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
嬴政在收到天幕回信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屏幕上显示如果项羽还活着已经两千多岁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现在在和两千多年以后的人对话。
并且秦朝已经也灭亡了两千多年了。
嬴政觉得自己的脑仁有点疼,最近超乎寻常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来。
首先不知道是哪个不争气的儿子毁掉了他的大秦江山,但至少可以证明的是他确实没有找到长生之术。
这些年来,派出去的无数方士,划掉的无数银钱,最终的结局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管他统一六国有多牛逼,又做了那些造福天下、延绵秦朝的事,人总是无法逃避生老病死。
嬴政十分灰心,他认为如果自己寻到了长生之法,那在他的治理下,大秦必定不会灭亡。
同在殿中的几个人还未离开。
赵高问:“陛下,现如今要不要立马带兵前往泗水郡下相县,找到项羽,杀之以绝后患?”
蒙恬反驳道:“陛下,杀一个人不过治标不治本,今天能有项羽明天就能有其他羽,最关键的是我们得知道大秦究竟发生了什么才导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灭亡的。”
嬴政拧起了眉头,没搭他俩的话。
但从根本上而言,他还是毕竟赞同蒙恬的。
首先他们并不知道项羽长什么样,其次,没有谁能够确定项羽现在究竟在何处,天幕说的也只不过是他的祖籍,即便去了下相县又能如何?找一个几乎毫无线索的人无异于大海捞针,除了白白耗费人力物力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或者,屠城吗?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为了一件还没发生或者根本不会发生的事,那到时候,又该引起怎样的恐慌啊。
嬴政让众人退下,然后一个人仔细思考,理清这段时间以来所得到的所有信息。
秦国刚刚建立,根基不稳,很是正常,但灭亡的这么快,显然不合常理。
其中一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否则仅凭一个项羽,他认为还不至于使秦朝灭亡。
那这其中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另外,还有寻求长生的秘术,未来之人都能与他们对话了,说不定真的能有长生不老之法。
嬴政决定找个没人的时候,再刷几个“钻石城堡”,仔细问问天幕。
而大唐的李隆基因为一直没有收到天幕的回复,也开启了疯狂打投模式,越来越多的权贵都想知道未来之事,或者有自己想问的问题。
于是叶小枝的直播间,人气也一天比一天旺。
......
汉朝。
刘邦是个很务实的人,听天幕说完汉朝的结局,他虽然十分气恼,但又觉得与其为刘协这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败家玩意儿费头脑,倒不如仔细想想当下的事情。
刚刚建立汉朝,如何让百姓信服,如何扫清项羽余部,以及如何制衡开国大臣过于强大的权势。
几个儿子看上去都有点一般,该怎么选继承人?
桩桩件件,可比什么把万里江山拱手让人的窝囊废有意义多了。
而最重要的,是刘邦清楚的知道,汉朝末年距离他生活的时代太过久远,他即便想管也是有心无力,但不如顾及当下。
......
河北,冀州。
甄宓许久没有收到袁熙的回信。
以为是他已经做好了决定,选择了袁家而没有选择她,又实在不知道如何委婉的告诉自己,才这么久没有回复。
她不怪袁熙,人各有志,只不过也就不再纠结袁熙要不要跟她走的事情了,转而给她的哥哥甄豫也写了一封一样的信。
甄宓告诉他自己的困境,以及做好的打算,并且麻烦哥哥给她找几个身体强健且信得过的武人随从,一路护送她去益州。
甄宓最终选好的避难之初就是益州,听说那里民风淳朴,风景宜人,是个很好的去处。
甄豫的回信倒是来的很快。
他了解甄宓的处境,也不忍看见妹妹走向天幕中那个如同噩梦般的结局。
原本他打算先接她回家住一阵子,但无极县离冀州也不算远,甄宓怕连累家人拒绝了,执意要走。
他又将甄宓所要用的东西一应准备妥当,然后和她约好了离开冀州的时间。
为了掩人耳目,甄豫决定在城外等她,以甄宓的身份想出个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事情难就难在,很不赶巧的,曹操大军在这个时候打过来了。
.....
自从天幕开始说起本朝之事以来。
曹丕很多天都没有仔细考虑过甄宓这个人,这个他暂时还不认识,但会成为他的皇后,未来与他羁绊颇深的女子。
不考虑是正常的,他对天幕说他会对甄宓一见钟情的事情半信半疑。
然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兑现天幕已经给出的预言。
他会成为魏国的第一个皇帝。
每当想起这件事,曹丕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内心,这可比十个甄宓都让他感兴趣。
到时候万里江山尽在他的手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曹丕不敢深思,因为每想到这里他都恨不得立马称帝,不愿意再等下去,但是做大事者,往往不能操之过急。
冬日里的瑟瑟冷风吹来,让他稍微清醒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