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衣的西厂虽然压制住了东厂与锦衣卫, 但朝堂之中官吏对其俱是闻风丧胆, 实则又不是那麽的稳固。
靠得不过是皇帝的心思, 所谓设立与撤消不过是皇帝一句话, 而今, 卫衣想要维持下去, 必须要表现出对陛下的顺从。
早朝之後, 卫衣碰见萧均宁从御书房里出来,上前道:“萧大人这是怎麽了,失魂落魄的。”
萧均宁抬起眼又垂了下去, 不想搭理他,脸上青碴薄薄,侧颊还有一道红色的划痕。
卫衣看得可笑, 他们文官一向是很注重仪表的, 鲜少会有狼狈之相出现在人前。
“这自从抄了柏贤王府,萧大人反倒日日如丧考妣一般, 莫不是对柏贤王还要什麽愧疚之心不成。”
萧均宁抬起头, 狠狠瞪了他一眼, 语气恶劣道:“干你何事。”
卫衣挑了挑眉, 脾气甚好的样子, 萧均宁一甩袖子, 掠过他离开了,步履匆匆的,远不如当初的风流潇洒, 颓然又焦躁。
卫衣的视线随着萧均宁的身影, 目光触及另一道身影,步伐悠然,丝毫没有身为臣子对於皇威的畏惧,仿佛这长廊成了他自家的花园。
卫衣侧了侧身形,拱手淡笑,寒暄道:“国公爷,这是要来拜见陛下呀。”
卢国公已经是三十几许,穿着簇新整洁的朝服,颌下留了三寸美髯,长安城里文官都以此为美,对他不屑一顾道:“你这不过一介走狗,问得多小心死得快。”
卫衣微微一笑,对於卢国公的轻蔑并不愤怒,只是拱手道:“承蒙国公爷抬举。”
卢国公对他们这种人的厚脸皮,也算是有所领教,甚是高傲的冷哼一声,昂首挺胸的大步进了御书房。
卫衣看着他们,十分奇怪,这些人是怎麽有底气的,只一个皇後,他们就以为掌控了一切。
比起老国公爷,现如今的卢国公不仅沉不住气,而且惯爱甩脸色的,这愚蠢倒是一脉相承。
想到这,卫衣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笑。
尽忠之事是要尽快的,别院里还有几个人呢,留在别院的下属回到西厂,禀报道:“督主,属下有事禀报。”
“进来,说。”
下属垂头道:“督主,别院那里的几个人以绝食相挟,要见您一面。”
卫衣坐在桌案前不说话,持笔蘸了蘸墨,下属也不过多言,直到看着督主将手头的事务处理完。
卫衣这才抬起头,缓缓道:“走,出宫。”
宅子还是当初带繁缕曾来赏梅的宅子,但经过几年的春秋变迁,俨然已经成为了卫衣手下另一个私设的西厂罢了。
门口的下属等候已久,见他骑马而来,迎了上来,道:“督主,请进。”
别苑春夏之时的梅林,只余枯枝孤寂,倒是地上绿意葱茏,花草丛生,卫衣顺着青石路进入了後堂,山竹已经早早在此等候了。
见到督主前来,躬身道:“督主,人在这里。”
卫衣点了点头,推门而进,花甲之年的老者颓然坐在房间里,听见门被推开的声音抬了抬头,刺目的阳光令他不适的闭了闭眼,已经两日没有水米沾牙,此时见到卫衣来还中气十足。
“卫衣,果然是你。”
“大人竟然还记得我,卫衣荣幸之至。”卫衣推开窗子,闷闷的房间瞬间散进一些清凉来,老者也有了些精神。
老者沉了沉声,抬眼道:“是陛下命你来的。”
“非也。”出乎意料的,卫衣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时候,卫衣完全没有必要说谎的。
老者很惊诧道:“不是陛下?”看向卫衣的目光变了变。
“是也不是。”卫衣回答得不清不楚。
“你究竟有什麽目的,索性只说了吧。”
卫衣点了点头,转过身徐徐道:“本座当年也是在陛下身边伺候的,当初只有几位大人在重华殿里,先帝爷说了什麽,难道不是几位大人最清楚了?”
卫衣轻描淡写的说出这两句话来,老者敏锐的捕捉到了他口中的字眼,登时问道:
“你把他们也捉来了?”
“不错。”卫衣诚实的点了点头,转头张口道:“去,将另几位大人也‘请’过来吧,小心些,都是半截入土的人了。”
卫衣的意思,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孤勇奋战的,人多好商量。
几个鹤发银鬓的老者被人带了过来,安置了椅子让他们坐下,诸人看见卫衣都面露惊讶之色,又互相看到对方,心中顿时明白了什麽。
卫衣拈了拈袖口,道:“告老多年,想必几位大人也多年不见了,年纪大了,容易忘事,不如一起回忆一番,也好告诉本座一个正确答复。”
“你究竟想要什麽?”其中一人问道。
“本座想要什麽,诸位不是心知肚明吗?”卫衣俯身盯着他的眼睛,如同锋利的匕首,剥开层层遮掩,直视真相。
“呸,你这奸佞小人,也敢妄想染指皇权至上。”
登时一口鲜血啐在卫衣的面上,他的肩领上也染了红血,卫衣面无表情的,淡然眨了一下眼睛。
半晌,他才徐徐道:“本座麽,配不配也不是你们说的算的。”起码龙椅上那个,是货真价实的不配。
“你巧言令色,不过是为了谄媚奉主,利欲熏心罢了。”老者顾不得什麽气大伤身,嘴角仍残存血迹,便开骂道。
卫衣微抿着菱唇,站起起腰身来,慢条斯理的从袖中抽出一条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