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没人手。 (49)(第1/4页)
傅,你的顾虑应该没他们多,这件事意义?非凡,你一定要慎重的考虑。”
慎重考虑!
容晓晓的视线落在这份合同上。
她很明白爸和王师傅为什么会选择放弃。
因为这份合同上表明了?,一旦签署他们就能跨入那个圈子,但同时他们需要付出其中之一便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派驻。
这段时间他们必须前往一个秘密场所。
连最亲的家?人都不会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一年四季甚至也不可能有通信或电话来?往。
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是全封闭制的。
除了?特殊的情况之外,绝对不能和外界有一点点联系。
短时间还好。
时间长了?真的受不了?。
容晓晓记得自己上辈子曾经看过一些类似于这方面的新闻,对于这些付出了?所有的科研人员,她心中是真的很钦佩。
他们付出了?那么那么多,可最后?绝大部分人的事迹都不会被广而告之,很有可能就是在某件事上露一露他们的名字,在电视机上或者?相关?书籍上一闪而过,看到的人都不一定能记下他们的名字。
那时候她就忍不住在心中问过自己。
如?果是她,她能做到像他们这样?吗?
不过那个时候容晓晓并没有给自己一个答案。
而是自嘲的笑?了?笑?。
没必要去想?这个问题,因为她根本?就没这个机会,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少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可没想?到的是。
这一辈子居然能有这个机会摆在她的面前。
要说心中不激动那绝对是假。
可是容晓晓还是迟疑了?。
她迟疑的点并不是在长期派驻这件事上。
爸和王师傅会推迟。
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这样?外派几年或者?十几年,那这辈子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怕是少的不能再少。
不是所有人都能舍弃家?人的。
容晓晓却不同。
她还年轻,尤其是她现在的身份是知青,就算不是因为这件事她和家?人也是长时间的分开。
既然是分开,那她待在什么地方也就没太多区别。
可是她犹豫的是。
她能为国家?做什么贡献?
原身是高中毕业生,但可惜她并没有原身的记忆,上辈子也因为要赚取生活费,读书方便不说垫底但成绩也没好到哪里去。
课本?上的知识真的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她真的要进去了?。
那绝对和科研人员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甚至人家?说什么她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绝大可能就是做一些机械类的技术活。
而能进去的技术人员那绝对不会比她来?的差,并不会因为她进取而带动其他人进步。
她的作?用也只是完成分配给自己的活而已。
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挫败感……
这不会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注定没法成为这些无私奉献的科研人员,但是她也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容晓晓伸出手,将面前的合同往前推了?推,她轻笑?着:“我原先对自己有过人生规划,在计划中我应该不是一个多么厉害的大人物,但我愿意将我所学的一切倾囊相授,这或许对我自己的人生没有多大的改变,但能因此?改变他们一家?的人生。”
在这之前她是真的想?过自己的未来?。
改革开放前,她觉得自己会一直待在红山大队,就算创造出能够躺平的生活,她也不会停止教学。
在二十一世纪后?,技术工是一个很普遍的工种。
想?要学习花钱进校就可以。
但搁在现在却不一样?。
这并不是一件想?就能得到的东西,绝大部分人都找不到门路,到最后?只能放弃。
他们这般的热衷,并不仅仅是因为热爱这份活,而是因为它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人在最急缺的时候捧上一份铁饭碗。
就跟罗冬一样?。
一个出生在生产大队的人。
即使自己再优秀,好不容易得来?了?一份临时工,但他在没有任何门路和技术的情况下,也就仅仅只是临时工,得不到任何的改变。
绝对不是自夸的说,正是因为她所以改变了?他的生活,从临时工直接跨越成技术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红山大队以至于周边的人中,还有无数过等着去跨越的人。
容晓晓不是一个活菩萨,没法去帮助所有的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去帮。
但也是有个例的。
比起?去那个圈子当一个没什么奉献的技术工,她觉得待着红山大队同样?也是一种贡献。
而且……
她接着笑?,“我不敢肯定以后?也是相同的决定,但如?果我真的后?悔现在的选择,我会更加努力去得到第二次机会。”
容晓晓坚信有了?第一次还会有第二次。
如?果她在以后?的日子后?悔了?,一定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赢得第二次的机会。
不仅仅只是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还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来?填充自己的短板。
让自己有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