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公子把玩着手中杯盏, 斜眼乜了一眼司马贤,慢条斯理道:“王爷高看在下,儿女情长的事, 我如何猜得透?”
“是啊,感情之事向来不可捉摸, 猜不透便不猜了。我与先生大业未成,无心男欢女爱,倒是未有此烦恼。”司马贤悠然一叹,随即正色道,“言归正传, 不知先生近日下榻何处,总算将先生约出来一叙。”
文殊公子抬手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淡淡道:“我出城了, 不在燕京。”
司马贤恍然道:“难怪我给虚白水榭的老夏传信,他说找不见你。先生如今返京,愿与我见面商谈,可是到了先生曾说的合适之机?”
文殊公子略坐起身子,依旧是一派懒散慵然的姿态:“太子党和康王一派的争斗日渐激烈,朝堂近半臣子皆牵涉其中,王爷滞留燕京时日已久,该离京就藩了。”
司马贤惊讶道:“此时离京?”
当年被封齐王时, 就该离京就藩,因秋猎那场事故,太子害他从疾奔的马背上跌落摔折了腿,父皇方允他暂留燕京治腿。这几年, 腿一直没治好,父皇也就没提过就藩的事。
文殊公子道:“远离京中是非, 也正好借此机会医治王爷的残腿。我为王爷寻了方外的一名游医,其医术不亚于宫廷御医,王爷的腿或可痊愈。”
司马贤激动道:“当真可治?”
文殊公子道:“约莫五成。”
司马贤面露失落,复又重拾希望:“五成,总比没机会好,这本就是奢望之事,我还有什么不知足。”
他看向文殊公子,又道:“原来先生离京是为我寻访治腿的医士,先生待我之心,赤城坚贞,我日后定不会辜负先生。”
文殊公子勾唇。
司马贤同随行侍卫下船后,文殊公子踏出船舱,长身站立在甲板上,吩咐掌舵的老夏将船开至河中央。
原本平静无波的河面,荡漾起巨大的水波。
此时已是日落斜阳,河面上并无多少的船只。
老夏忽的大喊:“公子,小心!”
话音未落,九名黑衣蒙面刺客破水而出。
文殊公子撩袍后退一步,抬手接过老夏扔过来的长剑,举剑指向为首刺客:“来者何人?”
“杀你之人!”
刺客们也不废话,齐刷刷攻向文殊公子。
文殊公子举剑相迎,一手剑法举世无双,出神入化,且招招狠辣无情,身形更是快若闪电,刺客一时竟无法近身。
老夏亦纵身跃至甲板,手握长棍,与刺客交缠起来。
别看老夏是个五十岁左右的须发老者,但那一手棍法可谓虎虎生威,棍棍杀机致命。
以文殊公子和老夏的武功,想要解决区区几名刺客不在话下,可当文殊公子反手斩杀一名刺客后,动作忽的一顿,他略微弯身,脸上似痛楚难忍,就在这分神的片刻,一柄锋利的刀直朝文殊公子脖子砍去,说时迟那时快,他迅速侧身躲避,仍被避之不及的刀锋划伤手臂。
鲜血汩汩而流。
刺客们瞬间看出文殊公子身体有恙,立时改变暗杀策略,立时分出两人拖缠住老夏,剩余几人全部围攻文殊公子,誓要取其性命。
“想要我的命,尔等也配!”
文殊公子露在银色面具外的眼睛扫过在场刺客,森寒冷漠,再出剑,其剑法比之前更凌厉,刺客们竟被逼退数步。
等老夏解决掉身边的两名刺客,正要相助文殊公子时,远处几道利箭破空而来,瞬息间,便将剩余的刺客悉数射杀。
射箭援助的是自己人,是暗中保护文殊公子的手下。
文殊公子心神稍懈,身体强撑至极限,长剑哐当落地,整个身体摇摇欲坠,脸色苍白如雪。
老夏赶紧扶住他:“公子没事吧?”
文殊公子无力地摆手:“无……”
刹那间,又是数道利箭破空袭来,老夏大叫一声‘不好’,赶忙挥棍抵挡。刺客们竟然还有后招,暗杀不成,便放冷箭。
老夏又要抵挡暗箭伤人,又要护着文殊公子,可谓是分身乏术。
下一刻,文殊公子就被暗箭逼的跳入了水里。
老夏仓惶大喊:“公子!”
……
“可恶!竟然追丢了。”
顾桑撑手靠在树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为了追回荷包,她竟然一路从长街追到了护城河边的小树林。饶是如此,还是将人追丢了。
那名乞丐看起来长得瘦不拉几,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竟然这么能跑。
可恶!
刚发的例银,还有没用完的金条,全都放在荷包里,就这般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顾桑从怀中掏出白玉发簪,还好新买的发簪还在,要不然她真要呕死了。
等她歇息够了,正要离开小树林时,忽闻一阵由远及近的器械打斗声。顾桑赶忙躲进草丛中,小心翼翼地扒拉开一片草叶探头望出去,发现是两拨人在斗狠。
两伙人皆以面巾遮面,看不出是什么人,唯一可区分的便是他们的穿着服饰不同,一伙是黑衣劲装,显得有组织有纪律,一伙则显得比较随意,除了面巾是统一配备的,衣裳应是平时各自的常服,像是比较随性的江湖组织。
打斗异常激烈,皆是殊死之搏。
双方都是杀人不眨眼之辈,真刀真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有着统一制服的黑衣杀手明显不敌,不一会儿,便横尸数首,死状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