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6章 分崩(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看到了魏国公府那几页。”魏国公府,皇后母家。

    “你猜一猜在陛下心里,魏国夫人最大的罪过是什么?”

    姜沃在黑暗中道:“不用猜,必是去年三月之事。”

    皇城,立政殿。

    媚娘进门时,李治的黑匣子正好整理到尾声。

    “魏国夫人今日又进宫了?”虽是疑问句,但皇帝自有答案。

    媚娘也就不用答,只走到皇帝身边坐下。

    见皇帝蹙眉道:“朕每次听到柳氏进宫,都会想起去年春耕事。”

    媚娘知道皇帝在说什么:帝亲耕,后先蚕,都是奉宗庙粢盛的大礼,也是帝后为天下率的象征。

    本朝并非每年都行祭先农亲耕礼,凡有,必是盛祭。

    永徽三年的正月,是皇帝登基来行的第一回 亲祭先农,亲耕御田,百官相随者皆有粮帛赏赐。

    按照礼部奏疏与太史局算过的吉日,三月,皇后当于先蚕坛行亲蚕礼。

    然而……

    “朕记得,当时你刚有身孕才不久。”

    “魏国公府应是忧朕将来再得一子,偏心幼子,就令皇后再问朕求皇长子。”

    “朕不许。”皇帝至今想来,仍是忍不住击案怒道:“皇后竟然就不肯行先蚕礼!”[1]

    皇帝带着怒火到紫薇殿时,就闻到满屋药气,宫人皆道皇后病了正在卧床。

    他在药气中站了片刻,转身走了——

    若是皇后自己因要不到皇长子而赌气,应当只会梗着脖子跟他道不去,而不是这般生病作态。

    皇后如此装病,后面自然少不了魏国公府的支招。

    那便没什么可说的了。

    皇帝眉目间露出追思之色:“贞观九年,母后依旧率内外命妇亲蚕。”

    媚娘在旁听着:文德皇后,是贞观十年仙逝的,贞观九年……文德皇后应当已然病中。

    她垂眸,看着皇帝方才击案后,掌缘有些发红的手。

    如果说被逼立太子事,是长孙无忌越过了那条线。

    那么此事,便是皇后及家族,真正过了陛下心底那道底线。

    崇仁坊。

    姜沃与崔朝也说起了此事。

    先蚕礼,不是当天去拜一拜就完了,而是前后共九日——何时出宫,何时陈设,何时馈享祭祀,何时皇后亲率命妇行亲桑,何时劳酒,礼部和太常寺都有细致定规。

    永徽三年,因是当今登基后,第一次定下行亲耕亲桑礼,那段时间,礼部、太常和太史局,为敲定每一个细节和吉时,忙的也是没白天没黑日的。

    结果就在祭祀前三日,皇帝忽然将他们召了去,道皇后病中不能行亲蚕礼,令司农寺王正卿代祭。

    姜沃就看到,向来风风雅雅王正卿,向来都是坐在户部让别人痛苦的王正卿,这次差点没当场裂开,终于自己带上了痛苦面具。

    这,这是什么事啊!

    他正月刚跟着皇帝耕完地,负责在一旁捧着粮种,这是司农寺正卿责无旁贷的,但去亲蚕礼是怎么回事啊?!

    他一个朝臣,难道能带着公主王妃、命妇们去采桑喂蚕吗?

    王正卿是震惊了,礼部尚书许敬宗才真是差点当场哭出来:之前所有为皇后量身定做的先蚕仪算是废了。

    且提前三日才通知他,他哪怕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睡,也没法现赶出来一份‘有司代祭’的合宜典仪来——因这件事本来就不合宜啊!

    姜沃当时也沉浸在加班的压力里:礼部和太常寺定不下流程来,她这边也没法算吉日。

    后来还是皇帝拍板,停了内外命妇随祭。

    只让王正卿去行祭祀先蚕氏,一日祭礼即可。

    最后,还真是由全程懵着,但好歹保持了一贯风雅姿态的王正卿,草草行完了一场亲蚕礼。

    原本已经做好了准备,要随后行亲蚕礼的命妇们,也全都一脸懵,从去先蚕坛,变成了集体入宫探视皇后病体。

    崔朝轻声道:“咱们早知,陛下是一定要压下世家的,但是从此事起,魏国公府王氏和柳氏才被陛下提到了头名去。”

    实在是太伤脸面了啊。

    崔朝想,只要王皇后还在,陛下一定不会再行亲耕亲蚕礼了。

    毕竟垂范天下没成,丢脸于朝堂倒是真的。

    “对了。”姜沃忽然想起一事:“我早就想问你,总是忘记——王正卿的王氏,与皇后的不同?”

    “是,王正卿的王氏,在魏曾赐姓乌丸,这一脉又称乌丸王氏……”每次听崔朝讲世家这些复杂的谱牒,姜沃就觉得自己立刻困了。

    迷迷糊糊间,就听崔朝继续轻声道:“陛下今日还去了凌烟阁……”

    凌烟阁啊。

    姜沃还未及问陛下去凌烟阁做什么,就睡着了。

    崔朝停下手里的扇子与口中轻声话语。

    只是低头,于昏暗中,安静望着她的睡颜。

    立政殿。

    “朕今日还与子梧一起去了凌烟阁。”

    媚娘奇道:“陛下怎么忽然想起去那里?”

    皇帝才登基,也没有自己一朝的重臣能图形凌烟阁。

    “朕有意为司空重绘凌烟阁之图,今日就特意再去看了看。”

    司空,英国公李勣。

    媚娘很敏锐抓住了重点道:“只为司空一人重绘?”

    凌烟阁如今悬着二十四张功臣图,皇帝却只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