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位,是西周末年的褒姒,就是那位让周幽王为她烽火戏诸侯的女主人公,一笑倾城的绝对代表。】
画面一转,来到了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的烽火台,骊山。
骊山的地位不仅在周朝十分重要,还是唐朝有名的华清宫,甚至到了现代也是著名风景区。
几千年的变迁,数代人的改造,骊山已与周朝时大不相同,但山川河流依稀还能辨认出原本的模样。
大唐,天宝四年。
梨园中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高力士匆匆赶到时,李隆基正如痴如醉的在打羯鼓,羯鼓之声急促激烈,与平常柔和婉转的琴瑟、笛箫大不相同,既可作平时演奏,又可做战时之鼓。
自羯鼓传入中原,李隆基便对这种乐器情有独钟,更是称颂其为:“八音之领袖,诸乐不可方也”,他处理国事的闲暇时间,总会来演奏一番。
羯鼓猛烈而浩荡的声音,会让他联想到自己治理之下的大唐,先辈的余泽加上自己的努力,大唐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强盛期,四周小国皆来朝拜,各方战事所向披靡,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
李隆基确信自己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谈及必定称颂他是一代明君。
“陛下,天幕动了。”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在奏乐时不喜被人打扰,但,外头那天幕,怎么说也是件大事吧。
“有何异常?”
高力士:“暂时没有,但天幕中有乐曲传出。”
“什么!”
听到乐曲二字,原本淡定的李隆基两眼放光,提着拖地的明黄色龙袍,快步走出了大殿。
作为一个大国的皇帝,不管面对什么事情,该有的气度和风范还是得有,但李隆基是个乐痴呀,这突如其来的天幕冷了好些日子没动静,突然开始奏乐,不得不令人心动。
万一是上天哪个司乐的仙官,想点拨他两句呢?
天幕中的音乐如瀑布一般倾泻下来,听的人沉浸其中,李隆基闭上眼睛仔细辨认,仍旧听不出是用那种乐器演奏的。
他连忙派人去叫乐师,将这天幕中的曲子谱写下来,来日再慢慢研究。
谁知那乐曲忽然小声了,里头变成了一个人在说话,李隆基大失所望。
回头又听见上面在盘点什么美人,他更是无语,怎么现在神仙都这么八卦吗?竟谈论些乡野村夫喜欢关注的俗事。
不是每个皇帝都像周幽王一样昏聩,竟将国家毁在了女子之手,李隆基越听越不是滋味,恨不得立刻叫人把天幕里说话的声音抓出来,让她接着奏乐。
这时有宫女禀报,贵妃娘娘谱了新曲请他去听,李隆基这才没再和天幕计较。
而是吩咐随行乐师,一定记得把刚才的曲子写下来。
......
秦朝,咸阳。
鬼知道嬴政在看到天幕说话的时候,到底有多激动。
“她说话了,众卿,你们听见了吗,她真的说话了!”
“陛下,我们听见了,您的长生之术指日可待了。”
赵高在一旁毕恭毕敬的回答。
天幕不但说话了,说的还是褒姒,虽不是秦朝人,但也算是有名吧,尤其是在皇帝圈儿里,堪称是臭名昭著,后妃害怕沦为褒姒之流,皇帝更怕沦为周幽王之流。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幕说话了,在天上,以一种上位者的姿态,不仅如此,她甚至能控制山川河流,使得外地景象仿若真实一般出现在眼前,这难道不是神仙才能做到的吗?
这些年,嬴政派出去的方士,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不说全无所获,至少一大半是饭桶,剩下的一小半是饭桶中的饭桶。
本来他已经不报什么希望了,可是现在突然闹这么一出。
神仙哎,这么强大的能力,满足他一个小小的长生不老的愿望,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吧?
因为母亲留下来的心理阴影,嬴政并不好女色,他这一生南征北战,统一六国,可以说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时间和寿命。
这天下好不容易到了他的手里,才做几十年皇帝就要将江山拱手让人,怎么甘心。
若是能得长生,以他的个人能力,再加上大秦的精兵强将,少说也能保证江山万代不朽吧。
于是嬴政在朝内朝外发出告示:若有能与天幕中仙子对话者,重赏黄金百两,加官晋爵。
......
【诗经有云:“赫赫周宗、褒姒灭之”,我们现在知道要把一个国家的衰亡全扣在女子的头上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说起西周的覆灭,就不得不提起那场震动整个国家的地震——岐山大地震。】
【关于这场巨大的灾难,从史书中所记载的:“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足矣看出地震之剧烈,带来的影响之大。】
【这是世界上有记载最早的地震,据现代科学家推测,地震发生在华北地震区,汾渭地震带,震级可达到七级左右,地震所带来了一系列后续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泥石流、塌方、洪水、和旱灾等。】
站在周朝王宫之中,伯阳甫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事情像今天这样棘手过。
从儿时开始,他便学习龟甲占卜之术,为官数十年,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占卜之术好像也不是万能的,有些超出人类理解的东西,正在出现,跟玄学无关,跟易学也无关。
天幕中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