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成为富一代[年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1章 第 71 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里有架子车,让你大哥和你爹先给粮管所拉砖,等晚上我们回去请村里人帮忙,明天就来给先盖房子,争取过了初十给你们收拾好,今年正月十四就开学报名了,可得抓紧些。”

    范亚娟张大红王桂花一个架子车,王东智王大河一个架子,把买的转头往车上放,来来回回干到天黑,林家祥找人帮忙拉了两趟,居然一天就将砖瓦到位了。

    晚上,王大河先到老队长家里说明来龙去脉,又去大哥家找王大海侄子帮忙。

    说好村里会泥瓦的李大嘴男人和他三个兄弟,一个人每天给5毛钱不包饭,泥瓦匠有了。

    再找两根好横梁,十几条柏木椽子,房子差不多也就出来了。

    王大河又找了木匠小花爸,也是一天5毛钱的工钱。

    第二天,范亚娟王桂花张大红三个背着锅碗瓢盆,二毛三个背着面和柴火,一群人浩浩荡荡粮管所盖房。

    原先,颇有微词的粮管所职工,见这全村几十号人,要放的屁不放了,要说的话不敢说了。

    细细一想,林家祥两口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德行,再仔细一打听,这家还有个厉害的在部队当营长的男人,啥想法都没有了。

    不说笑脸相迎,也不敢再看不起谁。

    王桂花总揽全局,范亚娟张大红听她指挥,烧热水,第二天就在工地上煮饭了。

    村里来帮忙的人见有热饭吃,又有工钱拿,干活都很卖力。

    这时候村里人给别家帮忙也都很实在,毕竟人多力量大,自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麻烦别人。

    大毛二毛三毛三个也出了大力气帮忙搬砖接瓦,挑泥,和泥,挑水,好在院子里就有一口水井。

    等房子彻底盖好,留下一个木制可拆卸的窗户,大家开始收拾屋里卫生。

    两间小木屋变成了漂亮的砖瓦房,吴梅花看的眼睛都亮了。

    “姨,姨夫,这次我来,就是交租金的,我打算先交五年的,那时候三毛也初中毕业,你们看可以吗?”

    “小范,还是你们东林能干,我和你姨夫真的不如你们年轻人有魄力,砖瓦说买就买,房子说建就建。”吴梅花拉着范亚娟的手开心的不得了。

    “小范,你租五年可以,但姨也有个条件,就是你不租了,你这砖瓦木料折价卖给姨,咋样?”

    范亚娟假装思考了一会儿,犹犹豫豫的说:“姨,你和姨夫美丽没把我们当外人,我们也不能再看外了,你说的,我答应了。到我们走,送给你们都行。”

    这话说的可太体面了,吴梅花高兴坏了。

    “不不不,小范,咋也不能以大欺小,到时候给你折价,折价!”吴梅花笑着给范亚娟写了个收据,范亚娟花了钱接到收据,两个人都很高兴。

    剩下的就等房子晾干,往里面搬东西了。

    学校已经迫不及待开学了。

    二毛三个每天带饭上学,傍晚和桂兰一起回家。

    范亚娟自从房子盖好,就全力以赴给张大红王东智帮忙盖房,他们给她出了力,她尽量的还了。

    大毛三个星期天也到玉梅家的新房帮忙和泥提砖。

    玉梅家的新房只有正面一面砖,三面墙是土夯的,比较省钱,王东智带着生金下大力背土打墙。

    木匠也是小花爸爸,等上盖的时候,范亚娟不仅给帮忙,还搭礼放了鞭炮,另外给了一个大红的锦缎背面,相当于挂红。

    玉梅家的正房和老房子的正房一个朝向,背墙齐正房的背墙,张大红屋里开了一个后门,出去就到了新房的院子里。

    本来修两间的,王桂花老两口给了钱,又给村里给了5块钱买地,新房子向外修了修,共3间正房,再加一个半间的厨房,以及一个三四十平的长方形院子。

    宽敞的新屋,看得二毛都羡慕了。

    “大娘,你这三间房,做了楼板相当于6间,堂哥生三个孩子都有地方住。”

    “哈哈,二毛呀,借你吉言!”

    张大红笑呵呵给二毛拿去年的柿饼。

    二毛赶紧跑回家了。

    “二毛,看羡慕了?”

    “房子挺好的,等我们三个读书毕业了,妈妈,我们也在房背后的自留地盖它三间。”二毛笑着和妈妈说。

    “我们盖成青砖黛瓦的二层楼房,地板铺成水泥地,我们一家人一人一间。我哥娶媳妇也有地方住。”

    “你还想的长远。”范亚娟看二毛无虑无忧的样子,试探地问:“要是我们跟你爸爸随军呢?房子还盖不盖了。”

    二毛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妈妈,说:“那我就不知道了,妈妈爸爸说了算,我还是个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呢!”

    “你说得对。”范亚娟高深的道。

    二月,粮管所的小房间晾干了,范亚娟将从部队拿回来的那一套锅碗瓢盆蚂蚁搬家一样搬到房子里。

    用旧的脸盆做底座,里外用黄泥涂抹六张瓦片铁丝箍一个圈,留下通风和进柴的灶门,一台小灶完成。

    小灶上面架上个小锅,烧柴完全可以做饭。

    二毛用剩下的砖头屋外垒个半人高平台,再将小灶放上来靠着墙,烧火做饭都不用弯腰,添柴更方便,也不怕屋里有烟。

    这个小灶放在大毛和三毛这间房外,做饭的家具也放这间。

    范亚娟和二毛的这间,范亚娟收拾的格外整齐,置办了桌子当操作台,把家里的缝纫机和锁边机都搬来了。

    二毛给妈妈用木板做了一个招牌,写上亚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