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言情文里考科举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0章 府试(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衙役在府衙当差这么多年, 哪里见过此等场景。看着面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还有他身后那群高矮不一年龄各不相同, 满脸书生意气的学子们, 衙役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脑袋,“府衙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喧哗。”

    贺山长上前几步, 拱手道,“这位大哥, 我想请问那容景到底犯了何事, 要被打入大狱。”

    “有人指证他杀人。”

    “那请问证据是否确凿, 官府是否下了判决。”贺山长继续问。

    “这就不清楚了。”衙役道。

    “那就是没有,既然没有的话, 怎么能将他押入牢狱。”

    衙役耸耸肩,“我一个小喽罗真不清楚,你们还是去问那些大人吧。府同知朱大人目前在管刑事案件。”

    “可是你说朱大人不是出去了吗,我们到哪里去找他?”陆洋急道。

    “那就只能等他回来。”衙役觉得心累不已。

    另一方面, 贺山长和陆洋、陈宇、刘杰以及崇明社学的一众学子也无可奈何,双方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 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与此同时, 容景在官差的带领下, 顺从的走进了府衙大狱。她没有反抗,因为她知道反抗无效, 且刀剑无眼,若是受了伤或是丢了性命, 梁茵他们只怕大牙都要笑掉。

    因此她神色太过平静, 官差不由得啧啧称奇道, “容景, 你就没什么想说的吗?”

    “没有。”容景歪嘴一笑,“我没有杀人,也没有被判刑,但却被你们带了进来。我相信真相总会水落石出,某些人终将被追责。”

    看着她冰冷的眼神,官差只觉得脊背发凉,语气不由自主软了三分,连称呼也变得客气起来,“容小公子,你也别怪我们,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关于容景和知府梁茵的恩恩怨怨,他们也听了不少。虽然他们是府衙的官差,听命于知府大人,但据说这容景手段了得,他们也不想平白得罪。

    容景也当然知道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梁茵,她板着一张脸,“到底是奉命行事,还是想在你家大人面前好好表现,就看你们怎么做了。”

    官差们对视一眼,然后将容景带到了一间干净整洁的单人牢房,石板做成的床上还铺着干净的稻草。

    “你先休息一会儿吧,容小公子。”他们道。

    容景点点头,“多谢,你们的这份好意,我会记住的。”

    有祁叡在,容景知道自己肯定会获救,但她还是担心在牢房里遇到什么意料之外的事。特别是,如果将她关在一群穷凶恶极的男性罪犯中,那可就惨了……

    幸好这些官差还算讲道理,本性也不坏,没有故意为难她。等出去之后,容景准备给他们每人封个大红包。

    府衙之外,贺山长率领的崇明社学学子和衙役依旧对峙。贺山长和学生们都是读书人,所以希望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来打动对方。

    “你们这样做,完全罔顾大雍王朝的律法。是不是说谁杀了人,官府就能把他投进大狱,这也太草率了,太儿戏了!”

    面对这群读书人,衙役们不好动手驱赶,也说不过他们。只好不断重复一句话,这是上面的安排,让他们去找府同知朱大人。

    但府同知朱大人又不在府城,贺山长他们自然不能去找,否则便让容景一个人待在狱中,后果难料。

    于是,双方就这样陷入死循环,一轮又一轮。僵持了一段时间后,忽然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又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赶来。

    随着脚步声,一道道高呼响起,“简宁县学子联名,要求释放容景!”

    贺山长和崇明社学的学子们抬头一看,只见简宁县县学的教谕孙先生,带着一众学子,匆匆跑来。

    “容景是我们简宁县读书人的骄傲和榜样,在没有查清事情真相之前,请你们放了他。”孙先生道。

    林霄将容景入狱的事告诉了潘峰之后,潘峰马上赶到简宁县,做了番动员。潘峰原本以为,要颇费些功夫,才能说服这些学子去府城给容景造势。但没想到,他刚一讲完,不少人就纷纷踊跃响应。

    原因无他,在县试的时候,容景又是提出按老弱病残安排号舍,又是提议让县衙准备棉衣,很多考生因此受到惠及,对容景感恩戴德。他们自然要为容景讨个公道。

    况且,一个人不好出头,但人多了,法不责众,再加上他们确实不会做过激的事,仅仅要求释放容景。安全的很。

    所以很快,几十个学子聚集在一起,由孙先生带着,往巴府府城而去。

    见到这个场景,衙役更是惊呆了,为入狱的人奔走、要求释放的情形他们见多了,但从未见过如此声势浩大的。而且以往那些奔走的人都是牢狱中人的亲朋好友。

    但这些人中,很多甚至都没和容景说过一句话……

    一时间,他们压力激增,只得硬着头皮不停重复说这是府衙大人的意思,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

    “是哪位大人的意思,还没定罪前就将容景抓起来。”

    “对呀,那位大人是谁,能做出如此荒唐之举,出来让我等好生观摩学习。”

    崇明社学的学生和简宁县的学子你一言我一语,声讨声此起彼伏,府衙内的府同知朱大人终于坐不住了,缓缓走了出来。

    “何人在此喧哗!”他大怒道、

    衙役连忙朝他行礼,口称朱大人,众学子见了,纷纷阴阳怪气嚷嚷道。

    “府同知朱大人不是在其他县吗,怎么会出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