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师父陈江林都不在店里,周江伟还很可惜的说,“看到你学的不错,我就放心了,可惜不凑巧没碰上你师父,不然我真得跟他说声谢谢。”
周江伟来店里的事,陈江林都知道,听到王民有转述的那些话,陈江林只是笑笑,没发表什么意见,多半是周江伟又在打什么主意。
陈江林也不怕周江伟使坏,就怕他不使坏。
对方能做的也就是利用王民有,正好他也能利用周江伟看清王民有到底能不能用。
不过周江伟倒是很沉得住气,一直都没什么动静,只是时不时来跟王民有联络感情。
天气暖和后,陈厨的生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越来越好的架势。
三月底的时候,陈江林合计了一下前几个月的收入,一次性.交了两年的房租。
赵小娟和赵小龙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也渐渐适应了城里的教学方式,赵小娟的成绩也很快挤进了年级前几,和陈江月前后追逐着。
相比起来,赵小龙的成绩就要显得平平无奇,但总的来说要比在镇上小学念书时要好一些。
孙玉几次进城,都跟赵建民商量,想在城里找个工作,到时候把小儿子也带进城里念书。
赵建民没同意,他的理由是,夫妻俩都走了,谁在家照顾老人。
当初说好的,拿了这份工作,就得多照顾老人,要是孙玉也进城了,那他们成什么人了。
孙玉气的跟赵建民吵了一架。
这些都是赵小龙无意间跟赵小娟和陈江月抱怨的,然后姐妹俩又跟陈江林说了。
俩人吵完架过后,孙玉很长一段时间没来江城。
陈江林也没关注他们家的事,眼看着没两月陈江桥就要参加高考,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陈江桥身上了。
陈江桥他们班的同学自发组织了学习小组,相互帮助,用自己擅长的科目去帮助别人薄弱的地方。
于是,陈江桥每天回来的都比较晚,陈江林就每天骑车去接他。
放了假,陈江桥也不休息,跟同学约好,上图书馆一呆就是一天。
短暂的春天还没好好感受,初夏的气息就开始在江城蔓延。
换下厚厚的春衫,街面上到处都是白衬衫、碎花裙。
才五月份,市场上就有西瓜卖了。
陈江林下了班后,拎了两个回家。
这会儿的西瓜是远没有六七月份的甜,但也就吃个新鲜,提前尝尝夏天的味道。
回到家,刚把西瓜用冷水泡上,陈江月兄妹和赵小娟就风风火火的跑回来了。
“大哥,出事了。”
看着三人气喘连连,陈江林给三人倒了水。
“别急,慢慢说,出什么事儿了。”
“小舅妈来了,接到小龙就把他带走了,好像是要带小龙去抓奸。”
陈江月说完,咕嘟咕嘟把一杯水喝了个干净。
“你才多大,知道什么,下回别乱听人家说话。”
陈江林微微皱眉,孙玉说抓奸,抓的谁的奸?
难道是赵建民?不能够吧。
“我没听错,不信你问小娟姐和三哥,他们也听见了。”
陈江水帮腔道:“小舅妈可生气了,小龙都快被他拉摔跤了。”
赵小娟也跟着点头,“二婶是这么说的,他说二叔外头有人了。”
陈江林不知道该说什么,赵建民看上去挺本分的,居然还有这个胆子?
可见古话说的没错,人不可貌相。
看了眼三个孩子,陈江林告诫道:“这是大人的事,你们几个小孩子不要打听,都去写作业吧。”
陈江林没打算掺和赵建民和孙玉夫妻俩的事,他事情多着呢,坐好饭还得去接陈江桥。
尽管陈江林没有特意关注赵建民和孙玉夫妻之间的事,却还是被家里三个孩子硬生生科普完整个事件的经过。
昨天孙玉进城看丈夫和儿子,心血来潮去厂门口等赵建民下班儿,结果看见赵建民跟一个女的走的特别近。
一开始孙玉还没多想,只当是同事,但心里多少有点儿不舒服。
结果俩人走到人少的地方,就开始手拉手了,许是怕人看见,很快又放开了。
这下可怕孙玉给气坏了,上去就给女的两巴掌,赵建民一急,就把孙玉给推地上了。
孙玉能忍?给赵建民一顿挠,还四处嚷嚷,想让那女的没脸再见人。
然而四周围观的都是一个厂的同事,谁不知道谁,纷纷劝孙玉,是不是误会了。
赵建民见状,就把孙玉说成是个胡搅蛮缠的人。
孙玉差点没被气哭,直接去学校把儿子接走,准备回家当着儿子的面找赵建民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