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章 024(第2/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乐意看到赵文军和齐春丽这对狗男女越过越好。

    但齐春丽学他们也是在别的公社摆摊,鲁斌想让自家兄弟去找茬都鞭长莫及,而且谢铮也不允许他去找对方的茬儿,说什么现在做买卖要紧,不能耽误了书玉的正事。

    呸呸呸,张口闭口都书玉,非让他们叫书玉姐,他自己背后却一口一个书玉,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跟宋书玉关系好。

    鲁斌本来对宋书玉有点小心思,但这阵子三天两头跟谢铮一起出去摆摊,还看不出来这小子的心思吗?

    兄弟不夺人所好,他马上浇灭了自己心头那点小火苗。但有时候忍不住刺谢铮两句:“三句话不离宋书玉,我看你干脆当宋书玉的管家婆算了。”

    谢铮瞥了他一眼:“本来给你想了个主意对付赵家,但现在看来,你是不需要了。”

    “别,兄弟,咱俩什么关系啊,快说快说,难道你想看到赵文军那狗东西发财?”鲁斌连忙拉住了谢铮。

    谢铮勾唇一笑:“这还不简单,回头在大队公社宣传宣传赵家卖麻花赚了多少钱,自然有的是人眼红跟风,这卖麻花的多了,他们家的生意自然就差了。”

    卖麻花的成本小,有点手艺的都可以做。这么大的公社,出几个跟风者不稀奇,而且还能替他们分担一部分火力,一举两得。

    鲁斌侧头打量着谢铮:“兵不刃血,你小子心眼太坏了,幸亏老子跟你是兄弟。”

    “行了,事情解决了,别天天愁眉苦脸的,赶紧卖衣服。你看看你今天才卖出去几件,你好意思吗?”谢铮完全不接他这话。

    周扒皮!

    鲁斌扭头扯着嗓门大声吆喝:“新衣服了,卖新衣服了,男式背心只要1.5,比供销社便宜三毛钱还不要……”

    ***

    谢铮这招果然奏了效。

    没两天大队里就传出赵家也在做买卖的消息,而且越传越离谱,说赵家卖麻花一天能挣一二十,比宋书玉还赚钱呢。

    一时之间,赵家顿时变成了红云大队的风云人物,甚至连隔壁大队都有人在打听他们家。

    赵家人刚开始很得意,很享受这种被人追捧嫉妒的感觉。

    但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集市上渐渐有了别家卖麻花的,他们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前一天能赚一两块钱,现在一天只能赚几毛钱。而且还要搭进去两个人工,这可不划算。

    所以一家人又坐下来商量。

    对于这事,齐春丽也没好法子,她再次将希望寄托到了赵文军身上:“文军,你怎么看?”

    赵文军除了出出主意,全程没参与这个买卖,他哪知道怎么办。

    可全家人都望着他呢,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那……那就卖便宜点吧。别人卖五分钱一个,咱们就卖四分钱,四分五。”

    “可是这样赚的钱就少了啊。”陶碧有些不情愿。

    他们麻花的利润本来就不是很高,再降价还赚什么钱。

    可齐春丽却觉得这法子好:“大不了咱们少放一点点面粉,或者买便宜点的面粉和油炸,省点成本。这样卖四分五赚的也差不多。”

    陶碧眼睛发亮:“这法子好,而且咱们家以后还可以分开摆摊,我跟二嫂,各去一个集市,这样多赚点钱。”

    最重要是有齐春丽盯着,她想要做手脚很难,每次卖多少钱都要老老实实交给葛慧玲,但分开单独卖就不一样了,她找借口私吞个一毛两毛的谁都知道。

    “可,家里的面粉不多了。”杨红英有点不赞同。家里这么多人呢,粮食都拿出去做麻花卖钱了,大家吃什么?

    葛慧玲也知道不能动用家里的粮食了,她看向三个儿子说:“这个买卖是咱们一家人的,三个媳妇都参与了,赚的也是大家的,这个本钱也该你们三兄弟一起平摊。这样吧,一家出10块钱买粮食和油,等赚了钱再还给你们。”

    陶碧有些不情愿:“妈,前阵子不是卖了不少钱吗?”

    葛慧玲瞪了她一眼:“那不都是用家里的粮食和油做来卖的吗?怎么?你现在就想分家了?”

    “没,妈,我不是这个意思。”陶碧连忙否认,心里却在骂,死老婆子,将钱把得死紧。明明家里有钱不肯出,还非要他们出。

    葛慧玲脸色这才好了些:“你们也别怨妈抠门,先前卖的这几十块都是用咱们家的粮食和油。咱家这么多人,能不能吃到下半年还不好说,回头缺粮了,就用这笔钱救济。不然现在花了,你们吃什么?”

    陶碧连忙说:“是我误会了妈,就按妈说的办。”

    三兄弟一人想办法凑了十块钱,然后赵老三说他认识的人多,主动担负起了购买油和面粉这事。

    赵家把摊子支得更大了,而且也不藏着掖着了,干脆直接在红旗公社摆起了摊。

    因为有桂花婶子这个小喇叭,宋书玉每天都能听到赵家的各种消息,还有队里的各种传言。

    果然,赵家异军突起后,讨论他们家的声音都少了很多。

    宋书玉乐得自在,闷声发大财。

    但这可苦了宋建国。

    对于大队里的这些事,宋建国早有耳闻,他有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底下的人不买账啊。

    有些悄悄找他举报说赵宋两家割资本主义尾巴,应该抓起来□□。

    他当时就训了对方一顿,以赵宋两家都是三代贫农,根正苗红为由,驳斥了对方。

    本以为这事也就过去了,反正现在也管得比较松散,哪个公社没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