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之皇子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9章 斜飞现(小修)(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四皇子登基在即,虽是对林家未来充满忧虑,林如海也不敢抱延,匆匆带着几个幕僚与林之孝上京。

    此行上京,除了林之孝之外,贾环也问过他身边其他人的意思,是否要趁机回京过年,他心里明白,林如海既然让他去碧山书院附学,也有意让他明年考童生,视其如亲子般的教导,这几年内便不会让他回荣国府。

    他自己是无所谓,但无论是张娘娘还是焦大孙子在京里都是有家的人,总不好跟着他一直待在苏州,于是便也问了问他们的意思。

    张婉嬷直接了当的说要留下来,环哥儿到那,她就跟到那里。

    她本是先大太当成未来的管事婆子培养的,和她那出身庄户的丈夫本就没什么感情,当年如果要不是先大太走的突然,她们也不会被打发到庄子上,她更不会被迫嫁给庄子上的佃农。

    她唯一在意的便是自己唯一的儿子,如今儿子就在她身边,又得环哥儿培养,平时能跟环哥儿读书识字,丈夫什么的,不需要了。

    贾环也明白张娘娘娘的心思,倒也没勉强,横竖他现在也不再是无行为能力的幼童,怎么也能护一护张嬷嬷母子。

    张婉嬷都不想回去了,睛贾更是不想回去,她父母双亡,家里也就只剩一个兄长,原本兄长待她也不错,可自从兄长成亲了之后,每每见了她都跟她要月银,再不就是让她做荷包卖去,还不如在环少爷这边工作也轻松简单。

    张娘娘和睛雯都不准备回去,倒是焦大孙子有几分犹豫,他直言道:"我是想留在环少爷身边,但我担心我祖父。”

    焦大虽然是宁国府的老人,亦曾救过宁国公的命,但嘴上不把门,喝了几杯马尿之后什么都说了,也因为如此,自从宁国公过了身之后,府里对焦大便一日不如一日,如今都被安排去扫马棚了,可看出对焦大的厌恶之心。

    焦大孙子担心如果自个不在,祖父说不得会被府里不长眼的下人给欺负,但他也担心要是他不在了,没人保护环少爷,要是有个什么,他也对不起赦大老爷的托付。

    贾环笑道:"先前大老爷是怕我在路上出了岔子,而如今我都到了苏州,还能有什么事呢,而且林府有的是下人,我平日也不过就往来碧山工书院和林府,你不必担心。”

    况且什么样的保护能及得上精怪的保护,覃拓嘴上不说,但暗地里还是派了小妖怪来保护他,再则他有青玉铃兰,有事时可以往青玉空间一躲,任谁都找不到他。

    焦大孙子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跟着林如海一起回到了京城。

    冬季时大运河水浅,林如海一行人又是换船又是坐车,这才堪堪在登基大典前赶到京城。

    一赶到京城,就连焦大孙子都累的够呛,更别提手无缚鸡之力的林如海了。

    林二管家连忙请了太医来瞧,又熬了汤药,林如海连睡了一日一夜,这才缓了过来。

    林如海一缓过来,便向宫里递了折子,另外也问了问林官管家里的情况。

    别看他这些年来一直远在苏州,但林家五代列侯,在京里也是有房产的,他在京里也特特留了二房下人来看着屋子,名义上是看屋子,但实际上是给他打探消息,免得因为人在外地,和京里脱了节,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尤其新旧帝交接,一个不小心便是灭鼎之灾,是以在知道平康帝退位的消息之时,林如海早早的便又再安排林二管家亲自前来,便是确保他们能确实掌握京城的变化。

    林二管家也是有几分本事的,虽然上京不过短短数月,倒是把京里的情况给打探的一清二楚。

    林二管家回道:“回主子,京里自圣上宣布退位之后,八皇子一脉偶有行动,但都被圣上给压下来了,至于其他的皇子,这段时日倒是极为安份。”

    平康帝早些年对于参与夺嫡的皇子毫不留情,不只是大皇子,就连亲手抚养长大的太子都圈禁了起来,更是将大部份的皇子赶出朝堂,那次之后也吓破了不少皇子的胆子,这些年来除了四皇子与八皇子外,其他的几位皇子连朝都不上了。

    如今四皇子一脉得势,八皇子一派少不得垂死挣扎,不过平康帝既已下了决定,又怎么容得旁人说不,况且四皇子一脉也不是吃素的,瞧瞧现在登基大典平静无波,便知道最后胜者为何人。

    “八皇子一脉吗……”林如海微微沉吟,“我记得荣国府当初是投了八皇子一脉。”

    头一回,林如海暗暗庆幸二位舅兄都是无能之人,怎么翻也翻不出浪来,想来四皇子也不会在意小的荣国府。

    “是。”林二管家连忙回道:“不过荣国府的大姑娘成了四皇子妃的女官,想来荣国府后来又投入了四皇子门下。”

    说到此处,林二管家难得的露出几分不可思议之色,因为荣国府是主子的妻族,平时让人盯着京中时他也没少注意着荣国府的情况,甚至注意着荣国府的时日可比打听京中消息要来的多。

    可就连他们都没察觉到荣国府何时投入了四皇子门下,只能说荣国府的底蕴怕是比他们所想像的要强一些。

    说实话,林如海对林二管家说荣国府底蕴……云云是有几分存疑的。

    他承认自家的岳父的确是个厉害人,他初入官场时没少得岳父照顾,可他也知道,两位舅兄一个太放荡,一个又太古板,都不是适合当家做主之人,是以岳父当年一直迟迟不能决定将荣国府交托给那位舅兄。

    而且岳父去的太突然,连遗言都来不及交待,要说两位舅兄手里有多少荣国府的旧人脉,怕是不好说,不过……

    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