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表姑娘她不想高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3章

    济州浮云山风景秀丽, 虽比不上大佛寺的巍然?壮阔,但别有一番雅韵。此山原为野山,后有个贵公?子看?破红尘, 一心向佛,便捐了点钱在山上修筑寺庙,起初人烟稀少,收的都是行脚和尚,或者是半路出?家, 回头是岸的,随着规模扩大, 收僧人的要求也严苛起来。

    位于半山腰的浮云寺, 约莫有六七十个和尚,但毕竟起源太过随心所欲,没有佛教根基,故而济州城的百姓不大信他, 来烧香的人就少。

    冬日山道, 竟是些枯黄杂草, 显而易见, 这寺庙过于冷清了。

    卢辰钊瞧出?来,却没点破, 一路注意李幼白的手, 生怕她不小心栽倒, 遂亦步亦趋跟在她身后, 亏得山不高, 很快抵达寺门。

    朱红庙门敞开, 两个洒扫的小僧弥远远看?见来人,双手合十做礼, 随后便又拖着扫帚去往别处,地上到处都是黄叶子,他们?却也不急,东一扫帚,西一扫帚的磨洋工般。

    卢辰钊皱眉,暗道这寺没规矩。

    但他今日出?来,并非为了求佛祖庇佑学业,故而也不在意这些表面?光景。他是觉得昨夜伤了李幼白的心,惹她难受,想着今日为她排解一番,至少叫她明白,凭着一番好成绩,也能闯出?好天地,不必非得攀高门,嫁贵人,走?捷径。

    “除夕时,京里传来信,道今年?秋闱主考官为刘鸿光刘大人,由他出?任齐州学政。”

    先前只是传言,如今彻底落实?,李幼白暗自欢喜了下,当初去卢家家学上课,有一部分原因便是为着刘学政。

    卢辰钊见她提起兴致,便继续说道:“诸葛老?先生跟刘鸿光大人素有交情,且交情不浅,两人做官时都在门下省,经常打交道,现下也是常联系的。你学问好,诸葛老?先生每每提及甚是欣慰,到时秋闱后,若你的成绩拔尖,诸葛先生定会向刘鸿光大人举荐你入国子监。”

    他知道李幼白的心愿,进?国子监,入朝当官。

    “凭他们?两人的关系,刘大人不会推辞。待你进?了国子监,便是半只脚迈入官场,只消好好听课,将每一场考试都考的无可挑剔,日后会试自然?也不成问题。

    到时同进?士出?身,进?士出?身,乃至进?士及第,于你而言都有可能。所以不只是....”

    “嫁高门才有出?路”后面?几个字生生咽了下去,卢辰钊想,他既是来开导的,便不能再刺激她,省的事倍功半。

    李幼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福了一礼道:“多谢卢世子告知,我必全力以赴,不叫先生失望。”

    卢辰钊唇角抽了下,很是满意自己的体贴明智。她很聪明,仔细想想便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早些放弃攀高枝的念头,也能专心致志应对考试,不枉教化一场。

    如此,卢辰钊的心里轻松起来,脚步也变得轻快如飞。

    李幼白领着他来到大雄宝殿,匾额上的字是当年?贵公?子所题,历经几十载,中途多次描漆绘金,但也能看?出?时日久远,那是块上品楠木,已然?裂开缝隙。

    “卢世子不是要求学业吗,怎写的是和睦团圆,安乐康健?”李幼白歪头看?他写的字,纳闷道。

    卢辰钊抬眼,将功德簿翻了页纸,合上,随后走?到功德箱前,投了几粒碎银子。

    李幼白见状,解释:“心诚则灵,其实?不用那么多的。”

    她知道浮云寺的香火不旺,来此烧香的人大都塞几个铜板充数,像卢辰钊这种一下投几粒银子的一年?到头碰不到几个。

    “这庙远不如大佛寺壮观,卢世子怎想起来在济州求佛?”

    她方才问的卢辰钊尚且没答,此时又问,便见那人敛起神色,面?上肃重起来。

    当李幼白觉得他不会回答自己时,卢辰钊忽然?悠悠开口,虽面?朝掉漆的佛像,但话?是说给她听的。

    “祖父祖母在世时,我还小,常去他们?院里玩耍,便见着父亲和几个叔叔跪在小佛堂中,我以为他们?犯了什么大错,便趁着众人不注意,躲到佛堂供案下,将布挡住自己。

    祖父进?去后,他们?便依次认错,但到了父亲,他迟迟没有开口。祖父愠怒,拿戒尺抽他掌心,我听得胆战心惊,而父亲所执着,无非想要去京城赴考,与他同窗好友比出?上下,父亲过了乡试,却被祖父摁在齐州。

    直到几位叔叔离开佛堂,父亲还跪在那里,我不敢爬出?来,在供案下面?睡着了,翌日醒来时,发现父亲走?了,再看?见他,他已经平静地接受祖父安排,做了个闲散官职,再没提入京的事。”

    他讲的和缓如水,李幼白瞬间懂了他的意思,之前去镇国公?府时,兄长便说过公?府事宜,比起功名利禄,能安稳活着更重要。

    所以卢辰钊在功德簿上写的不是学业,而是和睦团圆,安乐康健。

    但看?他神情怏怏,并不高兴,加之他又用镇国公?的例子引起话?术,李幼白猜测,他跟当年?的国公?爷一样,内心都想去京城赴考,但碍于某种不可明说的原因,他得留在齐州,做个安稳闲散的世子。之后顺理?成章承继爵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老?国公?爷的旧路。

    她不知该怎么回答,想了会儿,转头面?朝佛像,说道。

    “人之一生,先见自己,再见天地,后见苍生,历经俗事而顿悟出?自我真谛。困与我执,顿于一隅,便只能固步自封,先苦于结果?,而不知己之所求。因果?循环,怨怼痴嗔,无休无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