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怀了双胎,这么大的大事院判不敢隐瞒,没多久,这宫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两宫皇太后也难得的愁眉苦脸,原先的喜悦早就没了。
怀胎是喜事,可是双胎……
甄太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安慰自个道:“说不定是女胎呢,到时得两个公主,多好啊!”
无论是晰儿还是玉儿都生的极好,他们的孩子一定也会长的很可爱,到时能有两个生的一模一样的孙女,到时打扮起来,多招人注目啊。
这样一想,她突然觉得该让人送几件平安幼时的衣裳过去,保佑黛玉生两个女娃娃,虽然她比较想要孙子,但想到要送一个孙子走,她倒觉得还不如两个孙女好些,至少不用祖孙分离啊。
徒晰微微一叹,“院判已经把出来是个男胎了!”
别小看了古人的医术,早在二个月半时,院判就能把出来是男是女,只不过当时为了确保起见,他让院判等到三个月上后再判断,没想到这一把,不只把出来是男胎,更没想到的是还把出来是双胎!
这也是他头疼的原因,当然啦,有他在,绝对不会让儿子落到李远那般的下场,可二个儿子势必难保全,要是送走一个儿子,他和黛玉能忍得了骨肉分离之苦吗?他受得住,但黛玉绝对受不住。
再则,这对送走的孩子又何尝公平?毕竟这可是皇位,不是其他。况且,谁能保证留下来的儿子一定是出众,能做一国之君的?
他如今在这位子上,顾虑的也越发多了,做为大晋皇帝,他必须得为大晋负责,他不能保证自己的长子就一定适合这个位子,贤能并不是靠出生顺序而论。
儿子越多,选择越多,越有可能挑到合适的儿子继位,而不至于像太上皇那般,几个适合的儿子被自己给玩死了,最后只能矮子里挑高个的了。
有着这先例,徒晰压根就不想把次子给安排出去,唯一头疼的是该如何将次子安稳的留下来而已。
见众人愁眉苦脸,乌太后强笑道:“好了!说不定黛玉有的是龙凤胎呢,到时孙子有了,孙女也有了,岂不甚好。”
倘若如此,可是吉兆,是喜事呢。
众人也随着乌太后笑了起来,虽是笑着,但大伙也明白,
这不过是自己安慰自己的话语罢了,
胎本就少见,龙凤胎更是少见,龙凤胎的机率当真是小之又小,但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用这个可能性来安慰自己了。
甄太后下意识的轻声道:“只要不是两个孙子就好了。”
双胞胎,特别是生的一模一样的双胞胎,是绝对不容于皇家的。
徒晰为了两个孩子的事情而烦心,但半点也不敢让黛玉知瞧,面上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但到了晚上,时不时头疼的直转圈,几乎都快把养心殿的地给磨低了一寸了,可见得他这段时间有多头疼。
皇后怀了双胎一事事关重大,所有知情人等都被下了死命令,说什么也不许泄露出去,可黛玉的肚子就在那,察觉到黛玉怀了双胎的人着实不少。
且不说林如海和甄宝玉不约而同的私下准备着,毕竟以关系来说,最有可能寄养小皇子的也就只有这两家了;但让徒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远竟然上京来了。
李远一上京,便直接找向了徒晰,劈头就问道:“你准备如何处理第二个孩子?”
徒晰一楞,“怎么连你也都知道了?”
他下意识的瞧向小林子,看来这言里也是时候该管管了,怎么能什么消息都流出去呢。
小林子也心中一紧,皇后娘娘怀了双胎之事可说是秘密,全宫里上上下下都被他交待过了,怎么会突然传出去呢?
李远注意到两人的神奇,嗤笑了一声,淡淡道:“言里是没传出去,但甄家的举动可不避人。”
甄家和宫里的牵连太深了,而他正好又曾经是宫里的人,紫禁城里的秘密探查不到,但要了解甄家的事情,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徒晰无奈长叹,他其实压根就没有考虑过要将第二个孩子给送出去,不过无论是甄太后还是黛玉,私底下都默认他会将第二个孩子给送出宫去,是以分别通知了自个的娘家做准备,没想到竟然是因此而泄露出去了。
李远叹道:“我知道这事对你是有些为难,你要相信我的话,就把孩子交给我吧,我必定会将这个孩子视如已出。"
论血缘关系,他与徒晰才是最接近的,况且他不能生育,徒晰的这个孩子可以说是他唯一的血脉。
一想到自己这么一个废人也能有孩子,李远心头一热,续道:"在我看来,无论是甄宝玉家还是林家都不适合,这两家都在京城中,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那孩子总是会知道自己身份的。皇子与普通人之间天差地远,到了那时,那孩子说不定会怨恨你,你还不如将孩子给我,我远在江南,天南地北,也不惧那孩子会知道自个身份。”
徒晰沉默不语,不得不说,李远的想法是正确的,论血脉关系,他和李远才是最接近的,李远是太监之身,此身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可说是李远唯一的子嗣,在这种情况下,李远必定会视那孩子如已出。
而且孩子远在江南,也不会知道自己身世,也不至于为同为双生子,兄为君,弟为民而感到难以接受,只不过……
徒晰坦言道:"我压根没想过要把小儿子送出去。"
李远微微挑眉,“难道你不知道皇家最忌讳双生子?”
他就是个最好的例子,要不是他是双生子,要不是他比徒历晚上一点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