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2章 皇后娘娘这招太狠了!!!(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刘邦难得沉默。

    他手里捏着诏令, 一字一字看过去,里面所写的策令全是为大汉王朝所打算,没有半点私私心, 哪怕对吕雉苛刻如他,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吕雉对汉家江山远比他想象得更用心。

    正如她所说, 大汉是他的, 可也是她的, 她怎会白白将万里疆土拱手相让?

    所谓的封吕氏为王, 所谓的抬举外戚,全是因为天子年幼而又无大才的不得已而为之。

    功臣列侯野心勃勃,各地诸侯伺机而动, 若不给年幼的天子找一个强势可靠的外戚帮扶他,他如何坐得稳九州之主的位子?

    可饶是如此, 还是没能逃过被屠戮一空的惨剧。

    ——外戚无能, 天子孱弱,其结果只能是皇权旁落, 藩王入京。

    虽汉家江山得保,可终究与吕雉再无关系。

    而在百年之后,她甚至还会被某位皇帝废去祭祀,移出宗庙, 威威赫赫的开国皇后,风雨飘摇之际护住大汉王朝的一代奇女子, 就这么被后人所厌弃,成了游荡天地的孤魂野鬼。

    她当然不甘。

    所以她机关算计也要将鲁元推上那个位置,并在他活着的时候便立下皇太女, 再以他的名义断绝立王夫, 断绝立异姓王, 让那些心怀鬼胎的野男人绝无上位可能。

    哪怕未来的某位女帝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可这样的诏令摆在这儿,立王夫便是与天下为敌,便是将自己的皇位拱手相送,她也会权衡利弊,要么退位,要么让自己的野男人别这么跳。

    而那些有才之志的男人,并不会因为不得立王夫而放弃辅佐自己的孩子登基。

    ——那可是自己的孩子位尊九五坐拥天下!

    放在平时,乱世之中才有这种可能,可乱世之中能活下来的又有几人?

    位置只有一个,全天下的人都在争,尸山血海,明枪暗箭,能活下来又能坐稳江山的人只有一个,那个人,未必是他们的孩子。

    可现在不同。

    现在是女帝登基,女帝掌权,一旦他们入了女帝青眼,一旦他们的孩子成功活下来,那么登基为帝便指日可待。

    这是一种比君臣关系更稳定的利益捆绑。

    君臣关系靠的是良心来维系,而血脉关系却是抹杀不了的,纵然你不想承认,但你的父母孩子却就是那个人。

    刘邦放下诏令,忽而有些感慨。

    ——要是韩信活着就好了。

    萧何说他国士无双,一点都没有过誉,那小子整天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①,他身边那么多的功臣列侯,没有一个是他能瞧得起的。

    韩信傲是傲了点,但的确有大才,若这次领兵出征匈奴的人是他,指不定匈奴早就消声灭迹,再不能危害大汉疆土了。

    可惜能力强,野心也不小,当初与项羽对峙时,他便以不发兵来威胁他封王②,口头封王还不够,还要把疆土画出来,这样他才肯用兵。

    挟持封王,他忍了,韩信便变本加厉,说好一起合围项羽,他是汉王他先上,韩信领兵再跟上,但项羽岂是一般对手?他的兵打得都没了,人都快死了,韩信还在按兵不动,冷眼旁观他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③,仓皇逃命。

    那是他生平最狼狈的一次,为了逃命把一双儿女都踹了马车④,要不是夏侯婴几次三番把一双儿女抱上来,哪还有大汉王朝现在的皇太女?

    ——而这一切,都是拜韩信所赐。

    但他到底爱才,又忍了。

    忍到大汉建立,韩信又双叒叕开始了——

    有人密告他韩信谋反,他不信,直接去韩信的封地去找韩信,韩信想发兵反叛,又觉得自己并无过错,想去拜见他,又觉得自己被擒,最后杀了钟离昧,证明自己没有反心。

    他信了。

    想想韩信的功劳,还是没舍得杀,只是把韩信带回长安,降王为侯⑤。

    其实他是真的爱才,也是真的不舍得杀韩信,哪怕韩信把我有异心写在脸上,他也不舍得杀。

    他太清楚在废墟之中建立的大汉是怎么孱弱的王朝,太需要韩信的将才来威慑四方,若是继承人能压得住韩信,他断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事情来。

    ——可惜他那时候的继承人是刘盈,樊哙这种人他都怕他压不住,更何况韩信这种世间无二的绝世兵仙?

    盈儿为储君,韩信必须死。

    所以韩信死了,世间再无兵仙,再无猛士为他守四方。

    又所以他不得不一把年龄亲征匈奴,险些丧命。

    刘邦心情极为复杂。

    ——若韩信没死,他何至于此?

    韩信若还活着,年轻,又模样俊俏,以前在他手底下当将军时就颇受女人的喜欢,鲁元若是见了,大抵也是喜欢的。

    ——爱美之心不止男人有,女人也有。

    鲁元的前任丈夫是张敖,韩信不比张敖好得多?

    若韩信还活着,又跟鲁元生了个孩子,以后是他的孩子是大汉王朝的主人,不比他封侯强得多?

    这样一来,他大概不会折腾了,老老实实打匈奴,扩疆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万里江山。

    等他老了,打不动了,孩子们便长大了,给他封个荣誉性的侯,让他安心在长安养老。

    再过一些年,他死了,女帝送葬,储君扶棺,这样的生荣死哀,岂不比窝窝囊囊死在钟室强?

    可惜,他悟得太晚,让大汉王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