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鲤娘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不容易过了伏月, 天晴了一个多月后,终于下了一场痛快的暴雨,雨过天晴, 一下便凉快了。

    安宁坐在柜台后算完了帐,问莲荷可知道哪里有凤仙花。

    “沈娘子找这个做什么?”莲荷问道。

    安宁月份大了, 身子越发笨重, 坐在柜台后的高椅上, 腰后垫着软垫,手里拿着把小团扇扇风。

    “乞巧节就要到了,我想用凤仙花挤出汁子, 给来铺子里的姑娘们染指甲用。”

    莲荷叹了句, “沈娘子想的太周到了。”

    “应个景嘛。”安宁放下扇子, 端起桌上的茶啜了口。

    莲秀听见她们说话,将脏抹布往水桶中一扔, 站起来说,“我晓得哪儿有凤仙花, 上回我陪沈老太太去菜场。看见路边卖豆腐的那家人院子里, 长了好大一片。”

    安宁眼睛亮了亮, 轻声对莲香说, “那你跑一趟, 去问问店家可卖花, 价钱怎么算。”

    莲香点点头,把脏抹布洗干净在后院晾好, 倒了脏水后,擦了把脸往菜场跑去。

    过了会子庆嫂到了,手里拿着一串二十个香囊,放到柜台上, “安宁,香囊都做好了,你过来瞧瞧吧。”

    安宁扶着腰慢腾腾的走过去,这批香囊的造型和上次端午节的差不多,不过里头的香料改了几种,闻起来更加幽香馥郁。

    “帮我挂到这边来。”安宁指了指墙上的美人图,上回叫沈泽秋在美人的腰间钉了两枚钉子,现在把香囊挂在钉子上,就如美人佩戴着香囊,十分的融洽。

    香囊备好了,安宁还招呼大家用蜻蜓翅膀、纸做了一批花钿,有各色花卉,也有扇子、弯月等花样,一枚一枚放在小木盒子里。

    客人们来铺子里瞧见了这些香囊和花钿,问起价来安宁总轻轻摇头,”这不是卖的,是七夕那日铺子里投针验巧得胜者的彩头。“

    客人们往往都惊讶的问一句,“什么叫投针验巧?”

    乞巧节吃巧果,拜织女,给牛过生日,听喜鹊叫是旧风俗,而投针验巧是最近这些年从京城那边流传的新游戏,桃花镇上大部分人还不晓哩。

    安宁笑着解释,“就是七月初七那日,拿一碗水放在太阳底下,未出阁的闺女拿缝衣针往水面上投,针会漂浮在水面上,倒影是花鸟鱼虫则表示手巧,一根直线或者杂乱的便没讨到彩头。”

    杨筱玥来铺子里逛,听到这个杏眼一睁,“针落到水里不就沉底了吗?”

    “杨小姐七月初七那日,来小店试一试便知了。”安宁笑着说。

    “好,我一定来。”杨筱玥近日常来铺子里请安宁梳发,有时候安宁和莲荷都忙,莲香也帮她梳过一回,虽然不及安宁二人技巧精湛,梳出来也是像模像样的。

    “莲香,要不你跟了我吧。”杨筱玥心直口快,还以为莲香是安宁买来的丫头,“沈娘子,你花多少钱买的?我付双倍好不好?”

    这话把莲香吓了一跳,生怕安宁真卖了她,求助似的看着安宁。

    “杨小姐说笑了,莲香店里帮工的伙计。“

    杨筱玥一怔,有些不好意思,拍了拍莲香的手,“没吓着吧?我是瞧着你我年纪差不多,我想和你做个伴,你别多心。”

    莲香点点头,至此以后每回看到杨筱玥就躲,当然,这是后话了。

    这小半个月杨筱玥过得很郁闷,她姨夫和表哥不知道又发了哪门子疯,把许彦珍拘在府中不准出来,据说还是不太满意张陵甫做许家的女婿,她失了玩伴,又有了心事,人都瘦了几斤。

    七月初六,安宁让沈泽秋去打了半桶桃花江里的江水,晚上睡觉前提了半桶井水,井水和江水混合在一块,分别装在几只大碗里,静静置放了一夜。

    何慧芳一开始还犯嘀咕,“这是做啥呢?”

    “是投针验巧用的水,等太阳出来晒上半日,娘你就明白了。“

    七月初七一早,莲香拿上安宁给的三十文钱,去菜场卖豆腐的夫妻的院子里采来了一大簇凤仙花,然后莲荷把昨晚静置了一晚上的水放到了铺子前。

    随着太阳升起,何慧芳惊讶的道,“哎呦,我瞧清楚哩,这水面上有一层膜膜。”

    这层膜就是针可以浮在水面的窍门了。

    不一会儿,铺子里头来满了客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比开业那日还热闹,排着队玩投针验巧的游戏,还有的等着用凤仙花花汁染指甲。

    庆嫂和慧婶子也帮忙来右边接待客人,只是二人偶尔会嘀咕两句。

    “安宁又是送香囊又是送花钿的,这成本花销不少哩,我看今儿这一群人都是来占便宜的,怕是会亏本哦。”

    “且看看吧,安宁脑子灵光,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哩。”

    今日的客流没有一千也有七八百,只要有一成的人在店里买了东西,安宁就不会亏,果然,晚上一盘帐,今日挣的银子刨去香囊花钿的成本,比平日里挣的多了两三倍。

    到了天黑关上门,何慧芳说,“今日是乞巧节,我们两家人凑在一块吃顿饭吧。”

    天还没黑之前,何慧芳去菜场的卤肉店买了一只外皮金黄的脆皮烤鸭,又买了一斤小河鱼,把内脏收拾干净了,复炸了两遍炸的香香脆脆,又在院子里摘了两根黄瓜,做了个凉拌菜。

    最后出锅的是一碟子碧油油的小青菜。

    两家人凑在一块,吃了第一顿喜气洋洋的庆功宴,照这样下去,别说还清欠冯二爷的款,就是把钱家的铺子买下来,也是早晚的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