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说道:“瞧我,忘了引见你们认识。”
她向两人介绍对方,蓝六娘行礼道:“婢名波若,小娘子日后唤婢一声蓝六娘或是波若即可。”
苏绾绾回礼,唤了一声“蓝六娘”。
蓝波若笑道:“小娘子艳光逼人,琬琰脱俗,果然名不虚传,无怪乎郁二郎那样称赞小娘子。”
苏绾绾已经站在了湖边。湖面结了薄冰,冰面下可见游鱼嬉戏。她望着水中游鱼,心里轻微跳了一下,问道:“他说了什么?”
蓝波若道:“他道小娘子乃是他心上人,他正遣人去贵府提亲,可惜不得其门而入。”
郁四娘在旁听着,双唇不禁张大,气氛陷入寂静。
她是知道蓝波若的,之前伯父有意撮合郁行安和蓝家,这回蓝波若又不远万里来此投奔,虽说有一个叔父出事的借口,但还是让郁四娘疑心尽起。
在郁四娘看来,只有苏绾绾才适合做她的阿嫂。一来,她和苏绾绾很谈得来;二来,郁行安平日总一副平静文雅的模样,只有在苏绾绾面前,他会出神,会轻笑,会移开目光,像一个真正的少年人。
她并不愿意接受别人做她的阿嫂,要不是今天蓝波若忽然一反常态地走出院子看鱼,她并不会主动引见两人认识。
而且,郁行安平时并不会说这样直白的话,他那句话与其说是称赞,倒不如说是一种明目张胆的、对其他人的拒绝。
郁四娘细细打量蓝波若,又端详苏绾绾,可惜她并不能从这两人的面上看出什么来。
苏绾绾笑道:“多谢你告诉我这些,你日后若有兴致,可去苏府寻我,我请你游览阆都的名胜。”
蓝波若应下:“婢可记住了,小娘子日后可不能托故不见。”
苏绾绾微笑,和她又聊了几句,一行人分别。
到了晚上,苏绾绾便听见侍女小声对她说了蓝波若搬离的消息:“几十个箱笼呢……听说是搬去城西。阆都东贵而西富,城西虽也不错,哪里比得上城东的郁家宅邸?”
苏绾绾握着手中的袖炉,她的指尖按在袖炉的花纹上,微微用力,粗粝的触感传过来,让她觉得真实。
她想,怎么会有人这样明白她的心意呢?一句无意中道出的话,咕噜咕噜冒着酸气,他却全然洞悉,立即接受,含笑安抚她。
她曾经以为这样的醋意是会招致厌恶的。父亲曾经当着她的面,将阿娘扇倒在地上:“你这样善妒,怎么堪为苏家宗妇?”
袖炉的暖意传到她的指尖,苏绾绾再次回忆起郁行安对她的每一次照顾。
她的心里也像是“咕咚咕咚”冒着热气,一时觉得这平白无故的醋意对不住蓝六娘,一时又觉得自己似是不曾全然回报郁行安的体贴。
郁行安的生辰在雪虐风饕的季节。那日郁行安并没有大肆宴请,却仍然有无数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门路,想将生辰礼送到他府上。
郁行安听着管事念礼单,听了许久,疏淡地拿了一卷书看。
乌辰在旁边听得着急,挤眉弄眼地暗示。
管事连忙关切道:“您眼睛怎么了?”
乌辰:“……”
乌辰咳了一声,说道:“别念这没用的,城东这些人家有没有送礼的?”
“有,有,多得很哩。”管事挑出城东的礼单来念。
“按品级来。”乌辰暗示。
管事惊悟,从皇子府开始念,念到苏家时,郁行安终于抬起眼睛。
“虎首玛瑙杯一盏、诸葛笔两支、奚廷珪一个……”管事念了片刻,又道,“还有一个匣子,上头写‘郁二郎亲启’,奴尚未打开。”
郁行安:“拿来。”
管事惊诧,连忙催人去拿,双手奉至郁行安跟前。
郁行安先看匣上的字。
很漂亮的字,他只读过她那篇锦绣文章,却不知何时,似乎将这字迹也铭记于心。,
他摩挲着上面的字,摩挲许久,挥手命人退下。
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中烛影摇曳,他将匣子打开。
好多的蜜饯,他此生从未见过这样多的蜜饯。
仿佛她将一生一世的甜,全部都装入这个匣子,小心翼翼,托人送到他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