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章 下注晋王(第3/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也心下一宽,开始腹内整理言辞,想要开谏太子事。

    然而还不等他说,就听二凤皇帝继续道:“如今朝上诸公,论忠謇擅谏,便再无出魏征之右者。”

    说来被皇帝当众这般赞赏,魏征本该高兴的,但他忽然觉得背后毛毛的,似乎有什么不祥的预感。

    很快,他的预感就成了现实。

    二凤皇帝看着他:“想来,也只有魏征你,勘做太子太师,辅佐太子了。”

    魏征:……坏了,中计了。

    群臣:还好魏侍中站出来了,魏侍中真好。

    魏征很快道:“陛下如此厚恩,臣铭感五内,只是臣年老体衰,又身有顽疾……”这话并不全是推辞,大半是真的。

    太子如此行事,为大唐思量,魏征也急的要命。若是他再年轻二十岁,不,十岁,皇帝让他做太子太师,他保管使出浑身解数,将太子掰回原本的‘聪敏贤明’状。

    可现在,他老了,还病弱。实在没有能力再去辅佐如今走入偏路的太子了。

    然而不等他说完,皇帝就摆手:“卿素有诤名,天下皆知。朕以卿为太子太师,正是要告天下人,太子依旧是太子!朕最厌人私下疑论储君!”

    皇帝直接把用意说了出来:魏征的太子太师,就是他用来杜绝天下悠悠众人之口的。

    此时时刻,皇帝,依旧要保太子!

    魏征只得领命。

    目睹此情此景的重臣们,也就把腹稿都一直留在腹中,没必要再说了。

    魏王一脉极其失望,但也只能收拾失望,振作精神,准备持久攻坚。太子犯一次大错,皇帝能宽容,能用魏征这样的臣子来死保,消除废太子的流言。那太子再犯错呢?这世上还有别的魏征吗?

    李泰觉得,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啊,自己可不能放弃。

    媚娘也觉得这个结局不错。

    太子依旧是太子,对晋王是件好事。若是现在太子被废,只怕就是魏王接收太子位了,非得鹬蚌相争才能渔翁得利,若是鹬、蚌有一个嘎的太快,渔翁也就没空上场了。

    太史局的密室内。

    袁天罡李淳风正在讨论那夜星象,姜沃旁听。

    袁天罡抛出几枚铜钱,看着落在地上的卦象,叹道:“太子一时是保住了,只怕难保长久——旁的不说,魏侍中劝谏,连圣人有时候都受不了,何况太子?”

    二凤皇帝已然是少有的心胸开阔,善于纳谏的帝王了,然哪怕是他,有时候都被魏征劝的想杀人。

    李淳风在旁接口道:“别说魏侍中的劝谏了,就单魏侍中的命格,可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

    魏征老先生,在遇到二凤皇帝之前,身上有个debuff,跟谁谁死——从李密到窦建德、从窦建德到李建成,主君都凉凉了。直到被二凤皇帝接手过来,才安稳下来。

    李淳风也扔了几枚铜钱起卦,忽然想起一件旧事:“不光魏侍中,之前太子的启蒙师傅,李纲老先生,不也是这样吗?”李纲老先生教过隋朝废太子杨勇、隋炀帝杨广以及……曾经的太子李建成。

    好嘛,双重debuff。

    二凤皇帝颇有‘我命由我不由天’霸气,麾下能人备出,什么来历的人都有,他都压得住,给儿子挑人的时候也百无禁忌。

    姜沃越听越无语:太子好惨。

    “你叹什么气呢?”

    姜沃直到被两位师父问,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叹气来着。

    见师父们问起,就道:“陶姑姑与遂安夫人等都是至交,近来一直为太子悬心。直到听闻魏侍中做了太子太师,才放心起来。说魏侍中最重礼法,当朝与群臣道‘自周以降,立嫡必长’,以此保太子的储君位。”

    陶姑姑看不清也好,不愿看清也好,最近正在佛道兼拜,保佑太子就此全都改过,人人都忘掉旧事,从此后东宫一切顺遂。

    “立嫡必长?”袁天罡笑起来:“魏侍中此刻这般说,不过是也不看好魏王而已。”

    若是魏王也有二凤皇帝的文韬武略,魏征就不会这样说了。

    他是直臣谏臣,不是傻子。

    当年二凤皇帝在玄武门竞聘上岗后,魏征也是很快入仕皇帝的。

    如今他保太子,不过是觉得魏王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值得破除嫡长继承制度罢了。

    总之,有皇帝的力保,魏征的太子太师,东宫又暂时稳定了下来。

    **

    李治从灵州回来后,给姜沃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是崔朝的来信,信里带回了棉花的消息。

    信其实早几日便到了九成宫,只是晋王不在家,就由晋王处的长史官代为收下了,不敢擅拆。

    直到晋王回来才拆了好友的信,看后就忙往太史局来。

    高昌国如今收归大唐国有,崔朝这封信函,便是从新起的安西都护府寄回来的。

    信上说:他一路留意,直到在高昌国一处村落里见到一种草木,颇像姜沃描述的‘棉花’。当地人管它叫白叠子,因其柔软洁白,许多妇人会将其摘下来,捻出一缕缕的线,取来织布。

    不但信里写的详细,崔朝还寄回来几朵‘棉花’,并买了当地人用‘白叠子’织的各种布,剪成小节下来一并随信寄回。

    棉布是很粗疏的棉布,与后世匀净的棉织品没法比。

    姜沃先放在一边,只捏着久违的棉花团,有些感慨:这东西她很熟悉,常年需要挂吊瓶的她,打小习惯了用棉花团按住自己的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