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兄跪求我嫁女驸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章 舌战群臣(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今日晌午回来有南瓜饼吃, 我吩咐厨房做了。”

    清晨,萧舒安一边帮林秀穿衣,一边道。

    “你真好, 我中午会早些回来的。我要吃热乎的南瓜饼。”

    今天是林秀第一天去早朝。被任命这么久, 林秀都还未正式上任过,今天不仅要正式上任, 还要宣布变法。朝堂上的一场腥风血雨, 在所难免的。

    “不管大臣们说什么,都不要急, 不要发怒。你越是气急, 她们越是要攻击你,反倒落人话柄。”萧舒安耐心的嘱咐着林秀,很像一位称职的贤惠妻子。

    “嗯,知道了。”林秀闭着眼回答,仍想多眯两分钟。

    “今日不管成与不成, 都无需灰心。来日方长,皇兄和我都会为你撑腰的。不管结果如何,别气馁。”萧舒安帮林秀整理好衣领, 穿衣完成。

    林秀笑了,“我怎么觉得你比我还紧张啊?”

    这次萧舒安没有无视林秀,而是正经道, “朝堂不比沙场安全,这里的凶残没有刀光剑影。唇舌就是剑,诛心便可杀人。你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堂,我如何不担心?”

    林秀将双手放在萧舒安肩上安慰道:“放心吧。如果唇舌可以做剑, 那我一定是武功最高强的人。他们人多,我也不是孤立无援。母后不是已经帮我游说了?还有你和陛下, 就是我最大的靠山。没事的,嗯?”

    “嗯。”萧舒安勉强微笑,纵使心里还有担忧,她也知道,这个时候说多了不好,只会乱了林秀的心神。

    早饭过后,萧舒安和林秀乘着马车去上朝。林秀今天一身黑色红边的朝服,比平时肃穆了不少。

    到了宫门口,两人下车。萧舒安一直将林秀送到景明殿门口,引得其他大臣纷纷侧目。萧舒安却不在意,她嘱咐道:

    “我就在偏殿等你,等下了朝,一起回家。”

    林秀心中一股暖流通过,这个女人,虽然和自己只是一对假夫妻。但她真的很温柔,也很体贴。不仅仅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臣子,而是真的把自己当伙伴,当自己人。林秀心里暗暗想道:今日,必胜。

    “好,你吃些水果看看书等我。我很快回来。”

    “嗯。”

    林秀转身,踏进陌生的宫殿。萧舒安在身后,直到看见林秀进了殿,才转身去偏殿。

    “如风,让来福时时通报景明殿的情况。”

    “诺!”

    林秀初来乍到,没什么熟人。朝中大臣也不屑和林秀这种没身份的人打交道。因此林秀站在队伍的最尾端,也没人理她。但林秀丝毫不在意。

    殿中放了一把又宽又大的案几,大臣们都在讨论,这是给谁坐的。周朝大臣都是一人一案几,坐在殿两侧来上朝的。官职小的,会站在坐着的大臣身后。

    “这给谁坐的呀?”

    “不知道,位置这么靠前,放在陛下的王座下面,莫不是给丞相的?”

    “丞相不是有自己的位置吗?就在那儿啊。”

    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内侍进殿。

    “上朝!百官上殿!”

    大臣们纷纷入座。

    等大臣们都归位,内侍又大声唱道:“廷尉到!”

    来福到殿门口请林秀出列,引路带她向前。

    “廷尉还要通报!又不是什么大官!”

    “廷尉也报号,谱大!”

    一些大臣开始不满的吐槽。

    来福一直引领着林秀走到宫殿最前端,在那张被纷纷讨论的几案旁站定,没有落座。

    大臣们几乎忍不住想要骂娘了,胸中的愤懑几乎要喷发。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这一切都是陛下默许的。不然也不会是来福去请。于是忍了又忍,还是选择先闭嘴,看看今天怎么说。

    “陛下临朝!”

    萧谨恭进殿。

    “参见陛下!”

    “免礼,众卿入座!”

    “谢陛下!”

    萧谨恭和大臣们一起落座。唯有林秀还站着,没敢坐下。

    “诸位爱卿,今□□会,没有别的事,只议强周大计。廷尉林秀,提出变法强周。此乃国家大计,须得上下同心,今日朝会商讨议决,众爱卿当坦诚直言,无需顾虑。”萧谨恭话落,殿内一片沉寂。

    也不是没有预料。很多大臣已经知道林秀想要变法,也知道昨日太后召见了一些大臣商议此事。只是还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这么直接。

    丞相和凉王对视一眼,皆心中有数,垂眸不语。

    “事关重大,臣等一时无从说起。廷尉不如先行申明主张。”郎中令李贤道。

    “也好,林秀,你就先说说吧。”萧谨恭道。

    “诺!”林秀给陛下行礼,又转身给众大臣行礼,然后落座。

    偷偷的深呼吸一口气,林秀开口道:“观今天下,只有变法才能强国。依秀所见,周国变法主要有四:

    一,奖励弄耕以富国。

    二,奖罚有章 以强兵。

    三,完善律法以正民。

    四,统一政权以理国。

    四条纲要之下,各有细则以便实施。”

    “臣有疑问。”丞相的学生吴准道:“廷尉将变法当做已经达成的共识。但是诸位大臣还没有表示赞同,不如廷尉先说说,为何要变法?”

    吴准几句话,把谈话推回了最初的起点。说白了,对于一些贵族大臣而言,变法的内容是什么都不影响他们的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