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元及第,多么荣耀风光,不说绝后,肯定空前。
    一时间,容景心潮澎湃。
    *
    上午祭祀完祖先后,下午容景去了一趟国子监。顾祭酒和王典籍等人见到容景,脸都笑烂了。
    这次会试他们国子监出了个会元,还有个第二名。
    他们终于打破国子监的诅咒了。两人亲切的将容景迎进来,又让国子监的所有学子都过来。
    “容景,你同他们说说怎么读书,顺便鼓励一下他们。”顾祭酒的一脸褶子都要笑开花了。
    容景思虑一番,将这次会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心得讲了一遍,完全没有藏私。不少学子诸如戴西、李亭等认真之辈听的不断鼓掌。国子监的夫子更是惊叹不已,他们没想到,容景小小年纪,看待问题居然如此深入,功底也异常深厚。
    当晚,顾祭酒亲自套腰包,宴请容景。本来他们还打算一并宴请罗鸣的,但罗鸣被拘着在家里看书不能出来,所以只有容景一人。王典籍,其余夫子和戴西、李亭等在国子监与容景要好的人都来了。顾祭酒太过高兴,喝醉了,拉着容景的手不断的说着感谢。
    他们国子监,终于也扬眉吐气一回了。
    *
    容景深夜离开国子监的时候,谢骞、乌志、方薇三人才终于获得进宫面见皇帝的机会。
    皇帝本来不想见他们的,因为他的暗卫已经向他汇报了今日放榜时贡院外发生的一举一动。皇帝没想到,这三人居然脑残到了当众质疑会试榜文的地步。自己是什么水准的草包自己不明白吗?
    担心他们在皇宫外闹起来,皇帝让他们等了一日,精疲力尽,这才召他们进来。
    “说吧,你们所为何事?”皇帝心累的说道。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莽撞的乌志开口道,“陛下,会试榜文出来了,我们并不在榜上。”
    皇帝冷笑一声,“所以呢。”
    方薇盈盈一拜,“所以昭阳公主殿下并没有按陛下的要求,给我们将试卷的不足处补上。还有,容景和陈殊这些提前知道考题的人也没受到处罚,反而夺得会元和第三。”
    听方薇婉若黄鹂的嗓音娓娓道来,带着无比的委屈和含蓄,看着烛光下她美若天仙的脸庞。皇帝觉得有些倒胃口。
    蠢,太蠢了。又蠢又自以为是。
    “你们把朕当成傻子吗?容景是那算学书的编者,陈殊也是在太常寺家常年熏陶。他们提出这些问题理所应当。难不成你们以为人人都像你们这般,无知且无畏。”这话他说的有些重了,方薇闻言似乎受到了极大伤害一般,不可置信的后退两步,目光莹莹的看着他。
    若是在以前,皇帝只觉得她梨花带雨,格外柔弱可怜,只恨不得搂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但是现在,他只觉得烦。
    偏谢骞还一把扶起方薇,口中各种温言安慰。皇帝看的鬼火直冒,但自考虑到方薇到底还不是自己的妃子,只能忍着。
    等谢骞将方薇安抚完毕,方才对皇帝道,“陛下,不管怎么说,您已经答应了我们。现在结果与您的承诺不一样。君无戏言,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说法。”
    皇帝目光阴沉,“你想要个什么说法?”
    谢骞咬牙,“要么换榜,将我们三人的名字加上。”
    皇帝气笑了,“朕还没这么大的本事。”
    也没这么蠢,冒着得罪天下读书人的风险扶你们三个草包上位。
    谢骞又道,“那就处罚昭阳公主。她连您的命令都不听,显然不将你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谢骞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怒吼,“哪里来的歹毒之辈,居然离间本宫和父皇的感情。”
    随后一道绯红的宫装身影大步踏入,正是祁叡。
    今日一早,他就被云贵妃宣进宫。云显昨日离开公主府后,第一时间跑到云贵妃那里告状,边说边哭,听得云贵妃心乱如麻。
    祁叡只好不断解释,又是动之以情,又是晓之以理,列了上百条理由证明他选择容景做驸马有百利而无一害。
    “明焉心悦儿臣,儿臣也被他感动。”
    “明焉默默为儿臣付出,没有他就没有今日的儿臣。”
    “明焉和儿臣都是容貌绝伦之人。”
    一开始还是些看似正常的理由,到了后面就慢慢变得离谱起来。
    “明焉喜欢动物,母妃这里的猫儿一定也喜欢他。母妃不是说有时候抱不到猫儿吗,可以让明焉帮忙啊。”
    “明焉对女子着装与化妆颇有心得,以后可以与母妃经常切磋。你们一定不会有婆媳矛盾。”
    云贵妃默默腹诽,容景是男子,是男子!和自己怎么可能有婆媳矛盾?自家儿子这是欢喜过头说胡话了。
    终于,祁叡说了一大堆,总结道,“所以,除了明焉,儿臣还能嫁谁?没人!难道母妃忍心看儿子打光棍吗?”
    云贵妃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微笑着点头并祝福他们呗 。
    她长长的叹了口气,算了,自从祁叡决定以公主身份夺取龙椅的那天起,就注定有这么一天。祁叡说得对,与其是别人,不如是容景。
    至少容景有不世之才,而且爱祁叡爱的深沉。
    “本宫也添点东西吧。”云贵妃道,她让梅香带着祁叡去库房挑选,作为送给容景这个女婿,不,媳妇,不,儿婿的见面礼。
    祁叡好一阵挑挑选选,然后又在宫里与云贵妃一起用了午膳。正准备离开就听到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