左手按住右边广袖,右手以食指蘸取水珠,在桌上慢慢画了?一个圆。

    “假若这是夏——”

    他在名为“夏”的圆圈周围,依次写上不同的国名:

    “正?北方的就是申国,正?南方的是赵国和许国。正?西边是卫国,正?东方向是兰国。这些都是与大夏接壤的邻国,如今大夏有内乱征兆,他们正?蠢蠢欲动?。”

    “朔国,是在大夏极北之境的一个国家。这本《大仁》,是朔国一位有德之士在百年前?所撰。”

    徐夙隐依次在圆圈周围写下各个国家的国号。

    “为什么?你能看懂他们的文字?”姬萦好奇道。

    “你也能看懂。”

    徐夙隐把手中的书?册递了?过来。

    姬萦心中不解,拿过一看,发?现除了?封面上的两个字没有翻译,内页里的每一段话,都在一旁的空白处,有翻译成夏话的黑色楷书?。

    “这是我从一名学子手中买来的。”徐夙隐说,“内里的翻译是一名在朔国生活过的学者留下的。”

    姬萦好奇地翻了?几页,本来没将其放到眼里,没成想一看就停不下来。

    “你若喜欢,就拿去罢。”徐夙隐说。

    姬萦内心想要,但又不想欠徐夙隐的人情。

    “不行……我不能白拿你的。”

    她在身?上一阵摸索,最后扯下脖子上挂的石坠子,塞给对面的徐夙隐。

    “这是我在观中修行时?亲手刻的金母元君,给你吧。”

    姬萦不是什么?工匠,手艺自然?差得没眼看。

    在徐夙隐看来,那石坠子刻的依稀只是一个女人如火的身?影。

    他收拢五指,将神像囚于手心。

    “敢问姑娘因何因缘际会,会在观中修行?”

    姬萦正?对易物来的书?爱不释手,谎话张口就来:“因为我与道有缘,院里的老主持非要传我衣钵。”

    徐夙隐松开了?紧握的石坠,但他平静的面庞上看不出丝毫端倪。

    姬萦忽然?想起自己?来这里一趟的目的,连忙收拾起对书?的新鲜感,正?襟危坐起来,一脸诚恳道:

    “徐公子,我在山中生活多年,与山中野人无异。对外界算是一概不知?。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次去勤王的有哪些人?我怕我行事粗鄙,一不注意就冲撞了?他们。”

    此次勤王天京,天下英才汇聚一堂,对白手起家的姬萦来说,是个难得的挖墙脚机会。

    在姬萦充满求知?和渴望的目光下,徐夙隐略一思?量,说:

    “此次勤王平叛,共有九大节度使响应。像你这般民间自发?响应的义军更是不胜枚举。”

    “届时?鱼龙混杂,有冲突是难免的。你若有心提防,多听少说便是。”徐夙隐说,“乱世之中,强者为尊。以你的武力,必会是多方争取的对象。”

    徐夙隐的话让姬萦吃了?一惊。

    “你这么?看得起我?”

    徐夙隐顿了?顿。

    “实话罢了?。”

    姬萦暗道,有眼光。

    “那依公子之见,当今天下称得上英雄好汉的都有谁?”

    “依我之见,还是依天下之见?”

    “这有什么?区别吗?”

    “自然?。”

    “那就先说依天下之见吧。”姬萦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依天下之见,当然?是现今的九大节度使。”徐夙隐说,“自三?蛮叛乱蜂起,朝廷给予各节度使执掌兵权自行镇压的权力,原本的二十?一节度使互相吞并,最后只剩现在的九人。内乱之前?,一个节度使通常有两到三?州,天京城破时?,九大节度使势力已膨胀至四到六州,尤以青隽节度使徐籍为甚,独有八州。”

    他的神色太过平静,姬萦怎么?都看不透他是在矜夸还是讽刺。

    “那依你之见呢?”姬萦问。

    “依我之见,”他淡淡道,“天下英雄绝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