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裕亲王福晋还说起娘娘您的和蔼仁慈,盛德怜下, 让奴才佩服之极, 心?向往之,只?是遗憾一直未曾亲见娘娘金面。
之后又?很接地气的, 介绍了江宁的风土人情,不错的首饰铺子、绸缎铺子、糕点铺子。
在帖子的末尾。
又?问主?子什么时候有闲暇,奴才请求亲自?拜见。
整个?拜帖行文流畅,辞藻华美,足足写了六页。
内容也非常的有条理和主?次。
给摇光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
康熙重视汉学,很多旗人勋贵家庭也在学习汉族文化?。
所以。
作为管辖江苏、江西全境的两江总督,要主?政南方?。
作为他的妻子,钮祜禄氏自?然不可?能是大字不识的。
正厅的门帘儿被掀开。
蔓儿端着一盏热茶,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主?子,喝盏茶吧,这些帖子咱们一路上可?收了不少了。您慢慢看就是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左不过?都是请安和求门路的。”
“唔。”
摇光放下手里的拜帖。
接过?蔓儿手里的青瓷茶盏。
勾唇一笑:
“你?这小丫头,人家辛辛苦苦递上来的帖子,你?都没瞧,怎么就知道不是大事儿了?”
蔓儿也不害怕。
走到椅后。
一边给摇光按着肩膀,一边笑嘻嘻的道:
“反正呀,在奴婢心?里,只?有主?子的事儿才是大事。”
蔓儿从?赫舍里府,就伺候摇光。
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比不上和梅嬷嬷。
但也极为亲近。
甚至可?以说,某些时候。
摇光把蔓儿当妹妹看的。
所以。
没有外人的情况下,主?仆之间说话?也很随意。
此刻说着。
蔓儿忍不住鼓了鼓脸颊。
神色有些忿忿不平。
吐槽了一句:
“再说了,有些帖子,奴婢看了都生气。像是前两日那?个?叫林庆元的士子,居然在拜帖里胡乱攀亲戚,敢自?称是自?己主?子的表哥。要奴婢说啊,这种大逆不道之人,主?子当时就该让人直接杖毙才是。”
“你?这小丫头。我这个?主?子都没什么,你?这气性儿倒是够大的。”
摇光不在意的轻笑一声。
放下手里的茶盏。
转头嗔了蔓儿一句。
这事儿说来也简单,因着摇光是康熙南巡带的唯一一位嫔妃。
所以,一路上各地官员自?然要上折子给皇上问安。
相应的。
官员的女眷们自?然要给摇光上问安的拜帖,拉进关系,这都是应有的礼节。
当然,皇帝南巡。
对于?南方?士子来说,又?是另一种机会。
毕竟有句古话?说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
科举考中进士,自?然是天子门生。
但是,科举并不容易。
全国十几万的读书人,考中进士的能有多少,不过?一百多人罢了。
那?场面,真的是十几万人过?独木桥。
这样的情况下,僧多粥少。
大部分的读书人,考中个?秀才都不容易。
更不要提能做官了。
所以,皇帝南巡,就让无数的沿途士子,有了另外一种展示自?己的机会。
那?就是投拜帖。
给康熙投拜帖的自?然不必说了。
李德全那?边,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十几箱子。
康熙每天日理万机,根本就没有时间看。
还有随行的重臣。
每天也能收到不少拜帖。
希望可?以得到官员的举荐。
一般士子的拜帖,都是附上自?己的得意之作,还有地址籍贯姓名。
就算对方?不推荐,但能留下一些印象也是好的。
可?是。
不知道有些士子是怎么想的。
也会给摇光这边投拜帖。
甚至数量还不少。
那?位叫林庆元的士子,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居然在拜帖中,跟摇光攀亲戚。自?称是摇光亲生母亲那?边的族亲,说两人是隔房的表亲,算来算去?,直接给自?己算成了摇光的远房表哥。
在拜帖中,还斩钉截铁的表示,自?己绝不是攀附权贵之人。
也不是想要什么优待,只?是想让摇光能认祖归宗,共叙亲情。
当时摇光收到这个?帖子的时候,都有些懵了。
虽然她对亲身母亲的了解不多。
但是也知道,似乎自?己的外祖家早就没人了啊。
不然这些年怎么也会走动的。
当时康熙正好也在。
对于?这种无稽之谈。
康熙都有些哭笑不得。
之后。
还把这件事儿当笑话?似的,讲给了随驾的摇光阿玛索额图听。
索额图听完就怒了。
这年头儿,居然有人碰瓷儿到赫舍里家了。
那?自?然是不能忍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