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嫁了一个老皇帝

报错
关灯
护眼
四部转过后,就可以考虑做一些地方?官,积累政绩。 (15)(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秦行朝走?时众人集体?放鞭炮庆祝,但心里?也知道,没?他根本?不行。

    原以为尘埃落定,彻底挺过?来了,这场宴就是彻底辞旧迎新,杯酒泯恩仇的熄战。

    万万没?想到,袭红蕊居然在宴席突然发难,整个吏部的人都要瘫了,难道还没?完?

    完当然是完了,但吓还是得吓的。

    袭红蕊冷冷地扫了吏部那边一眼:“诸位大人不用那么紧张,要是你们也有事?,早就和菜市口的脑袋,滚做一堆了,不是你们的罪,你们自然也沾不上。”

    “但这做人,就不能记吃不记打,萧党的下场,诸位需铭记在心!”

    “然而本?宫也知道,在朝为官者,多有不得已处,官大一级压死人,纵己不愿,长官胁迫,也不得不依从?,入奸党之流。”

    “身不由?己,如之奈何,皇上仁慈,网开一面?,从?今以后,过?往种种,烟消云散,既往不咎。”

    “只盼诸位,从?此行正路,沐圣德,以国家社稷,天下苍生,黎明百姓为重。”

    听到这句既往不咎,萧党残余一颗时时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地,感激涕零地看着袭红蕊。

    袭红蕊便继续侃侃而谈:“往事?不可不鉴,吏部主理百官任免调用,考核升迁,不可不正,所以皇上下决心清理吏治,整顿吏部,使天下再无结党之流,冤屈之才。”

    “皇上有意,于各州府设集言司,除收集民意以外,还要单设一部,收百官之匿信。”

    “凡上司胁迫,敢怒不敢言者,皆可投入黑箱,天不能见,地不能知,阴入天子之耳,上下通达,使鬼祟妖邪者再无法为恶。”

    “集言司作为专门察言的机构,每年依照当地的舆情?,对当地官员做评勘,集言司的评勘,将作为吏部迁吏的重要标准。”

    “心中无民者,不是好?官,想想罪相萧南山的下场,希望在座诸位不要落到他那般田地,为万民唾骂,遗臭万年。”

    “这就是我想说?的所有,妾身见识鄙薄,不知林相觉得,此法可行否?”

    林儆远:……

    沉默一会,缓缓开口:“娘娘本?意是好?的,但此法推行下去后,以下克上,以民克官,百姓不再信任官府,长官无法信任下属,众人互相猜忌,胆战心惊,亲善之心荡然无存,整日惶惶,举世之敌,如何全心全意为朝廷尽力呢?”

    袭红蕊立刻大笑:“林相何以站在心怀鬼祟者的角度想问题,整日惶惶的是谁呢?”

    “自然是欺压下官,鱼肉乡里?,无君无父,天怒人怨之人。”

    “这样?的人,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不应该吗?”

    “读书人读书,为的是什么?”

    “不是金银粪土,沽名钓誉,结党营私,而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持此心者,昂首行于天地间,坦坦荡荡,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岂畏区区人言?”

    话音一落,全场俱寂,等等,她刚刚是不是说?了一些很惊人的话……

    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崇文帝已经拍案叫绝:“好?啊!好?啊!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读书人却当效此志!”

    “使此言天下传之,以后不管是居于庙堂,还是居于乡野,都不忘此心,坦坦荡荡做个忠臣、贤臣、良臣、纯臣。”

    “勿效萧氏,勾连党羽,以营己私,欺压良民,使天下百姓皆欲噬其骨。”

    众臣:……

    不是哥,你前半辈子干的事?,你都忘了吗,萧南山怎么回事?,你心里?没?点数吗,怎么好?意思说?出口的!

    但皇帝突然间就这么义正辞严,慷慨激昂了,底下大臣能有什么办法呢?

    就算是反对袭红蕊,也不能反对这么伟光正的论调啊……

    刚被?“既往不咎”赦免的萧党残余,听到这毫不犹豫地开始歌功颂德,高呼圣明,用尽一切溢美之辞,把皇上娘娘和这个英明的决策,夸了又?夸。

    那一口一个“为国为民”,把右相那边都干沉默了,到底谁是清流来着?

    崇文帝一直被?清流那边,用“为国为民”的口号规训,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能用同样?的话术,把巴掌甩回去。

    看着底下和吃了颗苍蝇一样?的清流们,崇文帝快笑死了,让你们天天“为为为”的,现在给朕为去吧!

    兴高采烈地再次和自家贵妃互相碰杯,互相吹嘘后,一齐笑吟吟地看着下面?。

    袭红蕊坐在座首,皇帝身旁,没?有丝毫挂碍的和林儆远直接对视。

    你既使清流之名,就应该知道,你为臣,我为君,我为你纲。

    清流是规则下的产物,而我是制定规则的人。

    对付你不用巧计,只用正面?破敌!

    ……

    皇帝下令加开恩科,开心的自然是天下待考考生。

    因为今年乡试和会试压缩在一年,赶得很急,所以不管是备考哪个的,都很紧张,天下第一楼又?爆满了。

    经过?崇文帝微服私访一事?,天下第一楼彻底成了文人的交流中心,消息四通八达。

    而因为一张纸的出现,所有人都沸腾了。

    继技官衙的报纸之后,朝廷又?发行了一个“政言报”,用来宣扬皇帝的英明。

    用袭红蕊的话说?,您干好?事?怎么能藏着掖着,不让百姓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