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真小道童开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五章 颍川来人(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逼回长安的州牧。

    上一个,是他之前还看不起,想要让公孙瓒效仿之人,韩馥!

    老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

    刘备便是如此,正是如此,本来按照刘虞的计划,刘备将会在夏收,也就是七月之后,率兵北上,威胁公孙瓒。

    而后刘虞趁其不备,突袭背刺。

    可谁知道,公孙瓒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直接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将刘虞斩落马下!

    当然了,“斩落马下”只是个形容词,不过也差不多,这种情况,大致便相当于大汉版本的“社死”了。

    以后哪怕回到长安,依然会是他一生的污点。

    这点,相信韩馥都要比他强上不少。

    毕竟人家韩馥虽然被袁绍威胁,这才交接给刘备。

    可怎么说,人家也是奉了人家长安的诏书。

    属于半奉命交接,这还说的过去。

    刘虞就比较惨了,他是直接被公孙瓒给暴力拉下马的……

    丘志清在晋阳,接待了这位被押送来并州,却是家眷齐全的前幽州牧。

    刘虞穿着,怎么说呢?

    还是一如既往的朴素,倒是他的那些女眷,看起来挺有钱的样子,一个个的穿金戴银的,其实这也是正常情况。

    毕竟这个年代,女子还是比较有地位的。

    嫁过来的时候,从自家带过来的嫁妆,都归自己所有。

    刘虞穷,和她们又没有多大关系。

    反正刘虞总不可能动她们的嫁妆便是了。

    被撸了的刘虞,倒是挺开朗的,丘志清让他干脆在并州教书算了。

    免得回到长安难堪,而他却以子孙后辈,皆在长安为由。

    坚持要回到长安,丘志清知道,他这也是去向刘协请罪吧。

    毕竟受封幽州牧,非但没能牧守一方,反倒是被自家手下给拉下马。

    这不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想来,对于自己回到长安后的遭遇,他估计心里有了计较了。

    前途是没了,混个闲职,还是可以的。

    将刘虞这位幽州牧礼送出境的公孙瓒,自然不会消停。

    对于刘备的老六行为,他不会坐视不理,加之之前,刘备与袁绍的矛盾,他们这个圈子里的人,有谁不知道这件事。

    于是公孙瓒,便与之前有过亲密合作的袁绍,重新建立了联系……

    大家都在谋划之时,一位书生,却是走在上党前往晋阳的路上。

    一路之上,上党的风景,和太原的风景又大不一样。

    而今已是中秋世界,连绵的麦浪,已然不见了踪影。

    剩下的,只有晾晒的秸秆,和满脸带笑,一边聊天,一边在麦田中,弯腰埋着大豆种子的乡民们。

    可以看得出,他们的眼里有光!

    霜叶满路,层林尽染,这是山道之中的场景。

    自打从河内,进入并州之时,便见识过这巍峨太行的风景。

    那时候,随他们一起的,还有成队成队的流民,可自从进入河内郡之后,便被那边新任的郡守张显给安置妥当了。

    听闻这位新任的郡守,并非朝廷任命。

    而是由并州牧,派兵护送上任。

    都说并州牧目无朝廷,可在书生看来。

    这是并州牧打算南下洛阳前的打算,只有占领了河内郡,才能打开上党前往洛阳的道路,可惜听说去年其进军长安失败。

    不然,大事可期!

    不过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这种碾压局,怎么能体现出他的才华呢?

    最重要的是,在并州牧这边,都不看出身,如此,岂不是他的天定主公?

    此时不去投奔,更待何时啊?

    这才有了,这位书生,带着书童,朋友,驾着马车,便往并州赶的事情。

    只可惜世界太大,车马太慢,走了月余。

    才堪堪穿过上党郡,走到太原郡,与上党的交界处。

    可是一出了大山,却又与之前在山中的情形,大不一样,连绵的田野,田垄被垒的方方正正,宽敞的官道,倒是没有多大变化。

    只是这官道两旁,成排的酸枣树是什么情况?

    “老乡,请问一下,怎么这边的官道上,会有这么多的酸枣树?”

    不懂就问,刚好官道旁边的农田中,便有劳作的乡民。

    自然要一解心中疑惑。

    “哦你说这个酸枣树啊,听说是因为我们州牧特别喜欢酸枣,这个枣树啊,是经过特别培育的,听说就连州牧府门口,都种了两颗呢……”

    州牧府门口种着两颗酸枣树?

    这当然不是真的,不过此时,需要书生自己去看看。

    对于这位老乡的说法,书生觉得,他大概率是被人忽悠了。

    要么就是在忽悠自己,不过忽悠自己没有意义。

    回到自己的马车之中,书生忍不住问同行的另一位书生,“元直兄,不知并州牧命人在道路两旁,栽种酸枣,这是何意?”

    对此,被称之为“元直”的书生,却是有些眉目。

    “大概是为了能给路上行人,提供一些食物吧。”

    他这还真没猜错,丘志清便是出于解渴,以及充饥的考虑。

    这才把自己培育多年的酸枣树,散播出去,让各个郡县,在官道两旁,种满了这种酸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