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正是当年被明兴帝勒令篡改历史的史官,吕砺锋。
吕砺锋不愿与明兴帝及其走狗沆瀣一气,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明兴帝的要求。
几天后,明兴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打入大牢。
为了羞辱吕砺锋,还对他施加了宫刑。
身陷囹圄和躯体的残缺并未熄灭吕砺锋心中的希望火苗,他在狱中以血为笔,详细记录了女帝和女官的功绩。
看守他的狱卒良心未泯,冒着身死的风险替他把那一张张残破的草纸送了出去。
明兴帝对吕家赶尽杀绝,吕砺锋的夫人拼死将幺儿送走。
和幺儿一起离开的,是用血记载的史实。
吕家幺儿逃脱后隐姓埋名,成为以种田为生的乡野村夫。
他从未忘记父亲的遗愿,时刻训诫自己的孩子不可忘记历史。
就这样,一代又一代。
他们等了太久。
等了足足百年之久。
终于,他们等到了。
大越第三位女帝——元熹帝登基为帝。
卢岱秉承先祖遗愿,献上泛黄染血的书册,将女帝女官们的功绩公诸于众。
为女帝正名。
为先祖平冤。
卢岱做到了,死也瞑目。
......
二月初五,元熹帝一纸诏书昭告天下。
她下达罪己诏。
为先祖的残暴行为,为无数惨死在明兴帝手里的无辜之人,为天下所有的女子。
诏书的内容犹如一股飓风,以摧拉枯朽之势刮过大越每一寸土地。
百姓的心情不可谓不复杂,但他
们绝大多数人都能保持理智。
“错不在她,而在明兴帝。”
“陛下不必道歉,她从未做错什么事情。”
“世间万物复杂繁琐,所见不一定为实,须得擦亮双眼,理性看待。”
二月初六,元熹帝下令修史。
这项差事由殿阁大学士韩榆全权负责,自发参与者众多。
修史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必须经过重重核查,确认该女官、该功绩切实存在,才能让它们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给天下百姓。
每一道流程都极其繁琐,很多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就需要耗费一两天,甚至更多时间去查证。
但大家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他们在纠正一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让这段历史以崭新清白的方式重现人前。
它值得。
元熹元年,三月。
越含玉连下几道诏令。
废止缠足,推倒全国各地的贞节牌坊。
和缠足一样,贞节牌坊也是女子深恶痛绝的存在。
若说缠足束缚了女子的身体,贞节牌坊则束缚了女子的思想内心。
在大越很多地方,地方官员会给当地能够保持坚贞,为亡夫守活寡的女子颁发贞节牌坊。
许多人家不顾丧夫女子的意愿,用残忍的方式把她强行拘在婆家,只为得到官府的贞节牌坊。
对他们而言,贞节牌坊是极高的荣誉,是出门在外可以向陌生人炫耀的资本。
随着时光流逝,女子守贞的思想越发根深蒂固,贞节牌坊也如同
雨后春笋般出现。
解放女子思想的第一步,便是废止缠足,以及推倒大越各地的贞节牌坊。
对此,朝中仍有部分老顽固坚持己见,认为缠足和贞节牌坊利大于弊。
然后他们被越含玉砸了一头一脸的奏折。
“朕是通知你们,不是征求你们的意见。”
大臣们:“......”
要他们说,这几个也是活该,自讨苦吃。
明知元熹帝手段强硬,不是当年的太上皇,偏还要凑上去撩拨虎须。
这下挨了打受了罚,没人同情他们。
经过韩榆、韩松多年如一日的宣传,缠足的弊端早已深入人心。
一晃多年,民间缠足的女子十不存一,官家小姐亦然。
这厢朝廷下令废止缠足,但凡发现有人强行给家中女子缠足,一律徒三年。
为此,越含玉还鼓励百姓踊跃举报。
只要发现一人阳奉阴违,点名道姓地举报到官府,便可获得五两银子。
寻常百姓家,五两银子足够他们吃一年了。
一时间,举报之风盛行。
当然也有为了五两银子胡乱举报的,这些人无一例外地体验了牢狱半月游。
废止缠足的进展非常顺利,贞节牌坊的清除却遇到了难题。
地方官员接到旨意,即刻安排人前往治下各处推倒贞节牌坊。
可对于村民来说,贞节牌坊是整个村的荣誉,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倒。
官兵带着工具赶到,就看到和贞节牌坊严丝合缝,怎么拉都拉不开的村民们。
有那么
几次,官兵和百姓发生冲突,以致于多人重伤。
越含玉对此早有预料,下令强行执行,阻拦者徒一月。
那些胡搅蛮缠的百姓大多欺软怕硬,听闻自己要蹲大牢,只能忍痛舍弃贞节牌坊。
......
王梦娣抱着女儿,在深山野林里拼命地跑。
她在进行一场逃亡。
王梦娣她娘生了四个姑娘,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