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鲤娘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1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刚开业的时候,县主来购过衣裳。”

    “乐安县主如今已经是太子侧妃了。”沈泽秋垂眸盯着炭火,声音沉沉的,“县主六月就回了京城。”

    安宁恍然大悟,难怪当时乐安县主说时间来不及,原来她赶着回京城,而宋家似乎和郡王府不和睦,难道宋家被抄家是这个缘故?

    再联想到清源县的赵大人也是突然秘密回京,安宁虽然不知内情,但总觉得有些奇怪。

    沈泽秋安慰的拍拍安宁的肩膀,将她搂在怀中,低声劝慰,“别多想,咱们会一切顺利,平平安安的。”

    烛影摇曳,灯火朦胧,安宁有些困倦,她轻轻的靠在沈泽秋怀中,感觉特别踏实,一家人在一起,她就很欢喜,也很满足。

    “早些睡吧,我累了。”安宁少有的主动,贴着沈泽秋的脸颊落下一个吻。

    沈泽秋受用极了,晚上安宁说累,他就真的没有折腾,搂着安宁老老实实睡了一宿。

    ……

    到了第二年冬天,皇帝驾崩,太子登基,新年之后改了国号,大赦天下。

    这些事儿发生在遥远的京城,对青州的百姓们来说太过遥远。青州的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宁秋阁又新开了分店,沈家的小少爷沈煜皓在青远学院的年考上得了头名,被誉为小神童。

    开春了,京城里来了人,站在宁秋阁总店门前问掌柜娘子可在。

    何慧芳恰好做了艾叶粑,新蒸好还冒着热气,用食盒装了些,提到铺子里来给安宁她们尝鲜。她瞧着来人答了句,“我是这家掌柜的亲娘,你们找我儿媳妇啥事啊?”

    “哟,是沈老太太啊,大喜事。”来人脸色变化极快,一下便笑意盈盈的。

    原来乐安县主在太子登基后被封为淑妃,成了新帝的宠妃,想起青州宁秋阁的衣裳,到现在都忘不了,还想请宁秋阁帮制作几套裙子。

    “淑妃娘娘的原话是,皇上夸宁秋阁的裙子做的好,配色舒服,花样也新鲜。”

    “皇上高兴,娘娘也高兴,特意吩咐我们来定衣裳,等郡王爷入京,一块带到宫里去。“

    何慧芳惊呆了,皇上,娘娘,郡王爷,这些人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人物,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安宁和沈泽秋也一万个没想到,乐安县主从落魄皇族成了宫里的娘娘,还惦记着宁秋阁的衣裳。

    这是确实是大喜事。

    安宁和徐阿嬷一块设计了两套衣裳,挑选了宁秋阁手艺最好的绣娘赶工,在平永郡王进京前做好了,随着车队一起入京。

    至此,宁秋阁的招牌更加响亮,人人都称赞,这可是宫里的娘娘都惦念的衣裳,比京城的还好哩。

    生意上红红火火,一家人也都平安顺遂,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快极了。

    宁秋阁的招牌彻底打响,将铺子开到了州府,和附近几个大城,宁秋阁不仅经营衣裳、胭脂首饰,还开办钱庄,经营船队,就连金陵也有他们的织布坊,染布坊,桃花镇沈家也成了青州有名的富商。

    而在沈家村,沈泽秋一家更成了传说中的人。

    “哎呦,泽秋小时候就聪明,虎头虎脑,一瞧就是个做大事的人。”

    “还有安宁啊,虽然一开始身子骨不大好,但瞧着就有旺夫像,是个贵人哩。”

    沈家村还是老样子,老槐树下坐满了纳鞋底,摘豆角,和扯闲话的村民。

    ……

    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盛夏的夜晚,要是刮一阵凉风,让人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沈泽秋用扁担挑着两只箩筐,推开陈旧的木门走入院子,箩筐里是卖剩下的粗布,棉布,还有一个装满糠的布袋,里面是今天卖布换来了六枚鸡蛋,鸡蛋金贵,家里一般是舍不得吃的,要攒起来拿到镇上去卖。

    他娘亲何慧芳总念叨,家里的每一分钱都要攒起来,攒着给他娶个好媳妇儿。

    不过今天,他娘特意走到村口来提前告诉他,她今天相看上了一位姑娘,脸上有伤,身子骨比较弱,但人是一顶一的好,沈泽秋有些忐忑,和说不出的小激动。

    一进堂屋,他先低头把箩筐放下,手掌在裤腿上抹了两把,这才敢抬头看。

    屋子里的灯不太亮,一位年轻的姑娘抬眸望来,眼眸清澈,只看了一眼,沈泽秋的心就砰砰砰狂跳不已,一股说不清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他娘亲说的对,是位一顶一的好姑娘。

    “泽秋哥,泽秋哥……”几声低唤,将沈泽秋从梦中唤醒,安宁的脸庞逐渐清晰,正笑盈盈的看着沈泽秋,“你看账本看累了,都睡着了。”

    沈泽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身舒展了一下腰肢,柔声的对安宁说。

    “我梦见了第一次见你的场景。”

    “梦中见了你,醒来身边还是你,真好。”

    安宁点了点沈泽秋的额,“嘴越来越甜,越发会哄人啦。”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

    厨娘做好了晚饭,丫鬟们准备上菜了,梅香过来通禀,“老爷,夫人,开饭了,小少爷从学堂回来了,小姐也到饭厅了。”

    安宁对梅香点点头说知道了,然后扯一扯沈泽秋的衣袖,“咱们快些去,别叫娘等着咱们。”

    还没到饭厅,老远就听见了何慧芳洪亮的声音,“哎呦,咱们小杨梅也会背诗啦,和你哥一样聪明,来,再背一首给奶奶听!”

    安宁和沈泽秋站在门外瞧着,脸颊上都带着笑意。一家人齐心协力,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完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