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十年代生活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2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看完烟花心情不错, 确实是赚到了。

    小朋友反应慢半拍,烟花放了几分钟, 才反应过来该“手舞足蹈”,厚厚的衣服限制了小朋友的动?作?,不然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举高高了,但是是被爸爸举高高看烟花。

    看完烟花还不能立刻去逛夜市,夜市场景仍然在拍,拍完才能吃。

    能不能一条拍完不好说, 金春慧早有?准备,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一个纸袋。

    纸袋里装的是饼干,不是部?队里当粮食的饼干, 是家凝送她的夹心饼干,特别好吃,她爱吃,年年也爱吃。

    在严劭眼里,无论是否夹心, 都是饼干, 味道?差不多?。

    不管爸爸喜不喜欢,母女俩挺喜欢的,一人一块小饼干,给爸爸三块。

    母女俩吃完一块饼干, 金春慧对女儿说:“一个小时后还不能开饭就再吃块饼干, 年年肚子饿不饿?”

    年年表示吃过饼干不饿了。

    金春慧又从另外一个口袋掏出一瓶牛奶, 她这件棉袄什么都能塞口袋里,虽说口袋不算暖和?, 但也没到冰凉的程度,不会让牛奶出现冰镇效果。

    她把牛奶递给丈夫, 让丈夫打开。

    她问丈夫要不要喝,要喝的话他赶紧灌一大口,剩下的她们?母女俩解决。

    严劭摇头说不要,打算留着肚子晚点吃馄饨。

    他不喝,金春慧就跟女儿一起喝半瓶,喝了半瓶,把牛奶瓶和?瓶盖交给爸爸,让爸爸拧严实,她再放到口袋里。

    差不多?晚上七点钟,夜市终于拍完,金春慧问了副导,确定能让他们?吃东西了,严劭很快去拿绑在自行车上的包袱

    包袱打开,里头全?是自家人的吃饭用具,筷子、勺子、饭盒、搪瓷缸子。

    严劭知道?今晚夜市大概有?什么小吃,第一个奔的就是馄饨摊子。

    剧组里还真有?会包馄饨的能人,是小馄饨!

    严劭还就爱吃小馄饨了,大馄饨不爱吃,感觉大馄饨肉馅味道?干巴,没猪肉饺子好吃。

    爸爸拿着搪瓷缸子等馄饨,妈妈带着女儿去拿烤红薯,红薯已经烤好了,她们?直接挑就行,挑好红薯,金春慧带着女儿去等炸年糕。

    严劭的馄饨好了,找到之前待着的地方,等媳妇闺女回来。

    金春慧没有?一口气拿了许多?吃的,只拿了烤红薯和?年糕。

    “年糕快趁热吃,你两片,我跟年年吃一片。”因着自带餐具,金春慧没要竹签子。

    严劭吃炸年糕:“熟悉的酱味。”

    “番茄酱能不熟悉吗?年糕炸得稍微有?点硬,不过也挺香的。”金春慧吃了一口给年年吃,年年咬年糕咬得可费劲了,成功咬了一口后,跟妈妈说要吃红薯。

    “好,等妈妈剥个口子出来,这红薯不知道?有?没有?烤熟透了。”红薯剥开,一股焦焦的香甜味散发出来。

    母女俩用勺子挖烤红薯吃,严劭开始吃馄饨。

    “卖馄饨的人指定是从馄饨世家出来的,馄饨好吃。”馄饨得到他的好评。

    金春慧听了丈夫的话,不由好奇起来:“让我尝尝味道?。”

    “我拿着搪瓷缸子,你直接吃。”严劭把搪瓷缸子端到金春慧面前。

    一家人在外面吃饭,没有?桌子,吃汤类就不太方便,幸好天气寒冷,馄饨从出锅到现在,已经不是很烫嘴了。

    金春慧尝过以后同样被馄饨的口感惊艳了:“家里指定有?人在卖馄饨,好吃,我想?喝口汤,我自己捧着。”

    她喝了两口馄饨汤,问年年要不要吃馄饨。

    年年正用小勺子挖红薯吃,妈妈问她,她就说要,张开嘴巴等妈妈喂。

    金春慧舀了个小馄饨喂女儿,馄饨不是很烫了,小朋友能入嘴。

    年年吃了一个又要一个,金春慧给女儿喂了三个,就把搪瓷缸子交给丈夫,给他吃。

    一家人分吃了三样食物,吃完继续去夜市找吃的。

    金春慧正在等煎饺,站身后的丈夫不知道?怎么的,站她身侧去了,不是肩并肩的站法,他的站姿好似要挡住她的视线,不让她看他的身后。

    本来还没注意到,丈夫这一弄,金春慧就觉着丈夫背后应该有?主演。

    果然没错!拍年夜饭场景的演员结束拍摄,来夜市吃东西了。

    丈夫没说话,金春慧懂他的意思,不看了,又不是只有?夜市能看到他们?。

    妈妈不看,年年看,年年看见?演电视的人了,怕被发现,拿爸爸当掩护,露出小脑袋去看一行人。

    正当严劭要伸手将女儿小脑袋别回来的时候,金春慧抓住了丈夫的手,。

    原先?她看出丈夫的意图,拦住丈夫,后来干脆就和?丈夫牵着手了。

    都牵手了,严劭不再挡着她的视线,爸爸挪了位置,年年也跟着爸爸挪位置,依旧是顾腚不顾头的躲法。

    以为只露出个小脑袋就不会有?人发现她。

    后面一家人吃东西,就在摊子边吃完,吃完去下一个摊子。

    逛一圈,吃饱了,临走前,严劭还打了半缸子馄饨。

    回家路上,金春慧推自行车,严劭拿搪瓷缸子,年年站妈妈旁边,一家人走着回去。

    回到家里,严劭可要算账了:“年年不学你的好,净学你的坏。”

    小小年纪就开始“好色”了。

    “我不坏,爸爸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