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找你拿。”
衔池面露难色,有些惶然:“可我不知能不能做好,他从未在我面前看过政务。”
她知道自己没有权利拒绝,但有的话总要说在前头。
“尽力便好,不必紧张,放轻松些。”他又替她倒了一盏热茶,柔声道:“倘若真被他发现,也不要慌张,咬定你不知情。自会有人出来顶罪。”
衔池低低应了一声,啜了一口热茶。
不知是该感慨堂堂东宫竟跟张筛子似的,还是该后怕沈澈的无孔不入。
她低头的空里,沈澈从一旁拿出一封信并一双舞鞋,递到她面前:“宋夫人很好,你可以放心。郎中也说照这样养下去,再有个一年半载,便能正常生活了。”
衔池眸中一亮,先接过舞鞋仔细看了看,而后便放在膝上,将信拆开。
是娘亲笔所书,字迹娟秀,也不像先前病中那样绵软无力。
见娘在池家确实被照顾得很好,她放下心去,将信小心收折,刚要收起来才想起什么似的看了一眼沈澈。
沈澈望着她的目光依旧温柔:“本是打算叫你看完直接烧了的。但你若是想留,便仔细些。”
她飞快点点头,将信同舞鞋一道藏进怀里,又拿出自己写给娘的信递给他。
不必再说什么他也明白。
时辰不早,雨也小了些,衔池正准备走,却突然见梅娘慌慌张张进来。她鲜有这样失态的时候,裙角都沾湿了一大片,一进来便立马将门掩好,急急对沈澈道:“太子来了。”
她气还没喘匀,一股脑说下去:“穿的常服,也没用东宫的车驾,来得低调,但没遮掩身份。”
她顿了顿,看向衔池,“只说是来接人的。”
宁珣既然亮了身份,自然没人敢拦,用不了多久便会到这儿来。
衔池倏地坐直了身子,他不是正忙着么,还有闲暇来这儿接她?
沈澈却恍若未闻,只又给衔池续上一杯热茶,“再喝一口暖暖。外头下雨了,会冷。”
衔池站起身,哪儿还顾得上这盏茶,“他既是来接我的,那我便直接下去跟他走,你们留在屋里,就不会同他撞上。”
她边说着已经走到了门前,雨声隔绝了脚步声,因着推开门这一刻,她才看见不远处有人撑着伞走近。细密如织的雨幕到他那儿,便陷下去一块儿。
好在她这儿是二楼,底下撑伞的人若不抬头,还看不到她。
衔池没多想,生怕再晚一步他便要上来,将门从背后掩好,便立刻提着裙子,从木梯一路小跑下去。
到最后几级时,雨幕带来的湿气扑面而来,她才缓下脚步,站在阶上,安静等着他朝她走来。
方才屋里沉闷腐朽的气息散开,雨下了有一阵儿了,也不再沉甸甸地压着人喘不动气,起码让人能长长地透一口气。
雨滴溅落伞面,四处迸溅开。握着伞柄的那只手修长有力,骨节分明。宁珣在她身前不远处站定,伞檐微微向上抬起。
他隔着雨幕朝她望过来。
她眼眶微微发红,像是先前哭过一场。
因为沈澈?
宁珣抬眼,淡淡瞥了一眼她方才出来的那间房——房门紧闭,将里头的一切挡得严严实实。
他给了她足足一个时辰,看样子,他还是来得早了。
是不是扰了他们叙旧?
梅娘紧张听着外头的动静,做了个找人来的手势。
沈澈摇摇头,茶盏在手中略转了半圈。
她走的时候,一眼都没回头看。
茶盏中未饮的热茶腾起袅袅水雾,熏到了他手背——他手背方才被茶水烫着的那一片已经不疼了,此刻却胀着发热。
他闭了闭眼,将心底愈发汹涌的异样感压下。
罢了,左不过两三年的光景。诚如他告诉她的那样,熬一熬,很快就过去了。
宁珣向她伸出手,“过来。”
雨水沾湿了他的手,可衔池依旧伸手握上去,被他稳稳一拉,拽到伞下。
雨势小了些,却仍隔绝着四周的一切。四面雨声潇潇,伞下圈出的这一小块空地,就独立成一片天地。
两人慢慢往外走着,一时无话。
外头一直没有动静,梅娘小心推开一道门缝,想看看情形,没成想突然一道风挤进来,生生将门吹开——她反应很快,在门只吹开一点儿的时候便拉住,奈何手上不自觉使大了劲儿,门“哐”一声合拢。
这一声响得突兀。
衔池心跳猛地一滞,她不知道身后是什么情形,但见宁珣要转身往回看,想也没想,装作脚下一滑,重重向地上摔去——
宁珣果然顾不上身后的动静,只伸手来捞她。他一只手还撑着伞,只能用另只手将她往身前带,稳住她身形。
其实也就是将她抱住,箍在身前。
电光火石间,衔池想起自己怀里藏着宋弄影给她纳的舞鞋,还有信。
舞鞋不算小,她穿得厚实,看虽看不出,但他这样抱过来,怕是就不难发现。
一双新舞鞋她还能解释几句,那信呢,她要如何解释?
念头还没转完,她已经下意识一把推开了他,倒退两步。
伞面一斜,从伞上汇集落下的雨线坠入她后颈,顺着脊背淌下,冰凉一片。
常年跳舞的人,看着柔美,其实身上暗藏的力道不小。她推这一下,爆发力极强。
但宁珣毕竟也曾在军营待过四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