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离后清冷太子他急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3章 周一双更(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深夜, 陈府中。

    陈相面色阴沉地看着跪在自己眼前的管家,厉声问道:“混账!你竟对江既白用了‘十字剑’?”

    陈管家垂首回答道:“回主子?,小的已?多年不曾用过‘十字剑’这?一招式, 去截杀江既白时也并?未用过。”

    “但宫里传出消息,江既白是被‘十字剑’所伤, 陛下已?命刑部彻查此事。”

    陈相隐约有了猜测,问他:“可还有其他人?也会此招?”

    陈管家笃定道:“此乃家传绝学, 绝不会外传。”

    他是家中独子?, 且除了他以外, 家里人?早已?一个不剩。

    “那?为何会有人?用着你的招式伤了江既白,却又没将他弄死?”陈相面色阴狠道。

    “小的不知。”

    “废物!”

    陈管家无话可说。他也不知为何能?有人?以此招式陷害自己。

    陈相面沉如水,思忖着什么。

    若是管家当真能?杀了江既白,哪怕用了指向明确的“十字剑”, 此事也是利大于弊。即便有刺杀重臣的嫌疑,陈相也可以断臂求生。

    用一把杀人?的刀换江既白的命,换那?些被江既白分去的权力,陈相觉得很值。

    可偏偏, 此事并?非是他的人?所为,而江既白也只是受了伤而已?,眼下还活得好好的。

    刺杀的嫌疑眼看着要被安到他的头上,可他在此事中却一无所获。

    陈相已?经察觉这?是针对自己的一个局。但即便对幕后之人?有所猜测, 他也暂时拿不出东西可以自证清白。起码明面上, 的确只有他身?边的管家能?使出“十字剑”来。

    设局之人?想让他因为此事而受到掣肘,只能?等着刑部调查的结果。

    但陈相不是会坐以待毙的人?。

    “去查太医院的病案, 若有机会, 亲自去看江既白的伤口是否有异。”

    陈相的声音沉了几分,命令道:“他已?活着回了长安, 不能?再冒险刺杀,但可以在他的伤口上做些手脚。”

    “十字剑”留下的伤口尤为特殊,养伤的过程中需要格外仔细,稍有意外,伤口便可能?急剧恶化,使伤者丧命。

    既然江既白不惜以他自己的性命来栽赃嫁祸,那?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他死于这?道伤口好了。

    “遵命!”陈管家肃声应下。

    翌日。

    天色将明未明时,祝隐洲已?经走出王府,带着沈晗霜亲手写就?的请愿书?和洛阳、长安等多城百姓一起签下的万民书?进了宫。

    这?些沉甸甸的期望会经由祝隐洲之手,被送到今日的大朝会上,送到文武百官面前。

    祝隐洲明白沈晗霜费这?些心思是想要做成?什么事,他不会让她失望。

    在朝会开始前,祝隐洲看见了江既白。

    江既白身?上的剑伤很重,集所有太医之力也不敢保证能?让他安然无恙。皇帝恩准他伤愈之前都不必上朝,但他今日还是来了。

    “微臣见过殿下。”江既白朝祝隐洲行礼道。

    “江首辅实在心系国事。”祝隐洲神?色冷淡地收回目光。

    不知想到了什么,江既白声音温和道:“今日很重要,微臣不愿缺席。”

    无论是对沈晗霜,还是对他来说,今日都很重要。

    祝隐洲听出江既白话里的未尽之意,眼底划过几分不耐。

    大朝会的时辰将到,在外等候的官员们该依次步入金銮殿,祝隐洲和江既白便也先后走进了大殿。

    他们都想做成?的事情,会自此时此处开始。

    几日之后。

    几件大事迅速自长安传到了全?国各地,洛阳城中的人?也都有所耳闻。

    最?重要的一桩事,便应是新帝已?于八月十九那?日正?式登基,并?于翌日册立了祝隐洲为太子?。

    而在登基大典上,新帝不仅将早亡的发妻追封为端静皇后,竟还将先帝驾崩前亲笔所书?的一份罪己诏公?之于众。

    待新帝亲自宣读完先帝的罪己诏上的所有内容后,世人?才知晓,被追封的端静皇后并?非是早早病逝,而是被先帝毫无理由地赐了鹤顶红,毒发身?亡。而当时年仅五岁的祝隐洲目睹了此事,是唯一一个还活着的人?证。

    此事揭露后,长安城中的一些人?才想起,八月十九,原是当年皇帝和发妻端静皇后成?婚的日子?。

    历来少有下罪己诏的帝王,即便有,也只会出现在君臣错位、天降灾祸或是政权危难之时[1]。

    君王掌握着世上所有人?的生杀大权,从没有任何一位帝王会仅因为杀了一个无辜的人?而写下罪己诏。

    而新帝在登基大典上将先帝这?份罪己诏公?布,便也意味着,他从未忘记过当年发妻惨死一事。

    所以新帝才会选在当年与发妻成?婚的日子?登基。而端静皇后和先帝都已?经逝去,新帝却还是不惜冒着被世人?议论为不孝的风险,将当年的事情示于人?前。

    先帝在位时手段狠辣,因他而死的无辜之人?不会只有当年的平南王妃,但这?份罪己诏上只提到了她。

    许多人?都猜测,应是新帝或太子?做了什么,才能?让先帝愿意写下这?样一份罪己诏,自认过错。

    却无人?知晓,当日祝隐洲是逼先帝于弥留之际在他自己的全?尸与身?后名之间选择。

    若先帝不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