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写论文养你啊[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2016年4月22日,华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发布了华国第六代核潜艇核潜艇成功下水,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消息。

    时隔一个月,冉清悠的瓜又被翻了出来。结合冉清悠所学方向,有点敏锐度的都能把前因后果猜个大概出来。

    发言人接着宣布了将要召开专题记者会,项目组中重要人员将会参加记者会,回各国记者问。

    记者会的消息一出,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军事迷们有的早就听到了风声憋了很久,现在可算能跟同好们讨论了。第六代发展到哪一步,离国际最先进技术还有多少差距,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另一部分爱吃瓜爱八卦的网友,知道新一代的推出代表着国家军事实力的提升,再具体的就说不出来了。他们对冉清悠的好奇心和对第六代的不相上下,想知道记者会上能不能看到冉清悠。

    “不去吧。”有网友回道,“都说了重要人员出席,应该就去几个负责人。”

    “是国防记者会又不是八卦记者会,有些人的粉丝别太离谱了。”还有看不惯莫嘉祥的,直接把网友讨论扣在粉丝头上,连着冉清悠一起阴阳怪气。

    接到通知的冉清悠则是满头问号,她都不知道任务中包含参加记者会这一项工作,他们知道的事是能在记者面前说的吗?

    工作人员很快为她解答了疑问。

    此次记者会是考虑到目前国际形势召开的,目的在于震慑。涉密的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相关的不用回答,回答些笼统的东西就可以。

    说完给了冉清悠两页纸打印出来的回答注意事项。里面包括什么问题能回答什么问题不能答,需要注意哪些陷阱,规避哪些话术。

    冉清悠接过表示会好好研究,谨记在心,绝不在自己身上出问题。

    记者会当天,正式开始前现场循环播放宣传片。

    冉清悠和梁总工几人站在后台的电视前,宣传片放了几遍就看了几遍,心中满是自豪和震撼。

    到场的记者比想象中还多,冉清悠上台的时候被底下的人影晃得眼晕。还好她总是神色淡淡,其他人也看不出她此刻的紧张。

    守着看直播的网友们等到研究人员出场的时候也沸腾了,弹幕一下子热闹起来。

    “梁总工为三代核潜艇研发工作鞠躬尽瘁,辛苦您了。”

    “早就听说这届研究团队偏向年轻化,几位负责人看起来年纪都不大。真不错啊,国家国防科研后继有人。”

    “站在梁总工旁边的女生是,冉清悠?”

    “啊,她的名字解禁了啊,能发出去了。”

    “早解了,那几天平台也是为了尽快平息舆论才一刀切的。”

    “冉清悠长得和她学生证上照片一模一样,还挺漂亮的。”

    “说今天来的都是负责人,她是负责人吗?还是因为过年那段时间的舆情,让她今天一块儿来说个清楚?”

    网友们的问题飘满屏幕,自己发的弹幕都来不及看清就飘过去了。

    记者会正式开始,冉清悠排在梁总工后面,第二个发言。

    轮到冉清悠时,她站起来声音淡淡的说道:“我是核动力研究组的负责人,冉清悠。”

    “负,负责人吗?这么牛。”

    “才三十多岁,确定有点厉害。”

    “知道能考上A大的都是天才,但这种属于天才中的天才了。”

    现在看不到直播弹幕,冉清悠不知道自己这几句话带给屏幕前的人多大的震撼。

    等到了提问环节,各国记者主要围绕着第六代取得的技术突破提问。几位负责人和现场的新闻发言人回答每一个问题都慎之又慎,把握好回答问题的尺度。

    等轮到A国记者提问时,A国记者站起身,脸上露出一抹难以形容的笑。

    冉清悠刚想着这人这么笑,就听对方问道:“请问冉工程师,您想您的父亲吗?”

    啊,怪不得这么笑。冉清悠恍然,原来是不怀好意的笑。

    现场其他记者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但职业的敏感度让他们嗅到大新闻的味道。

    梁总工询问的看向冉清悠,征求她的意见。再看到冉清悠点头后,将话筒推到她面前,冲她安抚地笑笑。

    冉清悠不紧不慢的调整好面前的桌面话筒,不咸不淡的回复了个“不想”。

    A国记者接着追问道:“您这么多年没见到他,不想见他吗?”

    冉清悠还是简单的两个字,“不想。”

    “我这次出国来参加记者会前,专门去A国理工大学见到了您父亲冉教授,他说他很想念您。”A国记者这番话如同在平静河面上抛下一枚石子,现场一片哗然。

    其他记者忍不住凑齐一起私语,跟周围同行打听这话到底是真的假的。

    冉清悠倒是没被现场的环境所影响,满不在乎的一笑。“我不信。”

    这次的回答总算不是两个字了,变成了三个字。

    “您父亲……”

    “好了这位记者,请把时间留给其他人。”新闻发言人打断了还想继续问的A国记者。

    A国记者自信满满的说道:“我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其他记者应该也会感兴趣的。”

    其他记者没人赞同他,但他也没人打断他说话。

    新闻发言人望向冉清悠,看她的意见。

    “想问就问吧。”冉清悠是真的不在乎,“不问清楚的话,明天的新闻还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