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盘点千古风流人物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李贺也成仙了【感谢五颜六色的黑色喵(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诗成泣鬼神。”

    石延年喝酒喝得正酣,脸都喝红了,突然听见天幕说到自己的对子,激动得手舞足蹈:“哈哈哈,听见没,咱上天幕啦!”

    “我都说了嘛,这有什么难对的?很简单!”

    周围和他一起喝酒的文人们嫉妒得找不着北,浑身上下散发着酸味的气息。

    如今在盘点唐宋十大诗人,石延年就是影响他们上榜的劲敌!

    纵观古今,再没有比这

    更好的对子了。

    可是这时,天幕突然说了第四个人的对子。

    所有人皆是一愣,思考片刻之后,不约而同回头看向石延年。

    石延年捏着酒杯,表情难得严肃起来,眉头皱得很深:“居然还能这么对……”

    紧接着,他长叹一口气,把酒杯丢在桌子上,任酒水乱洒也不管。

    “是在下棋差一招。”

    有个文人却微蹙眉头,觉得不对:“不怎么对仗,也不通声律,这怎么唱啊?我看不如你对得好。”

    宋代盛行宋词,词是用来唱的,所以非常关注声律的问题。

    “哈哈哈,你舍本逐末了。”石延年含着笑说道:“意境才是上乘啊,我不及他。”

    “我们还局限在情和恨,他已经写出道了。”

    什么人才能写出这样沧桑的句子啊?

    倘若李长吉还活着,也会惊叹于那化腐朽为神奇的下句吧。……

    北宋文学家司马光正在家中的小院里,一边看天幕,一边写自己的《温公续诗话》。

    之前欧阳修写了一本诗话,如今,司马光想续写一下。

    他正好点评到李贺的诗歌,纸上写着——

    (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

    听到天幕后,他沉默良久,抄录所有句子,然后评价道——

    “此句一出,旁句尽废”。

    很多帝王将相皆是愣住,阅历越多的人,越能感觉到其中真意。

    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说尽世间轮回,说尽世间沧桑。

    郁气消散一空,只剩下浩然之气。

    天幕在各个时代引起轩然大波,却没有停下来看人间的喜怒,而是继续播放。

    古青青说道:【居长安,大

    不易。】

    【李长吉称病辞了官,离开大城市长安,回到了老家。】

    天幕出现新的画面,李贺的演员回到了昌谷老家。

    他身材很细瘦,体质不好,成年之后还蒙受种种挫折,整个人暮气沉沉。

    而且他多愁善感,心思细弱,多愁多病,跟林黛玉一样缠绵病榻。

    他在家休养了一年多,身体才渐渐好转。

    家里越来越揭不开锅了,经济越来越差,弟弟要远离家乡,去江西找活做了。

    李贺心怀不舍:“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

    千里之别,就为了赚几口糊口的米呀。

    弟弟叹息道:“哥,你好好养病,不用担心我。”

    裸辞一时爽,事后火葬场。

    李贺送走了弟弟,很懊恼自己的无用,思来想去,准备去谋个差事。

    可是能做什么差事呢?他诗文写得好,也想考进士,可朝廷不让他考啊。

    这时,他一个朋友说:“大唐又不是只有考进士当官这一条路,你为什么不试试投笔从戎呢?”

    李贺瞬间想通了,念头通达:“昔有班超投笔从戎,今有李长吉弃文从武!”

    于是,朋友张彻把他推荐给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

    李贺在节度使手下做了幕僚,过上了边塞生活。

    古青青说道:【之前说了李贺跟韩愈他们关系不错,为什么没有投奔他们,在他们手下干活呢?】

    【韩愈名气不是很大吗?怎么就给看中的人才安排了一个小官,然后就什么都不做了?】

    【其实,这个时期,没什么背景的韩愈在仕途上没进步,依旧是个芝麻官。】

    【他虽然在文坛上很有名气,但是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当官的钱甚至不够一家老小在长安的开销。于是他开发了一个副业——写墓志铭。】

    【这种活需要才情、名气以及书法,韩愈三样都很绝,很多人就请他写墓志铭。韩愈靠着写墓志铭,搞点钱,供一家老小吃喝。】

    【其实写墓志铭是被文人看不起的,这笔钱也被人称为“谀墓金”,毕竟是在赚死人钱嘛。】

    【后来韩愈收了个徒弟刘叉,刘叉从前以乞讨为生,看不惯韩愈写墓志铭赚钱,所以把韩愈的钱给偷走了,还是理直气壮地说——反正你这是靠吹捧死人得来的钱,还不如给我花呢!】

    【徒弟这种“尊师重道”的行为传出去之后,让韩愈成为当时圈内的笑柄。】

    【其实,韩愈也免费给很多地位低下的落魄文人写墓志铭。把他们刻画得非常好,同时抒发自己对世俗的看法。这份兼职,他做得很认真!】

    【至于他的水平有多好?赫赫有名、令人潸然泪下的《祭十二郎文》就是韩愈写给自家亲戚的。】

    【而皇甫湜父亲遭贬,于是悲愤满怀地离开京师。】

    【总而言之,韩愈和皇甫湜自己都顾不上自己,就更别提李贺了。】

    【即使他们想给李贺安排小官职,李贺估计也不想答应,现在他对仕途没了想法,只想投笔从戎,去建功立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