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宇文邕亲政之后, 北周朝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灭佛,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规模反佛教运动在北周掀起, 但宇文邕灭佛的举动, 并不是対佛教有什么偏见, 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运行, 由于当时佛教的过于兴盛,极大的阻碍了国家经济以及国力的强盛,因此宇文邕才不得不做出这一举动。】

    【接着是灭齐,虽然他和宇文护已经打过一次齐国了, 而且还没打赢, 但这并不能消磨宇文邕的信心, 以及统一天下的决心,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反正最后他赢了。】

    【随后,和突厥和亲,与南陈通好,最后北征,接着死掉, 结束他短暂又辉煌的一生。】

    【宇文邕死后,是他的儿子宇文赟继位。】

    【在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中,有这样一个规律, 那就是亡国之君, 必然在实力或者智商上有些欠缺,宇文赟不是北周的最后一任皇帝, 但是他的下一任皇帝宇文阐,七岁登基九岁就禅让了帝位,所以怎么怪也不能把责任怪在宇文阐的身上。】

    【之前介绍明代时,也曾经说过,一个国家在经历了几个荒唐的君主之后,即便最后一个发了疯的努力,也无异于高考前学三年的内容,白费功夫,所以明朝的灭亡不能全怪在朱由检的身上。】

    【但为什么北周灭亡宇文赟得负责任呢,那是因为他的父亲已经把北周治理的十分强盛了,但他还是没保住。】

    【其实宇文赟的资质,早在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不被人看好,曾经有人劝过宇文邕易储,但被他以其他儿子也不怎么样的理由给回绝了,矮子里面挑高个,宇文赟大概就是那个不算矮的人,这么看宇文赟葬送掉了北周也不能全怪他,只能怪他们家里很难找的出个厉害人物来保住江山。】

    【宇文赟的皇帝生涯并不算太长,十九岁登基,二十岁退位,然后开启了他奇葩的太上皇生活,很离谱但却真实存在。】

    【対于他而言,做皇帝很累,每天要管的事情太多,就算只在乎面子,该装的一点都不能少,然而做太上皇就不一样了,既能大权在握,又能纵情享乐,多开心啊。】

    ......

    宇文邕坐在案前撑着头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天幕中所说的那么荒唐。

    他还在想,做太上皇的日子是不是真的比做皇帝还幸福。

    案前已经堆满了奏折,但他一个都不想看,往日观察父亲做皇帝时,也不曾觉得他有这么累呀,怎么如今到了自己这里就这么的辛苦呢?

    还有隋文帝到底是谁,他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人选。

    前几日,在朝中随便抽了几个人回答他,那几个人不是说不知道,就是支支吾吾的不敢回答。

    宇文赟都说了,大胆发言,赦他们无罪,几个人还是你看我我看你什么都说不出。

    他忍不住在心中腹诽,本朝到底养了一群什么废物啊,什么都不知道不如全部杀了算了。

    宇文赟在暴怒的边缘忍住了自己的杀意,因为天幕说他是个荒唐的人,为了反其道而行之,保住北周,他开始学着做一个不荒唐的人。

    ......

    大周后宫。

    杨丽华闲着没事坐在池塘旁边喂鱼。

    手里拿的是母亲今日托人带进宫中,她从前在家里最爱吃的点心。

    点心松软,香气扑鼻,但是她却半点食欲也没有,看着母亲因为关怀而送来的点心,也早已不是当初的心境。

    整个大周上下,此时都处于国家不久之后就会被人取代的预言中惴惴不安,可対她而言,更加惴惴不安的是那个隋字。

    恐怕也只有宇文赟这种世上罕见的笨蛋,才会把他父亲叫进宫内,和他商议隋文帝一事。

    满朝上下,恐怕也只有宇文赟还不曾猜测,那个会夺他江山的人多半就是她的父亲杨坚。

    杨丽华不敢想,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走到了那一天,她要怎么办才好。

    杨坚若夺得帝位,凭借父女之情肯定不会为难她,所以如果真的会有隋文帝这个人,那么対杨丽华而言,是杨坚的话肯定比是别人好。

    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应该站一种什么样的立场。

    是与宇文家,她的丈夫、她的女儿站在一起还是与她的父母她的兄弟姐妹站在一起?

    杨丽华是大周的国母,虽然宇文赟才刚登基不久,她这皇后也没做什么实事,可既然担了虚名,好歹要做些什么呀。

    天幕已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说了出来,是尚且年幼的宇文阐,杨丽华并没有亲生的儿子,但现在是由哪个人的儿子做皇帝已经不重要了。

    她这个皇后也最多还有一年的光景。

    宇文赟会成为最年轻的太上皇,那她呢?沾光做个太后?

    杨丽华忽然笑了一下,看来她的人生也是足够戏剧和幽默的。

    ......

    南唐。

    听着天幕対亡国之君的评判,李煜不禁在想,天幕日后会対他有什么评判。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这一点李煜比谁都认得清楚。

    没有一个合格的皇帝是带领王朝走向了末路的。

    在他心里,就连天幕中抱有无限同情的,他从来没听说过的朱由检也不合格,即便他有苦衷,但如果一定要合格的话,也应该带着明朝重新强盛起来。

    而不是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