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嬴政这次是真的无法理解。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蒙毅,发现他正在认认真真的记着笔记,把王阳明的这句回答都摘录了下来。
好吧,再听听看。
“基于这样的哲学观,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这里的知指的是人们内心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而行就是人们的具体行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要做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理对人的要求。”
知行合一,嬴政表示这个思想他总算还能稍微理解一点了,不过要做到知行合一倒是真的不太容易,从小在阴谋算计中长大的嬴政,见惯了太多虚伪的面孔,包括有些儒生,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没有几个真的做到的,都只是追名逐利罢了。
“关于阳明心学,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他‘致良知’的思想,这个小故事出处不可考,大家听了权当一乐。”
听到林老师这么说,嬴政一面想着这人故事真多,一面又认真听起来。
“说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有一天抓到了一个盗贼,这盗贼知道王阳明著名的良知理论,于是问他:‘你讲人人内心都有良知,难道像我这种盗贼也有吗?’语气中充满着挑衅的意味,王阳明没有继续跟他讲道理,当时天比较热,他于是对那盗贼说道:‘天这么热,要不你把外衣脱了吧。’”
“那盗贼依言脱了外衣,王阳明见了,又说:‘还是太热了,要不你把内衣也脱了吧。’那盗贼听了这话,为难的说道:‘这,不太好吧。’王阳明听他回答,便说:‘你看,你死都不怕,却不愿脱了这内衣,说明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这就是你的良知。’”
“哈哈哈哈!”屏幕前认真听完故事的蒙毅和嬴政都不由笑出了声。
不知为何,他们都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画面感,似乎都能看到那个盗贼窘迫的样子。
不过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的确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思想。
屏幕中,林老师也笑了一下,继续说:“这个故事就意在说明人内心所具有的道德伦理,是可以通过反省内心而得到的。那么学到这里,我们可以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两者有那些异同之处。”
林老师切换了课件画面,屏幕中出现了一个表格。
“首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二者都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所推崇的道德伦理,属于意识范畴,因此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而不同之处在于程朱认为‘理’在客观的时间万物之中,而陆王认为‘理’在人们的心中。”
“基于这种认知,理学提出了‘格物致知’方法论,而心学提出了‘反省内心’的方法论,这说明他们一个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个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得,嬴政觉得他又有点不太想听了。
一旁的蒙毅则是认认真真的在纸上画下了课件上的表格。
作者有话说:
本章引用资料文中均有标注。
这里对始皇大大又有点刻板描写,主要还是想强调他对形而上的思想不感兴趣的这个私设,蒙毅对哲学感兴趣也是私设,准备培养他成为秦朝著名思想家,以后还要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始皇大大估计要更头疼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