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沧澜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9章(第3/7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爹去了。”

    怜清蹭了蹭她的脖颈,一人一鸟便如箭而出。

    洛婉清驾马跑了一阵子,就听天上传来鹰啸之声,洛婉清抬头一看,发现是追思盘旋在天上,她停马抬手,高呼了一声:“追思!”

    听到她的声音,追思俯冲而下,落到她的手臂。

    追思脚上绑着两封信,洛婉清有些疑惑,她快速取下信件,发现第一封是李圣照所写,上面写着:“归国一路或有变动,烦请弟妹速速率五千轻骑于煌城相侯。”

    另一封信则是谢恒的所写,是他的笔迹,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郑重:“东都出事,急回,初五不必回来,生辰快乐,日后再见。”

    洛婉清看着这两封信,一瞬突然有些难受。

    跑了两日,得了这么一个结果,但又怪不了谁。

    她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站在马头的追思,摸了摸追思的脑袋,忍不住道:“只有信吗?”

    谢恒惯来送信都会带个礼物。

    然而追思却摇了摇头。

    洛婉清想了想,李圣照通讯的信鹰不是追思,追思送信来,证明是谢恒先给了李圣照一封信,然后追思再带着谢恒和李圣照的信从北戎那边赶过来给她。

    这么长的距离,追思若是再带礼物,的确负担太重。

    洛婉清想明白,调整了一下心情,便知自己该赶回去。

    她调转马头,走时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司州的方向,最后还是只背着云真子给她的伞,又转头赶了回去。

    洛婉清花了两日赶回边境,随后便让青崖清点了五千轻骑,同北戎使者说清情况之后,带着人进了北戎。

    洛婉清雇佣了一个北戎的向导,又请了北戎朝中官员一起,往约定煌城而去。

    北戎原野广阔,多为沙漠,并非像中原大陆城池一座接一座,城与城之间相隔极远,到处都是黄沙。

    这是洛婉清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地貌,她跟随着向导,穿上遮住全身的纱衣,骑马走在漫漫原野,看见土丘城池,看见了沙中绿洲,看见了张九然同她说过的胡杨。

    在她前往煌城时,谢恒弑君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原。

    五月十五,杨淳带着李宗的尸体回到东都。

    李宗入东都前一夜下了大雨,李归玉坐在房间里,刻着手中木雕,听着王韵之说着现在的情况。

    “杨淳现在就在城郊,明日会带先帝入城,父亲已经以护卫东都的名义调兵两万急至东都,现在就在郊外,今夜也已经联络了文臣,明日先帝入宫,便会举荐你监国。”

    李归玉静静听着,刻刀削出木卷,王韵之见他不动声色,目光落在他手中木雕上。

    看见那个女子雏形的木雕,王韵之气不打一出来,手中白绫如刀刃而出,抬手便想削了木雕脑袋。

    李归玉手上拉住白绫一转,将王韵之往前一拉,两人抓住白绫,李归玉冰冷抬眸:“再敢碰我的东西,信不信我废了你的手?”

    “不可理喻!”

    王韵之闻言,面露冷色,将白绫一把拽回,看了一眼木雕,怒道:“如今什么时候了,你还在雕你的破木头?当初把人往死里逼,现在又装什么情圣?!早朝什么安排说句话!”

    “城中近日新增很多人。”

    李归玉语气平静:“工部尚书江望,以修建园林、河堤、京郊大桥、以及造船等各项理由,招募了近两万人。”

    听到这个消息,王韵之皱起眉头:“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江望乃谢修齐同窗。”

    李归玉点到即止,王韵之却猛地反应过来:“你怀疑是谢家也召了军队在东都?!”

    “人数多少没关系,明日禁军谁管?谁能真正掌控宫城?”

    李归玉言简意赅,却字字见血。

    王韵之听着,直接询问:“你想怎么办?”

    “明日宫内禁军首领是杨悦,这不是我们的人,让母后请他喝杯茶,明日早朝来不了,母后决定让右羽林卫统帅边乐代职。”

    “边乐是你的人?”

    “无利不起早之人,算吧。”

    李归玉说着,王韵之放下心来。

    这些时日和李归玉合作,她算是明白此人手段。

    他擅于笼络人心,情报网遍布各处,在王家躲着这些时日,便同家中上下族人关系热络起来。

    当初他说谢恒一定会弑君,她不信,结果谢恒当真弑君。

    如今她再不敢多怀疑他的决定,点头道:“明白了,我这就进宫见姑母。”

    “还有一件事。”

    李归玉叫住王韵之。

    王韵之转头看去,就见李归玉摩挲着手中木雕,冷静道:“搞清楚谢恒到底在哪里。”

    王韵之走出去操办所有事务,李归玉便坐在房间里,雕了一夜木雕。

    等卯时将近,他梳洗过后,换上丧服,到了宫中。

    随后便同文武百官一起候在城门前,在天色渐明时,迎着李宗的棺椁入宫。

    所有人都哭得很厉害,有无眼泪,都要干嚎几声。

    李归玉作为如今最年长的皇子,便由王怜阳带领,带着所有皇子公主在最前方,哭着带着李宗回了宫城。

    宫城中挂满白花,内宫中早已设下灵堂。

    等将李宗安置好后,李归玉扶着王怜阳来到大殿,百官身上都挂着白布,众人哀哀戚戚一番后,王怜阳在坐在高处,泣不成声道:“陛下本正值壮年,千秋万岁,谁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