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3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留在了凌

    梧身边,仗着凌梧看不到自己,放肆大胆地轻抚他的脸庞,抚平他凌乱的发和衣袖的褶皱,夜间在他枕边安歇。

    她以无人觉察的方式,陪伴凌梧三十二年。

    这期间发生很多事情。

    凌梧因为这些事情深陷痛苦之中,越鸳什么都做不了,甚至连给他一个正大光明的拥抱都不能。

    终于,明兴帝暴毙而亡。

    越鸳隐隐有种预感,她要离开了。

    离开的这天,山里狂风大作,竹林飒飒作响。

    凌梧下山去了。

    越鸳无法下山。

    她的身影一寸寸消散,唯有桌案上的湿痕证明她曾经来过。

    再睁眼,越鸳被“她”的母亲送到拍花子手里。

    陌生面孔的男孩子走进房间。

    越鸳靠在他肩头,轻声呢喃:“阿梧。”

    6.

    越含玉抬头望月,肩上蓦地一沉。

    回首看去,韩榆在她身后长身玉立,修长的手指将外袍披到她肩头。

    “怎么不睡?”韩榆问。

    越含玉靠在他怀中,感受着他炙热的体温:“做了个梦。”

    韩榆替她拢了拢外袍,月光洒在他眉眼,温柔似春水:“噩梦?”

    “不是。”越含玉轻轻摇头,“是一场美梦。”

    只是过程艰辛酸楚了些。

    两人站在檐下,就这样静静赏月。

    良久,越含玉尾音很轻:“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没有重逢......”

    “没有如果。”韩榆敛眸,温和且坚定,“事实就是,我们重逢,我们相爱。”

    7.

    新帝登基,大臣们最关心的

    事情除了朝政,位列第二的大抵便是皇嗣问题了。

    越京谁人不知女帝独爱貌美女子,私底下纷纷猜测她有磨镜之好,否则也不会年近三十还未嫁人生子。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以前她是公主,即便没有子嗣也能一世富贵无忧,可现在不行。

    对一国之君而言,开枝散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了皇嗣,才不至于皇位后继无人。

    早朝上,有大臣提及此事。

    越含玉略过不谈,但不妨碍朝中许多人动了心思。

    陛下再怎么运筹帷幄,也改变不了她是个女子的事实。

    她是女子,又要兼顾朝政,注定此生不会有太多的子嗣。

    未来皇子体内流着一半生父的血,将来若有机会荣登大宝,必然会提携生父的家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并非空穴来风。

    是人都有野心,谁都想大权在握。

    于是接下来一个月,以胡大学士为首的大臣们每次早朝必会提起选秀一事。

    不仅早朝,他们还在奏折中用大段篇幅劝说越含玉尽快选秀。

    “简直无孔不入。”越含玉丢下手里让她烦透了的奏折,冷眼冷面,“胡茂才两个儿子都是草包,他打的什么算盘我一清二楚。”

    韩榆单手托腮,给她倒了杯凉茶:“喝口水消消气,你我都知道他只是在做无用功。”

    说曹操曹操到。

    越含玉喝一口茶,明珠进来通传:“陛下,胡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越含玉面无表情,又看

    向韩榆,“你......”

    韩榆没吭声,堵住她让自己去屏风后避一避的话语。

    “嗬——”

    门口传来吸气声,御案后的两个人都没有理会。

    “唔......算是公开了?”

    韩榆低笑:“求之不得。”

    胡大学士看着举止亲昵的新帝和文武侯,一口气堵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

    两眼一翻,直挺挺向后倒去。

    韩榆和越含玉对视,噗嗤笑了。

    8.

    元熹元年,韩榆以凌王的身份和越含玉举办了大婚。

    朝中无人提出异议。

    一来越含玉态度强硬,坚持要给韩榆亲王爵位,二来韩榆功劳等身,当得起亲王的身份。

    元熹二年,韩榆和越含玉有了他们唯一的孩子。

    小小的婴儿躺在手心里,韩榆一颗心都化成了水,眼睛也湿润了。

    皇长女名为越云韶,小名重阳。

    她在重阳节这天出生,九月初九,有长久之意。

    重阳周岁这天,越含玉就立她为皇太女,入主东宫。

    小孩子见风长,一晃两年过去,红通通的小婴儿就变成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重阳活泼机灵,嘴甜又爱粘人,无论宫里宫外,凡见过她的人无不心生喜爱。

    重阳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带着明月姑姑和一众宫人哒哒跑到这一边,又骨碌碌滚到另一边,在皇宫里称王称霸。

    等到傍晚时,重阳玩得脸蛋灰扑扑,被循声找来的爹爹提溜回去,吃过饭洗白白塞进被窝,做个甜甜的梦。

    至于最爱的人.

    .....

    “邈邈哥哥,观观哥哥,锦锦姐姐,伯伯,伯母,伯伯,伯母,伯伯......”

    看着重阳一边掰手指一边重复好几遍伯伯伯母的韩榆:“.......”

    小姑娘尚且年幼,记不清韩松、沈华灿、席乐安等几位伯伯的顺序,只管“伯伯”“伯伯”地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