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到溪岗里路口边, 容景便看见了殷切等待她的父亲和两个姐姐。
容泽将容景扶下驴车,同张大柱道谢。容婷和容娟则帮着将驴车上的年货扛回家中。
这一年多, 容家翻修了祖坟。又盖了几间新瓦房, 正门也修葺了一番,门口两个“智德乡贤”和“义德乡贤”的牌坊颇为醒目,每次人们路过都要停留观看几秒, 同时告诉自家小孩要向容景学习。
容景跟着父亲和两个姐姐进门。进门的正院除了鸡鸭棚子和菜园,还散落着几根小板凳。自从她去崇明社学读书之后, 容泽清闲了不少, 于是开始免费教里中的孩子识字。里中民户自然开心不已, 容泽虽然没有功名,但却是大儒容颐的后人。而且, 他还教出了容景这么优秀的儿子。
于是,不少孩童来到容家,容家也变得热闹起来。家长们见容泽不收学费便时不时的给他一些肉、菜、鸡蛋,或是帮他们做点力气活。这样一来, 不光是容泽,就连容婷和容娟的事情也少了。
直到容泽知道容景又开始写话本了, 怕耽误她学习, 便接过了这个差事。
所以现在容家的日常便是, 容泽隔日教孩童们识字,其余时间写《重生之升官记》。而容婷和容娟只用照顾饲养蘑菇。因着生活质量提升, 吃得好穿的暖,加之不再操劳, 容泽年轻了不少, 脸色也红润起来。容婷和容娟更是肉眼可见的变得白皙水灵, 成了十里八乡著名的美人。
穿过前院, 来到堂屋。堂屋的桌子上摆满了各色的年货,是崇明社学的家长托肖老三带回来的。三只猫咪此刻正围着一条熏鱼啃的津津有味,嘴里还发出喵呜喵呜的声音,狗儿们也想吃,但奈何跳不上桌,只能在桌下急的嗷嗷叫。
容娟见状连忙拿起一根扫帚朝猫咪们挥过去,“黑煤球,胖橘子,小梨花,又偷吃!”
三只猫咪明显是惯犯,而且知道容娟不会真的打它们,不仅没跑开,反而吃的更起劲了。
其中的狸花猫抬起脑袋,然后看到了正对它们搓手的容景。
“喵!”狸花猫吓得连忙吐掉嘴里的鱼,一下子跳到房梁上。另外两只猫咪也发现容景这个讨厌的人类回来了,也顾不得吃鱼,赶紧四下逃窜跑了。
容景气的直跺脚。容婷好笑的看着她,将熏鱼的刺剔除,扔给地下望眼欲穿的狗子。容娟则骂骂咧咧的开始收拾。
容泽慈祥的看着孩子们,道,“景儿啊,等到开年了,给你的同学们也带点东西,不能光让他们破费啊。”
容景闻言,对容泽越发敬佩。正直善良,从不占人便宜,这就是容家的家风。“我明白的,我心中有数。到时候给他们每人带几斤干菌子去。”
现在有了张家和肖家帮忙,菌子的产量非常可观,拿出上百斤送人,容景一点也不心疼。不过,她却希望能进一步发展,不是提高产量,而是扩展品种。
一想到在崇明社学和昭阳公主道别的时候,公主说会给她一些珍贵的菌子,让她试着种出来。
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她再也没收到昭阳公主的消息。她很是挂念昭阳公主……的菌子!
容婷和容娟将学生家长送的年货收好,一家人吃了顿丰盛的晚宴。第二日,容家又举办了隆重的宴席,宴请溪岗里的居民们,庆祝容景当选锦州的智德乡贤和义德乡贤。虽然这是几个月之前的事了,但容景一直忙于功课,很多时候休沐也没有回家,而是去找林霄了,所以这宴席到现在才举办。
不光是溪岗里,周边的一些里也来了不少人。他们纷纷庆贺容景年少有为,场面热闹极了。
在宴席上,容景认识了两个开年后也要参加县试的学子。溪岗里的李丹,之前一直跟着外出做生意的爹娘在别的地方,因着考试必须返回原籍,前不久才回来。还有大井里的姚升。两人都是十五六岁。
“我们这里三个人,再寻够两人。便可以互相结保了。”李丹道。县试需要五名考生相互担保,承诺不得有作弊行为。
“我的书院中找不到人。只能拜托二位了。”容景道,崇明社学中的简宁县学子少,今年参加科考的只有容景一人。以前还有赵光。不过赵光已经不在了……
“没问题,我们书院都是简宁县的人。”姚升道。
“记得找品行端正的。”容景叮嘱道,万一找个心术不正的在考场上作弊,他们也会承担连带责任。
“这是自然!”姚升道,科考选择同伴至关重要,他必须好生考察。“另外,我还能找到给我们作保的廪生。不过他要收一两银子。”
除了五人互保,每位考生还需要一位廪生给他们作保。林静也是廪生,只可惜不是简宁县的,所以容景无法让他作保。
“没关系。按规矩来,给钱就给钱。”容景道,廪生作保收钱也是科考场上的潜规则,毕竟他们也要承担万一考生作弊而自己被连累的风险。
确定了互保和作保的事,容景又和李丹和姚升聊了聊县试的其他事宜,并约定等开年了一起去县衙看公告。
宴席结束,容景回到家中,彻底放松了几天,又开始了刻苦攻书的生活。因着林霄不在,她有问题会先和容泽探讨,容泽若是能解答自然最好,若是不能,她便记录下来,待开年去找林霄。
容泽除了辅助容景学习外,主要的精力都是在帮容景接着写话本《重生之升官记》,这本书和《小神仙功德积累簿》一样,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茶社改编的评书也是场场爆满。每次容景去给吴四送稿子的时候,吴四都笑的比菊花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