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机陛下天天碰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小小的丁勇康认真点了头。

    他知道蒲盛宏就是蒲先生。蒲先生身为帝师, 名气极大。能当皇帝老师的先生很多,但多是朝堂重臣,唯有蒲先生不同。

    至于钟如霜这个名字, 他倒是没有听过, 只能在心里暗暗记下。

    容宁和人约定好,很快继续去听那些江南的将士统计和汇报。她走在前头,丁勇康跟在后面。对于丁勇康而言,他心中依旧是难过的,可那种战胜的喜悦一阵阵蔓延上来, 根本压不住。

    太高兴了。

    丁勇康的脚步雀跃起来。他战胜了丢人、证明了自己。他向所有人都展露出来,他的阵法是有用的!没有人可以再轻视他!

    容宁察觉到丁勇康的轻快脚步,很快放下心来。

    为将者注定不能太将伤怀挂在身上。要是收不起悲痛,若有后续战争, 则很容易顾此失彼。他们要顾及活着的人。活着的人更多。

    江南的士兵们也是又悲痛又高兴。他们悲痛于战场的残酷, 高兴于他们终于没有彻底落下面子。虽然他们是以多胜少, 死了不少人, 但他们是赢了!

    他们彻底剿灭了这一群令人愤恨的凶徒, 可以护住余下的百姓!

    “要我说, 打仗这种事情还是要看我们。我们当初就是没准备。”

    “可不是。我们一个能打十个!”

    他们很快红着眼眶吹嘘起自己杀了多少个人。

    军医治的兵, 严重的可能扛不过。不严重的好了之后也很容易无法再留在军中。好在军中会拨一部分钱给他们。

    容宁带着丁勇康看这些, 一点点和人说着:“行军打仗永远不是只有冲锋陷阵那么一点事。战后的繁琐也一并要在意。他们有些受了伤,回家没法种地, 得给他们想谋生的法子。兵部一向来对此事放在心上,但这么多年政令下达总有疏忽。容家能做的有限,你以后也要放在心上。”

    丁勇康细心听着。

    兵法书上很少有会说这些。兵法书上多教的是如何练兵如何打仗, 有些也会讲利用各种兵器地形,甚至神神叨叨不可信又忍不住要提一嘴的迷信。

    容宁开口:“有的人为何会变成细作?是因为对方给的好处多。外人都知道给人以利益才能挖人, 我们在内要是什么都缺可不行。云南以及北塞就是如此。江南富裕,则是要防细作便攻心为上。让兵知道他们该做好什么。”

    丁勇康听得认真。

    容宁能教的尽量教。

    教到后来,军中休整差不多,容宁折返。

    江南之前的战败太过难看,如今战胜也不敢太过张扬。他们没有人敢向帝王邀功,一群人庆幸着保住了自己的位置,见到旁人都压不住笑意。

    当然,此时松了口气的总领军蔡将军已经有了个外号,叫“蔡五千”。丁勇康身为小丁将军,在打完仗后很快一样有了个外号,叫“丁一千”。前者是嘲讽,后者是荣耀。

    秦少劼看到战损,多看了一眼丁勇康的练兵效果。区区一个多月,丁勇康带出来的士兵比别的将士带出来的士兵死亡的人数少。

    丁勇康的一千人冲在最前面,最早对上八百外寇。

    这就代表着两种可能,一是这批士兵都是肯吃苦能打仗很勇猛,二是丁勇康的眼光和指挥统军本事好。

    两个可能都是好事。

    往后是可期。

    “该罚要罚,该奖要奖。”秦少劼见容宁回来,朝着人招招手,“丁勇康年幼,这次来是临危受命。奖多一些。但他已经是四品,不太能轻易升迁,先奖一些银钱粮食,再赐一把剑。”

    这对于没钱的丁勇康来说,是最实际的东西。

    容宁走过去:“江南的将士呢?”

    秦少劼:“按小捷算。杀敌者按照每小队嘉奖。他们如今是分了十一人一小队对吧?”

    容宁:“是。”

    秦少劼应声:“嗯,那就这么奖。”

    ……

    丁勇康领了容将军的命令,每天都去兵部几人面前露脸。

    军中的奖励下放下来,给江南的军多是以银钱和米粮嘉奖为主。唯有丁勇康被馈赠了一把宝剑,名下兵还被帝王亲赞“江南勇士”。

    本该是快乐的丁勇康,不算特别快乐。

    他小小年纪,陷入了一点愁苦。

    要怎么才能够让这些大人和自己讲那么以前的事情?

    詹大人一边处理兵部的事,一边带丁勇康。他不介意带丁勇康。别人讨厌带孩子,多是讨厌自己怎么教都教不会。但一旦教一个只要教很快就会的孩童,那满足劲别说,格外让人飘飘欲仙。

    太舒畅了。

    詹大人见丁勇康愁眉苦脸的,笑着问:“怎么了?是军中要招水兵的事苦恼到你了?这事蔡将军更需要操心。再者水师练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阵法上也与步兵作战不同。我回头给你找几本书。”

    丁勇康摇头:“不是。”

    詹大人好奇:“哦?那是什么事情能让你这表情?”

    丁勇康绞尽脑汁,说出口:“我想知道兵部的大家以前念书时是怎么样的。”

    詹大人恍然大悟:“哦,你在愁科举。”

    武举和文举截然不同。武举大多是走的军路,升上去也是指挥使,其后是将军之位。当然一旦少了打仗的事,晋升是相当困难。只有极为罕见的个别,会弃武从文,转而当文臣。

    这极个别的例子,多要帝王赏识,又要吏部和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