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理科状元种田考科举[穿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县学里每日辰时初开始讲学,秋羲卯时初便在系统的自动叫醒服务下被迫起身。

    “系统,你看看现在才几点,天都还没亮呢。”秋羲一边打着哈欠穿衣服,一边朝精神奕奕的橘猫吐槽道。

    “都五点啦宿主!”系统两只圆圆的猫眼扑闪扑闪地望着秋羲,激动道,“宿主隔壁的人半个小时前就去溪边早读啦,宿主不能被他超过!”

    “你知道我昨晚刷题刷到几点才睡吗?十点,”秋羲说着便下床弹了一下系统毛茸茸的猫耳朵,威胁道,“我高三都没超过九点半睡过,才睡了七个小时你就把我吵醒,下次再敢就扣你小鱼干。”

    系统见秋羲端着盆出门洗漱,只敢偷偷躲在屋里小声嘀咕,就算扣小鱼干,它明天依然要坚持叫宿主五点起床,这是它这个科举系统最后的倔强。

    秋羲到学舍外的小溪边打水洗脸时,才发现四点半起床来这儿早读的邻居不止一人,而是两人,听声音还是昨天一起八卦柳郁的那两位。一个长着大方脸,正哈欠连天地摇头晃脑,另一个看着瘦弱些,正在背诵《易经》选段。

    两人听到这边的动静都停下来朝秋羲行了个拱手礼,三人又聊了几句,秋羲才知道这两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县学外舍的学子。

    整个清阳县学分为外舍和内舍,外舍学子取的是上一届童生试中本来可以考取秀才功名,却未能考中的,不过没考上秀才的童生何其多,县学收谁又是另一番说道。

    原主这个神童当初因为在考场病倒最后只考了个童生,所以县学准许他前去进学,结果第二回原主因为爹娘亡故需守孝,又错过岁试,县学便准许他今年再考一次,这次若考不上秀才,就只能下放去私塾。

    而内舍则是县学培养核心学子的学堂,能进去的学子都是整个清阳县城最有望中举的秀才。

    秋羲自报姓名后,只听大方脸爽朗一笑道:“秋贤弟日后若去醉鲜楼,只管报我城北徐弓的名,保管给你打折扣。”

    城北徐公?

    秋羲听得双眼圆睁,看着面前的大方脸满脑子都是语文书里背过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兄是醉鲜楼的少东家,报他的名准没错,”另一个瘦弱些的见状打圆场道,“我姓高,单名一个潜字,虚长几岁,便舔着脸也喊你一声贤弟如何?”

    这两人怎么都自觉比他大?

    秋羲这么想着,也这么问了出来。

    徐弓笑道:“你神童秋羲的名号谁不知道啊,要不是当初遇上事,恐怕贤弟早就金榜题名了。”

    秋羲没想到原主在县学居然还是个名人,他现在可不敢往自己身上插旗子揽下这神童名号,只尴尬一笑,转移话题道:“说起醉鲜楼我前几日倒是去过一回。”

    “哦,我竟没见着贤弟,可惜可惜。”徐弓边说边摇头。

    秋羲摆摆手,道:“我未曾进楼,只是幼时玩伴牛大壮在醉鲜楼做工,我去找他问路而已。”

    “没曾想我与贤弟还有这段缘分,”徐弓抚掌道,“等散学后定要请贤弟去醉鲜楼一叙。”

    三人又聊了几句,秋羲捯饬好自己便回屋拿了书卷到溪边跟徐弓二人一起晨读。

    “快卯时中了,走,去膳房用饭。”徐弓招呼秋羲和高潜一起离开。

    秋羲看了看天色,差不多早上六点的样子,他默默跟上徐弓和高潜。

    大齐朝廷只给廪生发放廪食,秋羲这种童生是没有的,按理说他在县学需要交食宿费,不过有财大气粗的“大善人”主动帮他们这种没考上廪生的学子交钱,所以县学的膳房是不收费的。

    至于这些“大善人”的来历,当然要从县学外舍的某些学子家中说道,这也是清阳县学收录上届童生的一个原因。

    秋羲端了碗清粥,碟子里盛着两只大肉包和一枚鸡蛋,心想原来大齐可以买学籍。他的视线落在徐弓和高潜身上,就是不知哪位是这个给他包吃住的大善人。

    或许这个“大善人”不在他们两人之中,毕竟他们外舍今年共有五人,还有两位他还没见着。

    三人用过早饭后又约着一起去学堂。

    系统见宿主肯用功考科举,高兴得就差在地上打滚,为秋羲找出上午要用的书卷便催着他出门。

    三人进外舍学堂时,里面已经端正坐着一个皮肤黝黑的健壮青年,穿着一身宽松衣袍都掩不住那身肌肉,秋羲乍一看还以为他是提刀的而不是拿笔的。

    徐弓带着秋羲走到孔正书案边介绍道:“贤弟,这位是孔兄,孔正,以后要是外面有不长眼睛的敢欺负你,叫上孔兄保管吓得那些人连滚带爬。”

    四人没说一会儿话,外舍最后一名学子便踩着点进屋。

    秋羲盘膝坐在书案前,余光瞥见一个长相喜庆的青年赶在堂鸣金响起之前匆匆坐到座位上,想必这位便是之前徐弓提到的外舍第五人,赵子升。

    堂鸣金响过后,蓄着长须的训导便负手走近屋内,待五位学子行过礼后才道:“今日讲《大齐律》……”

    五人应声翻动各自书案上那本最厚的《大齐律》,此时学堂里只剩训导的授课声和书卷翻动的声音。

    律法条令讲授起来一向枯燥,而且近在眼前的岁试又不考律法,讲学还不到一半便有人坐不住了。

    秋羲龇牙咧嘴地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想不通为什么学院里的书案不做高一些,好让他们这些学生也能有个椅子坐坐,而不是现在这样直接盘着腿席地而坐。

    “张家有鸭苗三只,走丢一只被李家捡去,五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