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之类的。”

    她将几个主题来回比较了几遍,觉得“文明礼貌”比较适合朱燕萍。

    这个主题跟小学生的互动比较多,朱燕萍个子不高,气质温婉甜美,很容易得到小朋友的喜欢。

    “那你问问能否换人吧,他们要是同意,我就跟单位请一天假,若是不同意也不用强求,反正也不给钱,”狄思科将自己的那份小蛋糕推给她说,“为公益尽心可以,但咱也不能一厢情愿,还得看人家栏目组的安排。”

    于童将蛋糕推回去,“我吃不下了。”

    “那咱们打包,你明天当早点吧。”狄思科一面跟服务员示意,一面再次提出邀请,“上次我们单位附近的草莓蛋糕你没吃到,咱们哪天再去一次吧?”

    于童在心里哀叹,既要满足口腹之欲,又要保持身材,她今晚回去又得多跑半小时。

    五一过后,翻译室英语组的内部气氛有了点微妙的变化。

    平日的办公室里虽然也安静,但那是一种自然的安静,而最近几天的安静分明比较刻意。

    连最爱说话的汪妍妍都不怎么在办公室里开口了。

    狄思科对此的感受最为深刻。

    英语组拢共有三名男同志,除了他这个尚未入职的实习生,只有陈诚和庞庆祖是正经的男翻译。

    这两人之间,虽不至于惺惺相惜,将对方视为知己,但同是稀少的男翻译,彼此的关系还是相当和谐的。

    下班以后,他俩经常一起打乒乓球。

    不过,狄思科发现,自打劳动节以后,这两人好像就没再说过话。

    大佬之间闹别扭,跟他一个实习生没关系。但是作为办公室里仅剩的男同志,狄思科突然就变成了香饽饽。

    陈诚会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喊上他。

    庞庆祖则在下班以后约他一起打球。

    前者的邀请他都去了,午饭总是要吃的,跟谁吃不是吃。

    而对于后者的邀请,狄思科却只能无奈婉拒。

    他不怎么会打乒乓球,而且郭美凤已经找师傅算好了搬家的日子,他下班以后还要去北海公园那边打扫卫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拒绝的举动,却让庞庆祖误以为他跟陈诚是一伙儿的。

    陈诚的所有邀请你都接受,我的邀请你全都拒绝。

    这不就是明晃晃地站队吗?

    如今庞庆祖恨屋及乌,连带着对他也带搭不理了。

    狄思科自认将拒绝的理由讲得非常明白,有理有据,不至于得罪人。

    可事实就是,他莫名其妙地把姓庞的得罪了。

    狄思科从没这么词穷过,这庞庆祖好歹也是三十大几的人了,处理问题怎么还搞连坐啊?

    他以前没怎么跟庞庆祖打过交道,他俩只算是每天点头打招呼的泛泛之交,对其不甚了解。

    听说男人也有更年期,这庞庆祖不会是更年期提前了吧?

    事情牵扯到了自己身上,狄思科就不得不跟陈诚打听清楚了。

    “陈哥,你最近是不是要升职了?”午饭时间,狄思科低声问。

    陈诚意外道:“你听谁说的?”

    “我凭实力看出来的。”狄思科笑得神秘,“看出你鸿运当头了。”

    陈诚最近的接待任务和翻译任务都变少了,多数时间是留在办公室里整理以前的工作材料。

    而且上个月末的接待费,居然在这个月初就报销了。

    按照大家以往的习惯,都是攒一个月,等到每月二十几号统一报销的。

    再结合庞庆祖对他的态度,狄思科大胆猜测,陈诚可能是要调走了。

    “你眼力不错。”陈诚点头承认,“最近还在考察期。”

    他要调走的事在英语组不算什么新闻,只是没人特意跟两个实习生透露罢了。

    既然小狄问了,他也没必要瞒着。

    狄思科惊讶地问:“陈哥,你会留在咱们翻译室,还是调去其他部门啊?”

    “部里可能会派我驻外,去某个经商参赞处。”

    “哇,要出国啦?”

    陈诚微笑点头。

    他是八零年参加工作的,当了七八年的翻译,才终于有了跳出翻译室的机会。

    当翻译看似风光,每天跟在领导身边,飞来飞去出入高级场所,还时不时有机会出国,但这是一份压力非常大的工作。

    三餐时间不固定,经常加班,下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资料,上班时间跟业余时间的界限非常模糊。

    他参加工作以来,大多数时间都是神经紧绷的。

    这次有了离开的机会,别管是否升职,总算熬出头了。

    庞庆祖跟他的情况差不多,而且比他的资历还更深一些。

    若是论资排辈,轮也该轮到庞庆祖了。

    不过,这次考察干部是综合多方面考虑的。

    上半年翻译室参加全系统的国际经贸知识问答竞赛,从二十几个司局的队伍中脱颖而出,拿回了冠军。

    他在几场比赛中表现得可圈可点,这也算是他全面发展,经贸知识储备丰富的证明。

    他的砝码比庞庆祖多,自然被组织部门挑中了。

    但是,庞庆祖从去年底就做好了出国常驻的准备,只等着上面一声令下。

    没想到陈诚参加完那劳什子的竞赛后,这常驻人选就换了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