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祯听完天幕所言, 内心里只有三个字想说:你放屁!
谁生不出来儿子了?不管说的是,反正他不是,赵祯是有皇子的,只不过皇子早夭, 才不得不过继宗室子。
就为这事儿, 他已经在上朝的时候,当庭与人吵过还能多次了, 怎么还有人这么不长眼,赶在他面前提起这件事?
是仗着自己在未来,别人即便倚仗着皇权,也动不了你是吧!
一向好脾气而赵祯, 居然在这种时刻有些想动怒,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很不值得, 于是端起一旁的茶碗喝了一口透心凉的清茶。
喝完茶, 这下好了,心情更糟糕了。
合着满宫上下都知道他赵祯脾气好, 不随便发火更不随意杀人就当他好糊弄是吧,他堂堂一个皇帝,书案上的一盏清茶,居然是凉透了的。
他觉得今日当差的内侍也可以凉透了。
于是赵祯看向旁边立着,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小黄门, 问道:“这茶谁端来的?”
“回陛下,是臣。”
赵祯内心:这他妈才不到四月份,这么凉的茶也敢拿来给他喝!
他本想动怒, 但见一旁垂首而立的小黄门胆战心惊, 他有忽然不忍心了。
赵祯在心里唾弃自己,果然是个心慈手软的命, 想找个机会立一立陛下的威严都做不到,怪不得朝里那群找不到事做的大臣整日里挑衅自己。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天幕调查清楚了吗,就说他生不了儿子。
不负责任的话,是对他的一种变相的侮辱!
赵祯平时算是一个脾气很好的皇帝,既不容易生气,也不容易破防,但没有几个男人关于那方面的隐秘被透露出来时,能够绷得住。
但面对如镜中人,水中花的天幕,赵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限制她的胡言乱语。
......
赵祯毕竟生活在宫中,即便是听了天幕怒气冲冲,也是也只是一个人默默的生气。
宫中后妃,宫女、侍从听了这话,立马就将其抛在脑后了,没有人会将其记在心里,更没有人敢在赵政的面前提起此事。
只听了天幕的赵祯情绪还算得上稳定。
但他如果听了宫外的议论,就不知道,还能不能有现在那么镇定了。
赵祯在治理国家方面做的还算不错,至少现在的大宋百姓安居乐业,日常生活娱乐也相对富足。
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大家需要的娱乐设施就更多了。
往常的娱乐,不足以满足现在的大宋子民,但勤劳善良的宋人知道给自己找快乐。
繁华的东京城里,人人都在讨论着皇上的隐疾。
自从赵祯找了宗室子赵宗实入宫后,皇上那方面有问题的事,在大宋百姓的心里就不算是个秘密。
但那时候没人敢讨论这事儿。
现在不同了,法不责众,当所有人的讨论对象都变成了皇帝的时候,掉脑袋的事情就没人在考虑了。
毕竟被讨论的主角是皇帝,所以大家还是比较收着的,小心翼翼的八卦。
靠近城门的巷子里有一间药铺,铺子是胡掌柜开的。
这间药铺的生意一直以来都很不好,但最近几日忽然变得门庭若市,门口想买药的人挤都挤不进去。
关键是他还饥饿营销,每日只卖十份。
胡掌柜看着每天爆满的生意,牙齿都快乐的掉下来了。
关于药店生意变好这件事,其实还是托了皇帝老儿的福。
这世间有很多好面子的人,尤其是男的,有那方面的病也不敢去看,不知道是谁无意间得知了胡掌柜的舅舅在宫里当太医,主治皇帝隐疾,就以为他也有这个本事。
于是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真的以为胡掌柜能够治疗不育不孕之症了。
胡掌柜对于来看病的人都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至于那个在宫里的舅舅,他不说有还是没有,遮遮掩掩,就只辛勤的卖药。
只有巷子口那个每天上山老老实实挖草药的小刘子才知道,哪有什么在宫里当差的舅舅,胡掌柜他母亲家,就只有他娘一个独女。
这些想生儿子的人,也不到处去打听打听,就病急乱投医。
小刘子对胡掌柜的行为嗤之以鼻,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是投机取巧不要脸的人过的更好。
......
关于隐私被爆这件事。
赵构就更无语了。
他只是一个碰运气,在老爹和哥哥都被抓了的情况下,坐上皇位的皇帝啊,其实不必什么时候都能想起他的,尤其是这种时候。
今日丞相秦桧要进宫,说有要事禀报,他不说赵构也是知道的,无事不登三宝殿,谁没要事天天往宫里跑啊。
赵构自认为是个很敬业的皇帝,就算心情被天幕所影响了,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调节过来。
有正事要说,因此他也不愿意带入太多情绪。
虽然秦桧还没入宫,但赵构觉得,大约就是与金人议和的事情有了回音。
秦桧很快进宫。
殿内,他刚刚行礼问安结束,
赵构便问他:“你今天来的这么早,是不是金人那边有什么消息了?”
“陛下英明。”秦桧拱手:“完颜宗弼来信,说想和大金议和,必杀岳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