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胤祚说话,康熙便不乐了。
他满眼温柔地望着吸吮着手指,半合着眼要睡不睡的小孙孙:“哪里像猴子?这明明是天底下最最最可爱的孩子!”
胤祚:“…………”
这话也像是在哪里听过的?
或许是觉得胤祚的表情有点古怪。
顿了顿,康熙又补充道:“上回朕看到这么可爱的孩子,还是在看到胤祚呢。”
胤祚:“…………”
这么说, 儿臣也不会开心的哦?
十五阿哥:“…………哦。”
他同情的看看胤祚, 小声嘀咕:“原来六哥以前长得像猴子啊……”
胤祚:“…………”
猴子这个梗就过不去了是吧!?他气极反笑,轻哼一声:“你应该问问你六姐姐,你出生的时候才像猴子呢!”
十五阿哥撇嘴:“不可能。”
他双手叉腰,昂着小脑袋:“绝对不可能!”
十五阿哥捧着自己的小脸:“我这么英俊帅气,小时候肯定很可爱的啦!对不对六姐姐?”
六公主:“…………”
她身体一僵,下意识挪开了视线。
答案,不言而喻。
十五阿哥如遭雷击:“哎哎哎哎哎?”
殿内众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当日,康熙为嫡长孙取名为弘晟。
晟,光明炽盛,兴盛旺盛。
意指孩子前程远大,又含对天下的期许。
同年开春,放下心事的四阿哥踏上远行之路。他跟随在靳辅身边,深入学习治理河务的同时,他还提出不少颇有建设性的看法,堪堪半年时间便有不小的成果。
半年之后,时间来到康熙三十四年初。
若说康熙立佟皇贵妃为皇后还不出意料,那立德妃为贵妃便引发阵阵议论。
皇上难道不怕膝下有三子一女的德贵妃成为太子的劲敌吗?更何况四阿哥还是皇后养子,在佟皇贵妃晋升为皇后以后,堪称为半个嫡子也不为过。
康熙没有给予任何回复。
早已无需考虑朝臣在思考什么的他,并不觉得这番操作会引发任何议论,很快又颁布了其余的晋升。
除去平嫔为平妃、成嫔为成妃、贵人章佳氏为敏嫔,庶妃万琉哈为定嫔,庶妃袁氏为茂嫔,更有不少年长嫔妃得以晋升。
唯独宜嫔和瑾嫔不见踪迹。
这对曾经为宠妃的姐妹花,前者被留在西苑,几乎不出现在人前,而后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康熙发现她收买宜嫔身边宫人,并怂恿宜嫔与五阿哥关系破裂以后,瑾嫔没有被降位,却也被摒弃在翊坤宫中,除去一双儿女外鲜少有人探望。
封后大典的当日,瑾嫔和宜嫔难得出现在人前。瑾嫔仰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后,又看向笑容灿烂的德贵妃,最后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宜嫔。
所有怅然和不甘,最终化为苦涩。
封后大典以后,胤祚也年满十五岁。他跟随四阿哥的脚步,也选择离开京城去学习。
和他一起出发的,还有范有礼。
两人带着满腔热情,踏上前往远方的道路。
胤祚同时还有钦差的身份。
他一路走去,也一路将所见所闻送回京城。针对崎岖难走的道路,胤祚提出修建官道,增加城际间往来车马的想法。
针对灾后坍塌,年久失修的村庄城镇,胤祚又提出规划百姓居所,修建规定房屋的想法。
此外,他还和范有礼一同宣传新作物。
推广宣传的时候胤祚又发现百姓大多数人不识字,对新生事物更是充满恐惧。他不但派遣官员衙役前往村庄宣读知识,更提出要建设基础学堂,让天下百姓能够认字学习。
胤祚最终来到了目的地。
港口处终日泊满船只,无数店铺行人将这里挤得水泄不通。出海归来的渔船,从远处而来的异国商人,忙于运货的当地百姓,一切显得乱糟糟又井然有序。
这里是广州城。
胤祚望着一艘艘远去的船只,眼里闪烁着光芒。
范有礼好奇问道:“你不去吗?”
他指向那艘巨大到惊人的船舶:“这是前往欧罗巴的官船吧?”
胤祚定定看了很久,而后摇摇头。
他笑着说道:“我还有没有做完的事,等做完以后再去吧!”
14.幕后
胤祚遵循了自己的承诺。
他送走了康熙、送走了皇太后和德皇贵太妃,又携手十三弟胤祹接连送走了皇兄、大哥、三哥、四哥、五哥……乃至一干姐姐弟弟和妹妹们。
最后同辈分的就只剩下胤祚一人。
皇帝——胤祚自小看顾长大的侄子弘晟泪流满面,紧紧握着胤祚的手:“皇叔……皇叔!”
胤祚已是老眼昏花,看不清眼前一切。
他眯着眼睛,摸了摸皇帝的手背,又看向自己的子女孙辈。
无法压抑的哭泣声在周遭回荡。
看不清面前众人脸庞的胤祚摆摆手:“别哭啦,本王已经满足了。”
有疼爱自己的汗阿玛和额娘。
有看顾自己,到最后都放不下心的兄弟姐妹,还有孝顺听话,继续努力拼搏的子侄们。
有人孜孜不倦,努力推动着科学的大门。
有人渴望冒险,带着自己的梦想出海远游……
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