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怪谈都说我是个老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23章 年复一年(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咱们之前推测出这个怪谈的杀人规则和颜色有关,而且当时你提出的几点疑惑我也同样不明白。但看到这张照片,我大概就有思路了。”

    “F市的确没有擅长画画且出名的艺术家,但是大灾变前,逃犯聚集地的位置里有!”薄言昭边说,边示意时雀和拜金小丑看投影。

    薄言昭直接调出两张画作来。

    其中一副是《日出》,另外一副叫《沉阳》。

    “你们看这两幅画。”

    拜金小丑:“不是一个人画的吧!”

    时雀:“在大灾变前艺术史里,这两幅画是同一个人画的。画师名字叫李元,是华国当时有名的油画大师。《日出》是他年轻时候的代表作,《沉阳》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拜金小丑:“不可能!这俩画基础价格就不同,因为执笔人不一样。”

    薄言昭:“对!的确不是一个人,因为画《日出》的是年轻时候的父亲,而画《沉阳》的,是他的小儿子。”

    “不仅如此,你们仔细看后面这些画。”薄言昭陆续又将十多幅作品的照片调出,投影到屏幕上。

    拜金小丑看了一眼,“这些都是那个儿子画的。”

    时雀:“所以李元这个名字下的作品,其实是出自两个画师?那就难怪了。”

    拜金小丑:“怎么说?”

    时雀:“我们在学校学习大灾变艺术史的时候曾经分析过李元这个画家。因为他是大灾变前少有的高产画家,所以最后流传下来的作品相对其他画家要多上好几倍。”

    “但即便如此,李元的作品平均价格在收藏界并不算很高,尤其是晚期的作品,十分为人诟病。”

    薄言昭也跟着多解释了一句,“因为感情。李元早些年的作品虽然在技巧上有所欠缺,可他充满感情的笔触却更能让人共鸣。而他晚年的许多作品,虽然技巧已经登峰造极,但却缺乏情感。从艺术性上来说,反而不如他年轻时候的青涩之作。”

    “那这么说就不值钱啊!可这幅画很贵。”拜金小丑指了指《沉阳》。

    “因为这幅《沉阳》不同。你仔细看这两幅画里的景物。”

    拜金小丑仔细对比,“是在同一个地点同一角度画的?”

    时雀点头:“对!《日出》是李元的成名作。根据《大灾变艺术史》记载,李元的这幅画里,包含着强烈的希望感和对未来的期许感,所以刚一展出就引发了许多参观者的喜爱。甚至有自毁倾向的参观者,在看完画后,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拜金小丑有点不懂,他打量了这幅画好半天,吐槽了一句,“太夸张了吧!”

    时雀也没反驳他,“这些都是记载里的内容,具体真假以后有机会看看原版就知道了。不过重点在后面,《日出》取得的成功成为了李元的跳板,而李元也的确因此扬名。但是他的画作有一个一直为人诟病的点,就是当时很多十分出名的艺术鉴赏家都认为李元的画画的技巧性很差。甚至只比一些初出茅庐的青年画家要好一点。”

    “而这个说法,在李元五十岁的时候,就愈演愈烈。而那时候的李元,也恰巧陷入了瓶颈期,很有没有新画作出现。”

    “当时很多人觉得,李元就此落寞了。可谁也没能想到,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李元的情况下,李元在当年年底的国际艺术节里,展出了这幅新作《沉阳》。这幅画,和李元过去的风格截然相反,画作里没有半分情感,只有纯纯的技巧。”

    “而且是炫技一样的技巧。所有看到这幅画的画家都会感觉到强烈的自愧不如感。也正是这幅《沉阳》,将李元岌岌可危的事业拯救了回来。”

    “所有人都说,《沉阳》是李元沉淀之后,像当时的艺术鉴赏圈的复仇之作,也是李元对那些轻视他的人的打脸之作。所以,一样都是没有什么感情,单纯炫技的作品,《沉阳》的价格却比李元晚年的其他作品的价格高出几十倍。”

    “懂了,和作品本身价格无关,因为作品背后的故事。”拜金小丑明白了,“但实际上,这些画就是两个人画的,难道当时的人就没有怀疑吗?”

    “有的,可他们没有证据。这段历史我选修课听过。”薄言昭也多了些兴致,“据说当时有一个和李元关系十分不好的画家,专门找侦探去跟踪过李元,不是跟踪一天两天,而是跟踪了年。”

    “这年里,李元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除了购买材料的时候才会出门,剩下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家里画画。”

    “年如一日,所以后来那个对家虽然还是存疑,但不得不承认李元就是勤奋,这些画也的确是李元自己画的。”

    “但实际上呢?”拜金小丑问薄言昭。

    薄言昭指了指那个H国艺术世家传人的照片,“我怀疑画画的是他儿子。”

    “因为在华国这边和李元有关的记载当中,几乎是很少提过李元的家人的。只有两句,一句是李元的妻子有四分之一的H国血统。另外一句,是李元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

    “自闭症的儿子?”

    “嗯,根据和李元关系十分不好的那个画家的自传中曾经隐晦的提到过李元的家室。他说,李元晚年会那么拼命的画画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怕自己死后,这个儿子会没有依靠,无人照顾。”

    “然后他还提到过,李元生前,每次出门买颜料都是带着这个小孩的。当然了,这人用的都是地点化名。但是我调取了F市大灾变前的地图,发现了一些巧合。”

    时雀还没看薄言昭后面要拿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