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言情文里考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府试(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样吧, 我们趁着这段时间,写一篇策论, 题目自己拟定, 字数五百。然后互相评阅批改、指出缺点,如何?”容景说,反正现在没事做。

    另外三人一听, 自然同意。

    “可是我们没有纸笔。”甘霖道。

    “我有!”容景从书包里拿出一叠纸分给每个人。

    “还有笔墨……”罗鸣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容景又拿出几根黑漆漆的东西。

    “这是炭笔。不用磨墨很方便。”容景介绍道, 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 穿越过来后虽然已经适应了毛笔写作。但她依然觉得不方便而且效率低下。她又没法制作出铅笔钢笔, 只得去找了些完好的木炭,磨出炭笔。

    “平日里有什么想法, 就用这炭笔先记录下来。因为灵感稍纵即逝。”容景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因她低着脑袋,并没有看到另外三人惊奇的眼神。

    虽然同为才子,但罗鸣、陶乐、甘霖能很明显感受到容景和他们不同。并不是说容景长得比他们好看, 年龄比他们小。而是一种他们也无法描述的独特气质。

    现在,他们明白了。容景并非那种循规蹈矩的读书人, 不像其他学子, 读书之前要沐浴更衣、端坐磨墨。容景为了学习, 不在意环境,也不拘泥于方式。她只专注目标, 整个人散发着真诚而自然的光彩,这是他们在其他人身上从没见过的。

    虽然今天乌云蔽日, 但他们觉得眼前的容景浑身都在发光, 就像太阳一样。

    短暂的错愕后, 他们也纷纷学着容景的样子, 开始写字。他们都是初次用炭笔写作,字迹歪歪斜斜不说,还沾了一手的炭粉。罗鸣和甘霖作为讲究的富家公子很是嫌弃,想要洗手,容景却说不用纠结这些细节。渐渐的,他们也就习惯了。

    过了一阵,每人都写好了,于是互相交换评阅。这种方式对他们来说很新奇。

    容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习惯和思路,也有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看不出来。很多时候,我们的授业老师也看不出来。因为我们承接于他们。所以互相交换,取长补短。”

    甘霖也点点头,“小容说的不错,这就是博学多才。就好比品鉴姑娘,环肥燕瘦,各色的美人都要看看,不能拘泥于一类……”

    容景眼见他又想歪了,连忙拿起他做的策论,“雨水兄,我觉得你这篇文章有几个问题……”

    林霄,郭辉,甘泉一行人从府衙出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番景象。以四大才子为中心,零零散散的围了些考生。四大才子在讨论,其他考生在听讲。

    甘泉刚要出声叫他们,就见林霄对他做了个手势,“甘大人,稍安勿躁,我们近前去听听他们在讲什么。”

    甘泉点点头,其他人都很好奇,于是放轻了脚步,朝容景等人走去,四大才子们的说话声渐渐飘到他们耳朵里。

    “容明焉,你不觉得你行文太粗糙了吗,很多地方不流畅,用词也晦涩生硬。”罗鸣道。

    “冲天兄说的对,确实是这样。”容景坦然承认,虽然她凭借着前世的学识与科学的学习方法,仅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冲到了府试,而且成绩还不错。但她也明白,自己底蕴不足,无法同罗鸣这种从小就接受四书五经熏陶的学子相比。

    “算你懂道理。”罗鸣哼了一声,“那你来说说,我的文章有什么问题。”

    “你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立论,不光是你,雨水兄也是论证的问题。”容景说。

    不远处,几位暗中观察的大人一下子来了兴趣。

    “本官也观摩过几次科考,那些学子们无一不是表面上恭维彼此各自谦虚,实则背地里藏私。他们这样的,本官还是头一次见。”郭辉说。

    “不错,甘霖给我的信里也说到,书院的同窗们勾心斗角,大家都夸他,没人给他指出问题。”甘泉也道。

    “呵呵,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因为容美男这丑孩子在,整个巴府的学风都有所改变。”林霄洋洋得意。

    另外几人其实也听说过不少关于容景的事,知道他无私分享帮助别人,但今天亲眼见到依然觉得震撼。

    毫不藏私的给竞争对手指出问题,这样的学子他们还是头回见到。

    胸襟气度是很了不起,但是……

    “可那容景如此年轻,而且细看之下根基略显不足,他真能指出另外三人的问题吗。”郭辉问出了众人心中所想。

    “听听就知道了,容美男这孩子虽丑,但还算有两把刷子。”林霄脸上的笑容更深。

    郭辉和甘泉好奇的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在心中想,这容景明明长得非常俊俏可爱,为什么林霄要叫他丑孩子,或是阴阳怪气的叫他容美男?

    据传言,林霄和容景的曾祖父容颐有大仇。林霄这样叫容景让他难堪可以理解。但林霄又多次出面维护容景,真是太分裂了。

    难道,因为容景才学过于杰出,以至于爱才心切的林霄一次次的忽视了他容颐曾孙的身份……

    正在两人思虑间,就听容景的声音不疾不徐的响起,“先说雨水兄的论,你的问题比较明显。其一,很多时候你述而不论。因为你以《春秋》为本经,《春秋》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件,所以很多时候你只写了这些事,却没有论述。其二,你所引用多为《左传》,对另外两传毫无涉及。如果我是主考官,就会觉得你于《春秋》并没有全面深入……”

    “说的不错,甘霖就是这个毛病。”甘泉颔首道。其实他也隐约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