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回古代搞刑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5章 瘟疫横行(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以前庭渊觉得伯景郁若是带孩子,肯定是很有耐心,并且很温柔。

    现在看来,他不是温柔那一类的,而是严厉这一类。

    对于所有的小孩来说,家里的大人很严格,心中必然是会为此而害怕的。

    伯景郁坚持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就好好教育,从小就培养起来,与庭渊说:“玉不琢不成器,就算这孩子是一块天然的璞玉,也该精心雕琢。”

    那人说:“三把,一把在我身上,一把在厨娘身上,还有一把在老爷那里。”

    “那把钥匙是长期由宋诗文保管的对吗?”庭渊问。

    管家点头:“对,有时候夫人他们要配合着知府夫人出城布施,参加活动,帮农,看望绣娘什么的,公子姑娘若是下学回来没有钥匙开门,就去前衙找老爷拿。”

    惊风觉得有些奇怪:“你们都不留人看门的吗?”

    管事的说:“家中一共九个仆人,照顾十口人,各自有各自的分工,没有家仆,所以没人看门都是直接锁门。”

    宋夫人也点了点头。

    庭渊问厨娘:“当日/你是最先回来的,家中的门上锁了吗?”

    厨娘摇头:“没上锁,但我记得走的时候明明是上锁了的。但钥匙不止我一个人有,我想着可能是老爷回来取东西,或者公子姑娘提前回来找老爷拿了钥匙,就没多心,谁料进了院子路过前院看到老爷和韶音倒在血泊中。”

    庭渊问江迷山:“你们可曾在案发现场发现钥匙?”

    众人纷纷摇头。

    注意力全都被两个人死亡所吸引,恐慌,悲伤,这谁能够在那种时候记起来钥匙不钥匙的事情。

    庭渊问:“那你们收拾东西,尸检,或是后来,可曾发现钥匙的踪迹?”

    众人再次摇头。

    宋夫人问庭渊:“大人,这钥匙很重要吗?”

    “或许能够成为破局的关键。”

    这并不是庭渊信口开河,确实可能会成为破案的关键。

    庭渊转而问掌管钥匙的管家和厨娘:“当日/你们的钥匙可都在自己的身上?”

    “在。”男人在前面走着,听到身后传来喊声,回头看了一眼。

    见二人是他刚才在茶楼歇脚吃东西时旁边的食客,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些许,想要甩掉二人。

    伯景郁个高腿长,几步就追上了他,“大哥,留步。”

    男人道:“你别问我,就当作什么都没听过。”

    伯景郁:“大哥是在顾虑什么?”

    随即又说:“大哥不必有顾虑,我们之间的谈话,仅限于你我他三人知晓。”

    庭渊也在这时到了男人身边。

    “是啊大哥,不必有太多的顾虑。”

    “二位给我透个底吧,你们是官府的人吗?”

    伯景郁点了个头:“我们可以移步人少的地方,聊上一聊。”

    男人想了想,点头同意下来。

    三人站在一处屋檐下,周边并没有其他的人,路过的人也几乎没有。

    伯景郁:“大哥方才在茶楼里说,东州的官府懒得管事情,我想知道原因。”

    男人说:“我家世代居于东州,女君还没统一各州时我家就已经住在那片土地上了,祖祖辈辈对东州有着很特殊的情感,如果不是真的生存不下去,我们不可能离开祖地。”

    庭渊和伯景郁纷纷表示理解。

    落叶归根,都是这么个理。

    他道:“东州的台风暴雨气候极端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从胜国建立开始,就一直说要帮助东州解决生存问题,我们东州人一直都很信任朝廷,一直希望生存问题有一天真的能够解决,而不是连稳定的居所都没有。”

    “朝廷派来东州的官员,面对东州各处的灾害,并不怎么管理,甚至不愿意管理,原因我虽不是朝廷官员肚子里的蛔虫,却也能猜出来,东州的问题太多,若每个官员真的要每件事都管,一年到头基本不可能有赋闲的时间。”

    庭渊:“也就是说,因为问题太多,所以这些官员才不愿意着手解决问题。”

    男人点了点头:“这在我们东州不算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朝廷很敷衍,从来不会帮助受灾的难民建立房屋,不会组织难民前往避难所避难,更不会保证居民能够有足够的粮食、衣物、药物,以此来面对东州极端气候所造成的灾难,这么多年大家都是靠自己。”

    “那怎么没有人上报这件事?”庭渊问。

    按说东州到京州并不算太远,完全可以去京州告状。

    男人看了庭渊一眼,随后无奈摇头:“要去京州得要路费,得要盘缠,民告官基本是投告无门,何况大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暴雨把房子吹没了,明天把圈养的牲畜弄跑了,一大堆的事情,还要面临疫病,若真是举家逃离,都已经逃离那个地方了,都是抓紧时间安置下来,过几天好日子,哪还有精力去管从前那些遭受过的苦难和现在正在遭受苦难的人。”

    “剩下那部分就是家境本身就算不错,他们住的房子刮不跑,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这部分人就更不可能去管这种闲事。”

    听他这么说,伯景郁和庭渊算是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他说得很真实,普通的老百姓确实没办法和官员斗,东州的问题也确实很严峻。

    东州的极端气候很不适合生存,早年就动过把他们迁移出东州的心思,想让他们到东府或者是西府去生存。

    但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