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3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械相关,笔记本上画着有轴承链轨的半成品。

    其他人面前,或是摆着报纸、书……或是有蘸水的木棍……

    也有没在学习的,但也没闲着。

    有人拿着刨子刨木头;有人一手锤子一手凿,剔槽;有人叮叮咣咣地钉家具……

    这是一个偏远的农村。

    懒怠,迷茫,怀疑……是现在很多农村以及知青的状态,外界对此有一系列的讨论,谁都不知道前路到底同往何方。

    可赵村儿太不一样了!

    苏教授即便听赵瑞和赵建国说起赵村儿大队在扫盲,也只是简单地以为,他们不过是像赵柯说得那样应付了事。

    什么都抵不过亲眼所见。

    无论如何高喊“知识就是力量”,真正付诸行动,实在不易,尤其,还是带动整个村子的氛围,真正践行着知青下乡的意义。

    工作间的众人看完稀奇,见怪不怪地回头继续做他们的事儿。

    苏教授不禁举起照相机,“咔嚓”拍下一张照片。

    随后,他走进工作间,站到傅杭对面,对着从始至终没有分神的青年拍照。

    声音太近,镜头太明显,傅杭抬眼。

    “咔嚓。”

    又一张照片拍下,苏教授放下相机,问:“你好,傅知青,我能采访你几句吗?”

    傅杭看向他手中的相机,停顿片刻,点头。

    苏教授翻开笔记本,问了些问题。

    傅杭一一回答,便指向不远处明显精心打扮过的刘兴学和邓海信,道:“刘知青和邓知青都是进步知青,他们来的更早,经历过赵村儿大队发展前后的整个过程,这期间,知青们思想的转变,他们比谁都了解,应该对苏教授的文章更有帮助。”

    刘兴学和邓海信随着他的话,挺直腰杆,面露激动。

    苏教授确实对赵村儿知青的心境变化很感兴趣,顺势便转向两人。

    不过他绕过去之前,瞄了一眼傅杭面前的两个笔记本,一顿。

    那一本旧一些的,满满的都是物理知识,看笔迹,应该出自一位稳重坚定之人,另一本新的,还有半张空白,应该是傅杭本人的笔记。

    他即便不甚懂理科,也能看出不一般……不只是旧笔记的作者,还有独立学习的傅知青。

    而当苏教授走到刘兴学和邓海信身边,发现他们面前的书籍资料都是建筑相关,而且不是摆设,两个人在他提问后全都泰然作答,心下又是一叹。

    等到苏教授再进到活动室里,听了半堂女知青的扫盲课,内心赞叹不停。

    一个小小的赵村儿大队,竟然藏龙卧虎。

    单是这几个知青,就远远优秀于大部分工农兵大学的学员。

    而这一切,按照他采访赵村儿人所知,不过是今年一年的变化,从一个新的年轻的妇女主任上任开始。

    赵村儿大队太出乎意料了。

    社员们为了温饱,知青们不断学习,没有一丝颓怨,每一个人都脚踏实地的向前。

    苏教授感叹着,走向上课的两个女知青。

    “也采访我们吗?”

    苏丽梅和庄兰都克制着兴奋情绪。

    苏教授点头。

    两个姑娘特别正儿八百地扯了扯衣服,捋了捋头发,站得笔直。

    妇女们坐在座位上,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赵柯看得好笑。

    赵芸芸和曲茜茜坐在她身边儿,曲茜茜眼含憧憬,赵芸芸却是撇撇嘴,不屑一顾似的,“得意什么啊,我才不稀罕让那个教授采访呢。”

    曲茜茜碰了碰她的手臂。

    赵芸芸轻哼了一声,趴到桌上,捏着笔头戳桌子。

    赵柯笑睨了她一眼,没拆穿她。

    苏教授耽误了课间和下一节课一点时间,才采访完庄兰和苏丽梅,出去之前,找了赵柯一起。

    他问了存在心里好一会儿的问题:“赵村儿妇女地位明显比其他农村妇女高一些的原因是什么?”

    “坐享其成,不可能争取到权益,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么立起来?

    男人做着更赚钱的工作,占据着权力、技术、信息……多个领域更多的空间,相应的,女性施展的空间少,权利就会压低。

    只会喊“妇女解放”的口号没有用,眼下必须参与劳动,慢慢地掌握技术,再之后……当然是更高的位置。

    赵柯笑得不带一丝野心,相当官方地说:“妇女地位提升,对减少农村家暴、重男轻女、入学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帮助,我们大队这一年肉眼可见地和谐了很多。”

    ·

    这一下午,苏教授收获良多,对赵村儿大队的理解更深,同时跟赵村儿社员们的关系也更亲近。

    下午下工,还有社员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吃饭。

    苏教授婉拒了,顺势道:“我女儿不太适应这边的温度,身体不舒服,我打算明天再做些补充采访,后天离开,还得劳烦大队送我们去公社,不能再麻烦老乡们。”

    社员们听到,悄悄嘀咕——

    “城里人肯定住不惯乡下喽。”

    “住不惯是住不惯,不过大教授说话,就是中听。”

    “是嘞,又是‘劳烦’,又是‘麻烦’的,真客气。”

    许副队长和许诚父子听见,许诚立即出声儿留人,“苏教授,再多待一天,行不?我们六号那天杀猪,请您来家吃正宗的杀猪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