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淑华借几本北京名胜古迹和美食的书自然是有点小算盘的。
她要自己挣钱真的不是瞎说。
虽然大家都没当回事,她自己却可当回事了。
她是想着用专业挣钱的,这样挣钱的同时还能提高口语能力。
没错,她还是准备做英文导游。
但是导游这个工作真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干的。
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挺多的。
比如规划路线。
她又细化一天游、三天游、五天游和七天游。
还要有侧重点,比如以美食为主,以游览参观为主,或者以购物为主。
这就需要她清楚北京的美食分布和旅游景点。
这还只是第一步。
关于美食,她还要开发一些私人小馆子,最好是哪个御厨后代开的,有真手艺的那种。
旅游景点需要的知识点就更多了,她得知道哪些景点是对外开放的,是免费或是需要买票的。
还有各种建筑的历史故事,比如说是哪个妃子住的宫殿,她曾经在后宫的爱恨情仇。
这种小故事才最吸引人。
至于购物,这也是重中重。
北京有专门针对外国人的商店。
除了这些,一些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也能吸引人。
她可以做中介,然后两边挣钱。
做导游不吃“回扣”咋暴富。
不过她也不会太黑心,强买强卖是不会干的。
顶多多忽悠几句,反正如今的外国人有钱。
就跟几十年后去外国旅游的国人一样。
她还考虑,等挣了第一桶金再买个相机。
专门给那些老外拍照。
别的不说,拍照技术这块她完胜很多师傅。
她可以自拍小达人。
这么多年的全家福都是在她的指导下完成的,每次都不一样,却同样好看。
不过这也是先想想,买照相机可是需要不少钱呢。
白淑华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用来做计划。
至于填写内容,先从各种书里摘抄,然后就是实地考察。
甚至去找老人听听故事。
之后的每天晚上,她都会抽出半个小时来做这件事。
白淑华将它当做一种游戏,属于课后放松那种,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笔记本厚度肉眼可见的增加着。
这时候又接到了齐老师的通知,她居然进入决赛了。
惊喜来的好突然。
大半个月过去了,一点信没有,她已经不抱希望了,没想到真进前二十了,也算完成了她的初步预定目标。
其实不只她惊讶+惊喜,就连齐老师也是。
前二十里头可就白淑华一个大一的,给她长脸了。
这次通知仍然是很急,三天后进行决赛。
不过白淑华也没啥需要准备的。
因为是现场出题,她也不知道会抽到什么题目,自然无从下手。
仍然是北师大,不过教室变了,这次更像一个大会议室。
仍然是需要抽号的。
白淑华这次是五号,仍然是前后不靠,很是不错。
每位选手现场抽题,十分钟准备时间,五分钟演讲时间。
这次没有老师当场询问问题。
除了第一名选手有空白的十分钟,其他的选手的十分钟就包括前面那位选手演讲的五分钟。
要是前面的选手不够五分钟,他可以要求延时间的。
旁边辅助工作的工作人员和俩学生都拿着表呢。
不过也不会太精确,分毫不差不可能,就大差不差吧。
不过也没人计较这个,很多选手连表都没有,自然也不知道时间够不够。
白淑华有手表,但也没看,因为会加重紧张。
而且就是差一分两分的,真要理论么,到时候赢了也是输了。
很快就轮到了白淑华抽考题,她随手抓了个纸团,立马打开,里面是一行英文——inthefuture。
“未来啊…”
这个她太有发言权了,可有些却不能说,那从哪方便入手呢?
有时候选择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白淑华选了未来的英文专业。
自己都觉得有意思起来。
其实是一个小故事,奶奶是77年第一届英文毕业生,毕业后工作优渥,四十年后她疼爱的孙女考大学,在报考专业的时候她就建议报英文专业。
谁知道孙女却说如今的英文专业就是天坑,没人愿意报考。
因为科技发达,有了即时翻译器。
而且如今华国国力强盛,汉语才是世界上说的人数最多的。
随后孙女报考了汉语言文学。
白淑华将故事稍微细化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在心里快速的过了两遍。
“五号。”
轮到她进入会议室了。
白淑华不管心里多抖,腿还有点软,身板却是拔得直直的,脸上丝毫不露。
“各位上午上午好,我是五号白淑华,来自京大英文系……各位老师,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白淑华鞠了个躬就退场了,在退场的时候故意放慢了脚步,就听到了老师之间的窃窃私语。
“真希望几十年后英语不再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