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给周幽王剧透烽火戏诸侯[历史直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周幽王为了让褒姒露出笑容,想了很多方法,甚至效仿夏末的桀,派人四处搜罗精致丝帛,一匹一匹撕开来,逗取褒姒的欢心。】

    【然而周幽王所做的奇葩事,其实还远不止于此。】

    【他就像是一个着了魔的人,一生的梦想就为了看一个女子的笑。】

    越国,会稽。

    勾践的书案前摆着几副女子的画像,这是范蠡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他看着面前的画像发愁,美则美矣,太过寻常。

    能够乱人心智的绝色,当然不可能是随处可见的庸脂俗粉,勾践听天幕所言,深恨褒姒未能生在越国,有那样的祸水,何愁吴国不破。

    自吴越交战,越国在会稽惨败,为了给越国和自己求的一条生路,勾践卑躬屈膝,像夫差献上财物,甚至不惜羞辱自己,以自身相抵舍身为质子,做夫差的奴仆,妻子做他的姬妾,才换来越国的一条生路。

    受此大辱,勾践决心一定要报复,但现在越国国力微弱,实在难以与吴国抗衡,他蛰伏多年,不断向越国示弱就是为了寻求一击致命的方法。

    大夫文种给他出了七条计策:

    一曰重财帛,以遗其君

    二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

    三曰遗之好美,以为劳其志

    四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

    五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

    六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

    七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桩桩件件,看似容易,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啊!

    只其中一条,遗之好美,就费了他不少的功夫 ,至今却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

    周王宫,后宫。

    杨柳在春风的轻抚下,在宫墙上映出重重倒影。

    姬宫湦又一次与王后不欢而散,在争吵之后,他走出王后宫殿,淡然的说了一句:“你何时才能如褒姒一般温和柔顺?”

    申王后听见此话,更为愤怒,但在姬宫湦面前,即便是仗着父亲的权势和自己的身份,她也不敢再做出什么事情来。

    她不太能理解事情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明明天幕已经预言了褒姒会灭亡周国,明明从一开始王上就知道她的身份,但他还是选择了留下她的性命。

    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她是见过褒姒的,早在她还在后宫当一名小小的宫女的时候,她就见过了,当时只为她的美貌震惊,却没有多加思索,如今想来,自己的不经意,却留下来一个祸害。

    王上为何总拿她与褒姒相比,她承认自己的容貌或许是比不上她,但人活在世上,重要的难道只有容貌吗?

    申王后知道,今天褒姒的宫中一定会堆满赏赐的珠宝,这次每次和王上争执过后他一定会做的事,像在打她的脸,也像是在告知满宫的人,他的心到底在哪个娘娘那里。

    她其实并没有那么在乎王上的心在哪里,虽是少年夫妻,两人之间一定是有情的,但那点微不足道的情分,也在日益严重的争吵之中被磨灭了。

    她现在更关心,自己的宜臼未来的命运,会不会因为这个叫褒姒的女子被改变。

    。

    而褒姒的宫里,侍女早早的等在了宫门口。

    姬宫湦赏赐下来的宝物向流水一样流进了褒姒的宫中,侍女献宝一般将今日赏赐一一罗列在褒姒面前,她只轻飘飘的看了一眼,就叫收起来。

    她并非痴傻,自然看得懂王上此举何意。

    姬宫湦来到褒姒所住的宫殿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柔声问:“今天送来的珠宝不合你的心意吗?”

    褒姒听见他的声音,忙站了起来,垂着头,目光瞥向别处:“没有,妾很喜欢。”

    “那你为何还是不笑?寡人很想看一看你笑起来的样子。”

    褒姒一怔,看着姬宫湦貌似认真的神情,淡淡的回答:“妾生来便不爱笑。”

    姬宫湦没说什么,为了维持自己对褒姒及尽宠爱的形象,他也从未对她动过怒,如果说这世上有谁会觉得他是个好脾气的人,那想必就是褒姒居处的宫人了。

    只是近旁的侍女有些无奈,王上都这般体贴了,为何娘娘还是没笑。

    不久前,王上发布告示,谁能搏娘娘千金一笑,必有重赏。

    此举引得宫外百姓前赴后继,然而最终没一个人能够做到,都失望而归。

    作为近身侍从,她倒是想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自服侍娘娘以来,她私下里也从未见她笑过,久而久之她也就放弃了。

    她其实是很不能理解的,王上连天幕中的预言都可以不在乎,为何娘娘连一个笑脸都不肯露,此举在她看来颇有些不识抬举、恃宠而骄了。

    但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女,她要做的只是顾好分内之事,其余的都与她没有关系。

    然而对于褒姒来说,宫里的生活锦衣玉食,却无聊至极,每天就在一个小院子里,等着王上来或是不来,宣召或是不宣召,远不似年少时在褒国那般自由无拘。

    姬宫湦见她兴致恹恹,待了一会儿就走了,褒姒送他出门后,就站在宫殿门口,看着逐渐隐灭的落日逐渐西沉。

    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王上总是执着于自己笑不笑这个问题。

    她算是一个很不幸的人,这种不幸伴随着天幕中的预言,褒国被破,父母去世达到了顶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