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怀霜去金銮殿的一路上风尘仆仆,策马扬鞭。
他下马请命入了宫,因在宫里宫外都有着特殊的身份,一路去上书房畅行无阻。
到了上书房前,天色近晚,天际隐见暖黄之色,雕金的大殿前满是水汽,屋檐下积着水塘,水珠时不时往下掉。
沈怀霜镇定自若,跨入殿内,对着殿内上首,作了一揖:“见过陛下。”
上书房侧殿,敬帝俯首案上,两鬓霜白,听到人声,他抬头看了眼,眼中不复当年的威仪,又低头写了两笔,随口问道:“仙师怎在这时候来朕这地方?”
沈怀霜起身答:“沈某来是想得陛下一个恩典。”
敬帝皱了眉,丢了笔道:“仙师这话从何讲起?”
沈怀霜:“请陛下允准殿下前去崐仑一事。”
墨笔搁置在桌上。
敬帝皱紧眉,沉着脸抬头,道:“仙师是想替朕增添烦恼。”
沈怀霜不急不躁,身后金銮殿天际见白,他立于光明渐盛的高殿前,开口道:“陛下,正因殿下屡犯宫禁而不止,与其约束,不如放手一试,殿下没这本事,自撞南墙自然就会回头。”
敬帝不以为意:“修道一事,常人几乎难为,这一阵狂潮过去,便过去了。煜儿这些年越见急躁,不成事。今日一时,皇后和他都令朕恼火。”
沈怀霜:“陛下睥睨四方,殿下有心立志,天资非凡,有求道之能。陛下有一子能涉猎修习一事,自然锦上添花。”
敬帝撑着下颌,目光停留在奏折上,他没有抬头,却比沈怀霜想象中更早松口,道:“仙师就不怕朕怪罪?”
沈怀霜:“陛下何来怪罪一说。陛下之心在国祚千秋,若将来有皇子得道,必然合陛下心意。”
敬帝挑眉:“既如此,仙师想让他试试吧。”
不知是敬帝实在对钟煜的事情无所谓。
沈怀霜总觉得,敬帝就像决定了一件凶刃应摆放的位置。
这兵武重要,却也棘手、麻烦。
他更喜欢的,好像是别的孩子。
既然他沈怀霜能解决这包袱,他便立马乐意为之。
可当下,沈怀霜顾不上这许多,至于周皇后,此时他也无需在风口上见她,唯恐再生变故。
他又作一揖,拜别了敬帝。
府邸内。
陈叔端着换好的衣物,对沈怀霜道:“殿下未醒,其余一切如常。”
淋雨,受创最怕发热,否则接下来便是病势绵延的几日。
沈怀霜给钟煜用了碗姜汤,等他醒来时,便坐在台阶上入定。
夜风正好。
沈怀霜全副心思都放在入定上,仅留一份心神听着外界动静。
夜风穿堂,敲响了廊上的风铃,“叮叮”两声,脆如清泉流动。
钟煜揉着额头醒来时,正见手腕上被重新包扎好的伤口。绷带绑得整整齐齐,断口干净利落。掌心仅有微疼,伤口处好像被新上了药,滑润润的,如贴着玉。
月移影动,光辉冷冷,天青长衫铺展,落满如玉的光。
此时已近夏日,春日的夜并不冷。
钟煜看了手背一会儿,想起白日皇城一事,在信与不信的刺激下,想了几番说辞,抬眸问道:“你在这里等我?”
他没叫先生,只是用了最寻常的称呼。
沈怀霜回首,眼底泛出清明的光,他起身,不经意道:“你高热未退,需要人守着。”
“你饿么?”沈怀霜见钟煜起身,收了膝上的无量剑,问了一声,“我去拿碗粥。”
这一句话落下,钟煜像被卸了全部的力。
他迟钝地停在那里,像没听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喉头如哽着硬物,他硬着一口气到现在,却是被这一声击溃防备。
钟煜坐在庭院石桌上,吃完那一碗粥,他撑着额,抬眸朝沈怀霜看去。他把注意都放在冷风上,让那一点寒意透进来。
那一碗粥上浮着薄薄的油花,零星嫩黄的炒蛋,入口清淡温和,落下胃就升起了暖意。
白天才沈怀霜他争执过的少年,夜里一反常态的安静。
也或许正是因为这点判若两人,沈怀霜才发觉,眼前这个人心思沉重,少年老成,怎么看都不像只有十七。
在久久凝视中,那双眼睛眼角微润,透出了一丝遮掩得密不透风的脆弱。
钟煜扶着额,双眼深邃,开口声音略带沙哑:“先生,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带我去崐仑?”他收了心神,仿佛刚才只那一瞬是两人的错觉。
沈怀霜知道这时候说什么话都没有用,只道:“你不是说过,我是修真悟道之人,你也如此。皇城既于你是禁锢,你想走,我为什么不带你去?”
庭院夜风阵阵,桌上槐花擦过少年指尖。
指尖置于桌上微颤了一下。
“先生,我从来都不觉得我是你的弟子。”钟煜脸上神色紧绷,又平淡到极致,“值得令你做到如此么?”
沈怀霜眼底清明,身上薄纱似的拢着光,开口坦然道:“没有不值得。”
钟煜的手指攥了起来,指节紧紧收入掌心。
他端起那盏残羹起身,压着心口即将喷发的情绪,背过身道:“为什么呢。”
“我云游许久,不知人间滋味。偶经大赵,认你做学生。”沈怀霜道,“认了就是认了。”
钟煜走到后厨,盯着水盆,凝视着自己的倒影,面容不悲不喜,心底却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