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二日, 因为守夜,顾冉在石窟补觉睡了两个时辰,醒来晚了,就没有再去周边查探, 而是就在山谷周围, 看一看选定的未来橘子林外围的地势。

    经过一日的辛苦劳作?, 山谷前头的杂树都?清掉了, 留下一片开敞的草地,其中只有那几株野橘子树。

    不过露出?地面的树桩还没清掉,因为如今裴六跟李骥是按计划先将树木都给砍伐掉, 精耕细作?是下一步。

    顾冉朝山谷北侧探了过去, 外头一圈也是细株丛林, 而因为是入冬,有一棵打了果儿的树特别显眼,等顾冉摸过去一看,哟, 竟然是棵野梨树。

    这个时候已经是梨子最后的收获季节了, 摘了一个尝尝,味道甜得很,于是顾冉多?摘了几个, 揣在竹筐里头,这才继续前行?。

    约莫走了二十多?里路后,就抵达到墩子岛岸边了。

    墩子岛四面环水, 算是乌江这一边的小岛, 但北边缘岛半圈, 却是布满礁石水道,再过去一些, 目测二十多?米开外,就是另一个江中的碎岛。

    这条从墩子岛与另一个碎岛中间的水道因为多?礁石,进来得深一些后,平时搭载了乘客的船只都?无法通行?,只能是坐一两来人的小舟。

    顾冉左右都?走了一圈,辨认了一下方位。

    既然要在墩子岛种橘树,自然是要想好届时橘子成熟了,亦或是平时上岛离岛,乘坐船只上下的地儿,好比渡口?。

    现如今他们上岛来的那处,正正是寻常时候,从乌江江道去往县城的那条大江道,虽说宽敞,足有几十米宽,但平时来往船只也多?,其实不好在那处上落。

    避嫌也好,不阻碍江道也罢,反正顾冉也不想再在那么多?来来往往的船客众目睽睽下登岛,所以就打算另外寻个不招惹人眼的荫庇处上岛。

    而这个方位正好。

    小船从江道驶进来这侧,可以避让外头来往的船只,若是出?货,则停泊在这处后收到所有出?货的橘子后,再继续前行?,往上可以去县城码头,往下可以去海港,船只掉头非常容易,装货卸货都?便利得很。

    顾冉当即将?这个方位定了下来,而后在昨儿画好的舆图上标注出?来,等日后有钱银了再慢慢建造渡口?,跟修路。

    等她打道回到山谷那处时,天上冬阳又开始渐渐凉了下去。

    趁着还有时间,顾冉找了锄头,先挖了一阵子树桩头,这才越过山谷,与裴六跟李骥汇合。

    这一日,裴六跟李骥又将?另一亩林地砍伐出?来了。

    山谷后面一亩多?一些的杂树林子全变成了草地,只是其中的树桩还得慢慢挖就是了,但开辟出?一片空地后,登时清爽下来。

    届时移植了橘树,也不怕有其他树种跟它?们抢土地养分,遮挡阳光了。

    对这等进度,顾冉表示很满意?。

    而今日晚膳吃的,依旧是烤肉,以及最后剩下来的一些饭团。

    顾冉于是掏出?自己摘来的梨子,洗干净后分着吃了。

    明日就要离开墩子岛了,余下的一亩多?地儿,以及地里头的树桩,自然是等下次来再弄了。

    不用紧着干活,所以这一夜三个人都?自在了许多?。

    李骥甚至还问顾冉下一次来墩子岛的时间,打算再给?她干几天。

    顾冉应诺若是再来墩子岛,肯定雇他。

    裴六自是更不用说,肯定要跟着一起来的。

    三个人喝着汤水,在篝火边上烤着火儿,顾冉就又忍不住掏了一把栗子,丢到火堆里头后,用树枝扒拉着炭柴埋了起来,又扔进去一些枯叶细枝。

    裴六也抓着一根树枝去拨拉火堆的时候,忍不住问,“种橘子的地儿定了,橘树,上哪儿买?”

    “不能找东林乡这边的人家买,得去远一点的地。”

    东林乡这边的村落,甚至是永昌县下的村子人家种的橘树,顾冉都?不打算买。

    才出?现过黄梢病呢,怕感染,肯定要选别处没有隐患,而且健康的橘树。

    “现在也是其他县各个村落橘子陆续采摘的时候吧?你之前是不是也去过别的地儿种橘子的人家?”顾冉问。

    裴六点头。

    “那我们可以去逐个问问,哪些人家种出?来的橘子好吃,卖不卖?要卖的话,价钱几何??能卖几株给?我们?”顾冉道,“等确定了,咱们就可以年后开春回暖的时候,将?橘树买回来,移植到这山里头就好了。”

    橘树扦插成株,长到可以结果,一般都?需要四五年,若是用籽儿开始培植橘树,那需要花费的年数就更多?了。

    顾冉没想过要从零开始,希望的是伺候一年,到明年年底就可以结果的橘树,那自然是要买别人种的成树。

    但橘子成树是人家伺弄长大到能结果的,若是家里头有些钱银的,一般都?不舍得卖,而且如果是到大规模种橘树养植户手里买,那就更难了。

    因为她一次就买上百株,同样?都?是做橘子营生,别人也会忌惮卖那么多?橘树,怕是亲手给?造出?个自己的竞争对手,要不是不愿意?卖,要不就是提高成树价格,让人望价生畏,退而却步。

    “再不行?,那就找人打听其他州的橘子园或者是农户,也许,远的,到广州那地儿买些成树回来也可以。”

    粤地那处的环境跟闽地接近,粤地的橘树也能在闽地存活。

    走水路去粤地广州,也近。

    “就是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