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了,得清创消炎。
“老慕,嫂子是不是说还有一种不粘连伤口的纱布来着?啥时候能研究出来啊?”
季军强看着医生给自己包扎伤口,便开口问道。
慕杰剜了他一眼,“小清还在床上躺着呢。”
季军强打了打自己的嘴,“我咋把这事忘了,老慕你回去可得好好照顾嫂子。”
慕杰再次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他自然会照顾好自己媳妇儿,还用他说,他看了眼因为清创面大,不得不包扎的伤口叹气,就怕媳妇儿看到纱布,又要着急去搞研究了,他眉头皱了皱,可她现在身体不好,他该怎么阻止呢?
他的担心很快就应验了,他回到家,林碧清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酒精味儿和伤药的味道,担心地问:“慕杰,你受伤了?”
慕杰怕她担心,赶紧解释道:“没受伤,就是膝盖磨破了皮儿,在海水里泡了泡发炎了。”
林碧清心虚了,她想给慕杰做的香蕉树纤维t恤没做成,后来又想给他做一套防护用具,又因为各种原因往后拖,要不然带着护膝,他也不会受伤。
她喃喃道:“要是把护具做好,你就不会受伤了。”
“没事,我皮糙肉厚,这点伤不算什么。”
慕杰赶紧道,生怕这祖宗不顾身体又要去忙活。
林碧清摸了摸肚子,她卧床也有六七天了,感觉好了不少,可以再折腾折腾了。
她的神情明显要搞事,慕杰赶紧求救地看向自己老娘,让她帮忙劝劝,李华英剜了眼自己儿子,再看向儿媳妇的时候,就换上了温柔的表情,“小清啊,慕杰他从小就皮,摸爬滚打的,一身的皮比熊还厚,不用担心他受伤,你安安稳稳地养胎就好。”
林碧清却坚持,“我不只是为了他,也是为了更多的战士不会受这种苦。”
折腾肯定是要折腾的,要不然整天躺床上,又没有手机电脑,太无聊了。
李华英劝不了,便看向吴美娟,吴美娟过来,一根手指头就把林碧清的头戳地往一边歪了歪,“你给我安心养胎,别出去给我折腾,听到没有?”
林碧清看向慕杰求救,慕杰把头扭到了一边,吴美娟气哼哼地道:“别看小慕,谁来了,你都得在家养胎。”
林碧清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那我在床上干手工活,成不?”
说完就挨了老妈一个白眼,她继续争取,“躺床上什么也不让做,闷也能闷坏的。”
吴美娟也知道躺着会闷,便问:“做什么手工活?”
林碧清指了指一个箱子,让老妈把小型织布机拿出来,说道:“我织布,成了吧?”
吴美娟让她上手示范了两下后,无语了,这哪里是织布机啊,明明是一个玩具,不过小孩儿玩的玩具都是纯玩儿,她闺女的这个还能织出来布而已。
她暼了她一眼,数落道:“都当妈的人了,还整天想着玩儿。”
林碧清不乐意了,“我明明是工作,怎么是玩儿了。”
李华英也见林碧清用这个机器织布不累,也没打算阻止,怕她们母女俩吵起来,赶紧上前打圆场,问:“这不像棉花,也不是麻,看着也不是菠萝叶纤维,这是什么?”
林碧清笑着道:“香蕉树纤维。”
李华英笑了,“感觉在你眼里啥都能织布。”
林碧清调皮一笑,“自然界确实有很多植物都能制成面料。”
吴美娟有意见了,“是有很多植物能制成面料,可都是人家南方的植物,你倒是也给咱们北方农民增加点收入啊?”
她这几天忙着菠萝叶纤维,听着胡细妹和李珍珠说家里亲戚家大队,都有种菠萝和香蕉,现在香蕉树能卖钱,菠萝叶也能卖钱,老家的亲戚日子能好过不少。
她当时就想起了北方的农民,他们没有香蕉树,也没有种菠萝,平常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她还有一个姨妈在农村,她去过一次,因为家里壮劳力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好的衣服上都有仨补丁。
她看闺女尽给南方农民谋福利,想到姨奶奶,她心里就酸溜溜的。
林碧清笑了,“那也得等我回了北方,看看都有什么植物,才能想办法研究啊。”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她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比如玉米秸秆经过处理,也能得到性能不错的纤维呢。
吴美娟不过随口一说,闺女还真有办法,她眼睛发亮地看着自己闺女,说道:“那我等着了,你是不知道你姨姥姥家多困难,她大儿子和大孙子牺牲了,只剩下瘸腿的小儿子,还有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一家人都没一件不带补丁的囫囵衣裳。”
林碧清问:“我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唉!”
吴美娟叹了口气,“你姨姥姥一生要强,自尊心又强,怕别人看不起她这个穷亲戚,就主动给咱们断了往来,这亲戚长时间不走动,感情也就淡了。”
林碧清没有去评价姨姥姥的要强,她知道他们家是烈士家庭就够了,玉米秸秆这个产业链很大,将来如果有机会,她倒是不着痕迹地给他们家争取工作名额,有了稳定收入,姨姥姥家的生活应该能好很多。
“咕咕……”
一阵肠鸣在房间响起,慕杰找回了自己的存在感,摸了摸肚子,说了句,“我饿了。”
李华英斜了他一眼,“等着,都快三十的人了,在家里除了吃,还能干啥?”
慕杰冤枉,他刚回家,还没有来得及干活而已。
他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