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欢迎来到无限灾难求生游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 第 49 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发现东北基地更换领导人后, 辛苦前来的张玉良就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说出来,手伸进衣服里面摸索,最终拿出一块被紧密包裹住的小型U盘。

    丧尸老鼠的巢穴是在路上遇见的, 他们还记得当时遇到的位置,接过一张详细地图将地方标了出来。

    时间比较晚了,商谈完后, 曲鹄安排人带着他们去住宿。

    基地里的工作人员面对这些外来者, 除了必要的话就不再开口, 每当对方询问基地相关问题就露出微笑并礼貌道歉,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

    多来几次后,挑染红发的年轻人就变得垂头丧气, 不再一直询问。

    工作人员的态度的确不怎么好,主要是刚结束斗争没多久, 还拥有相当高的戒备心。

    更何况这群人还在不停打听基地和闻老师他们的情况, 谁知道他们有什么打算。

    就是什么都不说。

    手里拿到U盘的曲鹄有点不安, 害怕之前那伙人真的拿异能者做实验研究出有用的结果。

    要是这个U盘里的数据是真实的,又被发送到其余基地, 难保不会有其余的基地继续使用异能者把实验给做下去。

    那群人可真该早点死亡。

    忧患意识颇强的张玉良在办公室里转悠几圈,还是担心无法休息,干脆去找能力强又聪明的小伙伴出主意。

    好不容易摆脱曲鹄各种用来问问题邀请的闻铮:“……”

    到底你是基地管理者, 还是我是基地管理者啊。纵然作为异能者不需要太多的休息时间, 也不用大晚上还找上门来讨论吧。

    新上任的那些管理者找谁不能商量。当时就不应该多嘴,现在天天被缠着讨论问题。

    “闻老师睡了?那我明天再来 ”见屋里没有任何回话,曲鹄面对着爷爷奶奶投来的不赞成目光, 悻悻地离开了。

    呆在房里的闻铮是彻底睡不着了,不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实力更重要。

    抓起一把晶核就继续修炼, 火属性的晶核消耗完了,那些没有属性的普通晶核也能以数量抵质量。

    等到第二天早上,基地的新任管理者都被喊到会议室开会,还包括闻铮和被他从研究所里救出来的名异能者,以及一批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专家。

    曲鹄先说完事情的情况,管理者们都皱眉思考,他们都能想到这件事背后隐藏的问题。

    参与会议的几名年龄偏大科学家则是带着点兴奋,用掩盖不住的激动语气要求先看看那一部分实验成果。

    看见这些研究员的表现,对这些研究专家有些过敏的名异能者本来就坐着距离他们远远的,现在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曾经那些经历造成的心理阴影没有那么容易消散,尤其是看到这种科学家状态的人。

    闻铮从位置上站起来,轻轻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然后换个位置阻挡着双方之间的视线,让他们都看不清彼此。

    那些研究员顿时也收敛了许多,即使对方可能没看见,也露出表达歉意的微笑。

    “不管怎样,我们基地绝不允许再次出现任何活人人体研究,以及非自愿且危险程度高的人体实验。”曲鹄严重强调道。

    唯一可以采取的合法人体实验就是,在多次动物身上实验过能确保安全后,才会进入自愿的人体实验阶段,一如末世前的药品研发。

    说完后,曲鹄拿出那个U盘暂时实验数据,让在场的研究员分析那些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同时,询问闻铮和位异能者,当初在那个罪恶研究所中,他们见到的那些人的大致样貌和特征,以便查到身份。

    关于药物的那些数据,在场的人大部分都不太懂,唯有那些研究员看得十分仔细。

    基地外面的罪恶研究所都烧了,当时追查逃跑的那几个“领导”时,曲鹄还派人去那个研究所的地址看了看。

    早就变成一片废墟,看起来刚烧毁的时候有人去调查过,但近些日子都没有人踏足。

    基地里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所以才请来闻铮和当时的位异能者,看着专业人员根据他们的描述将那些罪魁祸首的面孔给画了出来。

    两方都经过一段时间,那些研究员粗略看完这些数据后,面容就变得严肃起来,后面不停低声讨论,好久过去才暂时告一段落。

    “几位在看完后有什么收获?”曲鹄让大家坐回原位置,继续主持这次的讨论。

    在场的研究员都是曾经由部队救回来的,不过他们都是在基地内的研究所工作,从没参与过拿实验者做实验,更没有想过。

    可他们的科研能力还是不可忽视的,在看完这些实验数据后,虽然不想承认,但他们还是要说:“这个实验数据太少,只能说这个思路有一定的可行性。”

    会议里面陷入一种沉重的氛围中,大家不得不安静地思考,闻铮注意到了一位研究员纠结的表情。

    “那位刘先生,你是不是有什么发现?”闻铮看了眼对方身上的标牌,开口问道。

    “啊?”刘研究员主动开口应了一句,紧接着发现自己接收到在场所有人目光的注视。

    他有些不安地扶住桌子,仿佛那样就可以给自己支撑,才告知大家他所思考的内容。

    “这个研究记录的习惯,很像有本科时期的一位师兄。”不等大家询问,他继续说道,“我这位师兄后来考上秦松原院士的硕博连读。”

    “是秦老的学生?你确定吗?”旁边的研究员深吸了一口气,其余人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